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开城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抗生素
  • 2篇通气
  • 2篇通气治疗
  • 2篇美罗培南
  • 2篇抗生素后效应
  • 2篇后效应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机械通气治疗
  • 1篇单次
  • 1篇单次口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溶解性
  • 1篇蛋白质折叠
  • 1篇多聚
  • 1篇多聚谷氨酰胺
  • 1篇心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腔内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首钢总医院

作者

  • 10篇梅开城
  • 5篇张睢扬
  • 4篇王睿
  • 3篇方翼
  • 3篇薛俊峰
  • 3篇赵继红
  • 3篇刘庆锋
  • 3篇王东霞
  • 3篇马建新
  • 2篇甘乐文
  • 2篇刘皈阳
  • 2篇王爱娥
  • 2篇王英
  • 2篇李朝霞
  • 1篇常艳
  • 1篇闫春莲
  • 1篇于新荣
  • 1篇刘又宁
  • 1篇王雅芹
  • 1篇赵学兰

传媒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霉素抗性融合蛋白报告系统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N端融合了可溶性蛋白细胞所表现出的氯霉素抗性高于不溶性蛋白这一特点,建立了一种能在大肠杆菌中方便地检测到目的蛋白可溶性的报告系统。以pMalp2X高效表达载体为基础,采用PCR法扩增CAT基因,并通过引物向CAT中引入所需的多克隆位点、终止密码子及linker,将扩增得到的CAT片段插入到pMalp2X中,构建pCAR报道质粒并作测序鉴定;PCR分别扩增IGF1、IL3、Trx基因,连接到pCAR载体上,导入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氯霉素抗性试验对表达目的蛋白的可溶性和表现出的氯霉素抗性的相关性加以验证。结果显示用该载体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可溶性与氯霉素抗性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报告系统能通过直观的平板氯霉素抗性高低正确指示位于CATN端的目的蛋白的可溶性,为其在生物工程和蛋白质构象相关疾病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王爱娥张睢扬董书魁梅开城马建新王东霞王英
关键词:蛋白质折叠可溶性原核表达
一种亨廷顿舞蹈症体外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建立
2006年
为建立以多聚谷氨酰胺(polyQ)为靶点的亨廷顿舞蹈症体外药物筛选细胞模型,以随机引物PCR法克隆了不同长度的CAG片段,经序列测定正确后,分别融合到已经建立的氯霉素抗性融合蛋白表达系统pCAR中CAT的N端。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并在其中诱导表达,SDS-PAGE和氯霉素抗性平板试验对目的蛋白可溶性与氯霉素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长度在40以上的polyQ为不溶性包涵体表达,表现为低水平的氯霉素抗性,40以下的polyQ则以可溶形式表达,表现为高水平氯霉素抗性,从而建立起能够模拟亨廷顿舞蹈症病理过程的体外细胞模型。通过检测模型细胞的氯霉素抗性,可以定性、定量地反映polyQ在体内的折叠状态和可溶性,故可以借助该模型对促溶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进行高通量筛选,为亨廷顿舞蹈症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王爱娥张睢扬于新荣王东霞王英马建新梅开城闫春莲
关键词:蛋白溶解性细胞模型
临床常见致病菌对国产美罗培南等6种抗生素敏感性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比较研究 2 0 0株临床常见致病菌对国产美罗培南与其他 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国产美罗培南对临床常见致病菌作用与进口美罗培南一致 ;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属的敏感率比伊米培南 /西司他丁较高 ;对大多数受试菌的敏感率显著高于头孢他啶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的敏感率显著高于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结论 国产美罗培南与进口美罗培南的抗菌谱和体外抗菌活性基本一致 ,比伊米培南 /西司他丁及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作用略强或相似 。
王睿刘庆锋薛俊峰方翼刘皈阳赵继红梅开城
关键词:美罗培南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合理用药
国产美罗培南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生素后效应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本文拟对比研究国产美罗培南与进口美罗培南、伊米培南/ 西司他丁的体外抗菌活性和抗生素后效应(PAEs)。方法:收集美罗培南临床验证患者分离菌,以VITEX 分析仪重新进行鉴定,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采用光密度法测定抗生素后效应。结果:国产美罗培南与该药的进口产品以及伊米培南/ 西司他丁的抗菌谱相同,抗菌活性相近。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均有比较明显的PAEs,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国产美罗培南对常见致病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与该药的进口产品及伊米培南/西司他丁相似,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为显著的PAEs。
梅开城刘又宁方翼刘庆锋赵继红刘皈阳薛俊峰王睿
关键词:抗生素美罗培南抗菌活性药物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呼吸衰竭32例
2002年
马建新张睢扬梅开城甘乐文李朝霞
关键词:COPD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呼吸衰竭
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盐酸丙哌维林耐受性研究
1999年
目的 :在健康志愿者中评价单次口服国产新药盐酸丙哌维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 3 7名 18岁~ 5 0岁健康受试者 ,随机分配至A( 10mg)、B( 2 0mg)、C( 3 0mg)、D( 4 0mg)剂量组 ,并设E( 3 0mg安慰剂 )和F( 4 0mg安慰剂 )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变化。结果 :各组入选受试者耐受性较好 ,但有 7例女性于给药后体温一过性轻度升高 ,可能与该药的抗胆碱作用有关。另有 4 0mg组 2例女性瞳孔轻度散大 ,2例女性出现头痛、头晕、乏力 ,4 0mg组 1例男性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3 7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丙哌维林最大剂量至 4 0mg比较安全。
王睿方翼薛俊峰王雅芹梅开城赵学兰刘庆锋王中孝赵继红
关键词:盐酸丙哌维林耐受性药物试验解痉作用
碳青霉烯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研究概况被引量:28
1999年
综述和分析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即碳青霉烯类药物对G-及G+菌均有较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为临床给药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梅开城王睿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入生理盐水10ml。结果治疗组抽胸水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胸水吸收时间和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尿激酶对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作用。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引流、减少包裹、粘连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朝霞张睢扬梅开城
关键词:尿激酶胸腔内注药结核性胸腔积液
面罩机械通气效果不佳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Ⅱ型呼吸衰竭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面罩机械通气 (MMV)对急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 对 15例采用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 (SIMV) +压力支持通气 (PSV) +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或PSV +PEEP通气模式进行MMV疗效不佳的急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IMV) ,并观测MMV治疗前、IMV治疗前和IMV治疗后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MMV治疗 15 .7± 12 .7h后患者动脉血气pH进一步下降 ,PCO2 进一步升高 ,与MMV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PO2 和SaO2明显回升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改用IMV治疗 8.2± 7.5h后PCO2 明显下降 ,pH、PaO2 和SaO2 明显回升 ,与MMV治疗前、IMV治疗前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5~P <0 .0 1)。 11例好转出院 ,4例死亡。结论 面罩机械通气对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疗效不佳的原因可能与上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频率过快和病情危重有关 。
甘乐文张睢扬梅开城马建新王东霞常艳
关键词:面罩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肺部炎症及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观察
1996年
为了研究肺部炎症和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我们于1994年观察了肺炎。
朱祥娣梅开城孙宏
关键词:肺炎肺心病超氧化物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