梁会兰
- 作品数:2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主要探讨面向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指导和完善当前的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 梁会兰戴如莲杜锦文
- 关键词: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 培养创新教育能力,提高师范教学质量
- 2011年
- 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具体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教学管理提供必备环境条件,教师自身积极积累扎实的理论学习知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教育能力水平。且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不断的总结、探求、研究,再进行周而复始的实践。探求和发现既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又能发挥自身能力培养出复合型人才的新道路及其方法,构建出一套体现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模式。
- 梁会兰
- 关键词:创新教育能力教学
- 黑格尔哲学的现代价值及对中国哲学创新的启示
- 2013年
- 黑格尔是资本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异化思想和概念运动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的哲学家,他在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等领域的探索,至今仍有方法论上的价值。黑格尔的哲学对帮助中国哲学创新过程中在确立主体、明确方法和构建体系等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梁会兰
-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辩证法中国哲学
- 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被引量:5
- 2014年
- 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决定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在阐述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 梁会兰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专业发展高等教育高校教师
- 论当代中国哲学的定位
- 2010年
- 哲学只需为人类自由地思想这个主题进行辩护,21世纪的中国哲学同样需要为争取一种独立的学术研究权利和自由的思想权利而自我辩护。21世纪哲学的发展道路,将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通向与现实生活的实践紧密相联的道路.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为哲学所开辟的道路.
- 梁会兰
- 关键词:当代中国哲学社会功能
- 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有效构建被引量:3
- 2017年
- 建立和落实大思政观的前提就是要加大"大思政"教学力度,着力构建和完善大思政教学的运行机制。通过将严管的教学领导系统、特色的师资教学质量系统及多位一体的教学组织系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遵守高校的各项教学规定,才能保证整个高校工作运行的畅通和大思政观的顺利实现。
- 梁会兰
- 关键词:教学运行机制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创新思考
- 2016年
- 考核是对课程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最佳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程,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贴近生活,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考核;在进行考核时,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教书、育人紧密的联合起来;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主要是建立以能力为目标,全面评价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形成考教相融、教学互动的考核体系。
- 梁会兰戴如莲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接受理论与提高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研究
- 2014年
- 接受理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不能明显改善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对接受理论进行完善。因此,从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对接受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并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梁会兰
-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有效性
-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效能、主体特性、教育现状、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分析。结合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从"两课"改革、机制完善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层面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梁会兰戴如莲杜锦文
- 关键词: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教育
- 中国梦视域下的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以长征精神为基础。在分析长征精神的现代价值,辨析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基础上,阐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路径。
- 梁会兰
- 关键词:中国梦长征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