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炳生

作品数:169 被引量:546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阳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4篇肌萎缩
  • 41篇失神经
  • 39篇失神
  • 32篇骨骼
  • 27篇失神经骨骼肌
  • 25篇骨骼肌萎缩
  • 22篇失神经骨骼肌...
  • 21篇手术
  • 16篇神经支
  • 16篇神经支配
  • 15篇骨折
  • 14篇细胞
  • 13篇肘管
  • 13篇肘管综合征
  • 12篇外科
  • 9篇电刺激
  • 9篇手术治疗
  • 9篇术后
  • 8篇神经肌
  • 7篇皮瓣

机构

  • 139篇山西医科大学...
  • 23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西医学院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晋城煤业集团
  • 4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太原重型机械...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太原市人民医...
  • 1篇朔州市第三人...
  • 1篇山西省中医研...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161篇梁炳生
  • 26篇贾英伟
  • 25篇李刚
  • 23篇常文凯
  • 18篇乔虎云
  • 15篇张登峰
  • 13篇陈治
  • 12篇田江华
  • 11篇李文斌
  • 10篇冯勇
  • 10篇李永平
  • 9篇梁绪
  • 9篇裴连魁
  • 7篇李波
  • 7篇吴启平
  • 7篇韦健
  • 6篇王乐
  • 6篇潘峰
  • 5篇达志峰
  • 5篇何祥乐

传媒

  • 34篇中华手外科杂...
  • 16篇山西医药杂志
  • 14篇国际骨科学杂...
  • 1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1篇中华医学会手...
  • 10篇实用手外科杂...
  • 8篇中国药物与临...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华细胞与干...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山西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26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NA干扰对成肌细胞系L6中FOXO3a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体外抑制FOX03a基因表达的效果.方法: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大鼠成肌细胞系L6,使用pEGFP-N1与siRNA重组质粒等比例在Lipofectamine2000介导下转染,优化与检测系统的转染...
丁洁梁炳生达志峰朱志祥韦建贾英伟冯勇
关键词:FOXO3A
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目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病例较多,手术干预方法多样,保守治疗方法较少。目的:研究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对SANFH兔动物模型的血脂及血浆黏度的影响,探讨联合用药对预防及治疗SANFH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各8只:A组为模型组,采用Kabata造模法(第1周经耳缘静脉注射马血清10 ml/kg,间隔3周后注射第2次马血清,第5周时连续3 d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kg·d)制作SANFH模型;B组为治疗组,造模法同模型组,腹腔注射激素后每日给予抗凝药物氯吡格雷4 mg/kg和降脂药阿托伐他汀3 mg/kg灌胃;C组为对照组,马血清注射方法同模型组,而第5周时改为连续3 d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 ml/kg·d。各组分别于实验前、第5周注射激素或生理盐水后、第6周、第8周及第10周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浆黏度,并行X线片检查及股骨头与肝脏病理切片观察病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血浆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血浆黏度显著高于治疗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药物早期干预有效。通过X线片检查及病理切片可见治疗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模型组,而对照组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可以明显抵消激素对血脂和血浆黏度的影响,可能对预防SANFH具有一定作用。
赵栋梁炳生胡宏亮李永平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激素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
踝管综合征治疗进展
2020年
踝管综合征(tarsal tunnel syndrome)是指胫神经或其分支在通过踝管至足底的过程中被卡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由Keck[2]1962年首先报道。国内周连圻等[3]1965年首先予以报道。随着医学的发展,各国学者对踝管综合征这一系统疾病诊疗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现综述如下。
韩利军乔虎云梁炳生
关键词:踝管综合征疾病诊疗胫神经
被动运动干预对大鼠失神经萎缩骨骼肌中miRNA-1表达和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mi RNA-1在大鼠早期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中不同时段的表达,以及被动运动对失神经骨骼肌mi RNA-1表达及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27只,体质量(200±1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3)、失神经组(B组,n=12)和失神经被动运动组(C组,n=12)。各组大鼠显露右侧坐骨神经并游离,B、C组切除坐骨神经长约1 cm,A组仅显露游离神经不切除;术后1 d起,对C组大鼠右后肢行被动屈伸运动。A组于术后6 h,B、C组分别于术后3、7、14、28 d,采用颈椎脱臼法各处死3只大鼠,测量腓肠肌湿重比以及行HE染色观察腓肠肌细胞直径,对肌萎缩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RT-PCR法检测mi RNA-1、肌分化因子(myocyte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o D)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yo D蛋白表达。结果 B、C组腓肠肌失神经后均有不同程度萎缩,随失神经时间延长,肌纤维排列逐渐紊乱,肌细胞直径逐渐减小,失去正常的结构形态。B、C组术后各时间点腓肠肌湿重及肌细胞直径均小于A组(P<0.05);B、C组间除术后3 d腓肠肌湿重比以及术后3、28 d肌细胞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C组均大于B组(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B、C组mi RNA-1和Myo D基因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A组(P<0.05);B、C组间除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术后7、14、28 d C组mi RNA-1和Myo D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B、C组各时间点Myo D均呈阳性表达,A组阳性表达少于B、C组;B、C组随失神经时间延长,阳性表达逐渐增多,且C组各时间点阳性表达均多于B组。相关性分析结果示mi RNA-1、Myo D分别与腓肠肌湿重比在3、7 d时无相关性(P>0.05),14、28 d时成正相关(P<0.05);各时间点Myo D与mi RNA-1基因相对表达量成正相关(P<0.05)。结论被动运动可能通过促进mi RNA-1的表达,以促进肌细胞分化发挥�
刘泽远张文苹黄强开李刚陈治韦健梁炳生
关键词:失神经肌萎缩细胞分化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早期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修复后早期大鼠骨骼肌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取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失神经组(A组)18只,神经缝合组(B组)18只,健康对照组(C组)18只。A组大鼠切除左侧1cm长坐骨神经,B组大鼠横断左侧坐骨神经后立即用10-0医用尼龙线行外膜缝合,C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以腓肠肌肌湿重作为骨骼肌萎缩指标。分别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rnINEI.)和分光光度法检测术后2d、14d、28d时骨骼肌凋亡细胞核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与Caspase-8活性。结果神经缝合后早期骨骼肌与正常骨骼肌比较,细胞凋亡现象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上升,但程度弱于失神经骨骼肌。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神经修复后早期骨骼肌萎缩原因之一,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参与神经修复后早期骨骼肌凋亡过程中。
潘峰梁炳生
关键词:周围神经修复肌萎缩细胞凋亡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与被动运动干预被引量:12
2010年
背景:蛋白质分解是延缓肌萎缩发生的关键环节,在慢性病性、制动性肌萎缩中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增加,被动运动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抑制肌萎缩的发生。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在大鼠失神经肌萎缩中不同时段的表达,以及被动运动对失神经骨骼肌Murf1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假手术组大鼠不切断右下肢坐骨神经,失神经组、失神经被动运动组大鼠切断右下肢坐骨神经。术后1d起,将失神经被动运动组大鼠置于自制的网夹内,拉出右后肢,抓住趾部,与脊柱呈45°向后外方牵拉,至右后肢完全伸直,再将右后肢推向身体,使之完全屈曲紧贴身体,每天训练2次,每次屈伸运动300下,3min/次,直至切取标本之日。干预2,14,28d后,采用RT-PCR与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Murf1,NF-κB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失神经组Murf1,NF-κB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失神经组比较,各时间点失神经被动运动组Murf1及NF-κB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失神经支配后肌湿质量比明显下降,被动运动14d时肌湿质量比明显高于失神经组(P<0.05)。失神经腓肠肌中Murf1,NF-κB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肌湿质量呈负相关(r=-0.795,P<0.01;r=-0.834,P<0.01),提示被动运动可能通过降低Murf1和NF-κB的表达发挥肌萎缩防治作用。
韩利军梁炳生王乐张磊
关键词:失神经肌萎缩NF-ΚB肌肉肌腱组织工程
外束膜开窗影响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供支外束膜开窗与否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外束膜开窗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方法选用4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 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不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胫神经(供支)外膜开窗,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外束膜开窗组(B组)腓总神经内有髓神经纤维数、新生轴突数量、新生施万细胞、毛细血管均多于不开窗组(A组),且B组髓鞘生成较完整,有髓神经纤维及轴突直径较粗;在神经电生理传导方面B组潜伏期小于A组,且波幅较A组大;B组胫前肌肌湿重大于A组;荧光示踪剂显示B组较A组荧光强度恢复好,分布均匀,轴突排列较整齐。结论供支外束膜开窗行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神经,神经纤维再生更好;外束膜开窗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
贾英伟韦健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关键词:端侧吻合神经再生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选择性清除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膝骨关节炎(KOA)是由于膝关节在外伤、肥胖及长期下蹲等各种因素下引起的一种关节功能性退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多见,且男性较女性占有较高比例。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畸形、肿胀和疼痛等。
吴启平梁炳生
关键词:关节镜技术关节畸形康复理疗
微创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以生物学固定及间接复位技术为基础,微创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部分加内侧小切口,然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辅加石膏托外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2.5年),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个月。参照Num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8%。结论以微创为原则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该方法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观点,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满意。
沈建业谭志胜郑彩平李有生梁炳生
关键词:肱骨骨折儿童
生长分化因子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2007年
胡宏亮梁炳生赵栋
关键词:干预性治疗生长分化因子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手术适应证难治疾病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