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耐药性及基因的分析
- 目的:检测儿童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耐药情况和耐红霉素的耐药基因分析。方法:(1)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2年至2008年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呼吸科、血液科、心脏内科...
- 谢伟刘岚王偲楚丽娟景春梅
- 关键词:儿童肺炎耐药基因肺炎链球菌红霉素
- 文献传递
- 一种能降低气管插管中细菌感染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污染管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降低气管插管中细菌感染的装置,包括气管插管主体,气管插管主体的尾部位置管体上设置有阻挡装置,阻挡装置包括一体成型在气管插管主体上的固定管道,固定管道靠近气管插管主体尾...
- 楚丽娟叶俊英李秋红余渝陶小军康莉华崔晶晶
- 文献传递
- 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是引起中耳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常见致病菌。NTHi对抗生素耐药,逃避机体免疫应答,促进炎症反应,造成持续、反复感染,其中生物膜起了很大作用。生物膜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细菌群体结构,可分泌黏附的具保护作用的细胞外基质、具有结构异质性、基因多样性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现就NTHi生物膜形成相关因子、耐药机制、消除策略、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 楚丽娟刘岚
- 关键词:生物膜
- 3种不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多糖抗体水平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国内外市场上常见的3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3种以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的HIB结合疫苗(PRP-tetanus tozoia conjugaye,PRP-t)分别免疫大鼠,设生理盐水为对照,ELISA法测定血清中HIB多糖抗体浓度,分析其免疫效果。结果:不同HIB疫苗组内免疫前后抗体浓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试验组间在免疫前及免疫后1、2、4周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HIB结合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不同疫苗对大鼠血清抗体水平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血清抗体水平影响较小,但不同时间的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变化。
- 张文佳景春梅印丹楚丽娟夏勇武刘岚
- 关键词: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多糖抗体
- 一种气管导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推药机构、连杆和盖板;管体包括气管导管本体和内管,内管插设在气管导管内,内管的两端均为敞开状,内管的两端与气管导管本体的内壁连接,气管导管本体与内管之间形成容纳腔,内管上开设有多个将容...
- 楚丽娟叶俊英李秋红余渝陶小军
- 2006—2009年重庆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为了解目前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引起重庆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诊治和推广流感嗜血菌疫苗接种提供实验数据。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自重庆地区13842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深部痰标本;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法采用K-B纸片法;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Nitrocefin纸片法。结果共分离获得1967株Hi,分离率为14.2%。6月~3岁组和3~5岁组的Hi分离率分别为21.8%和16.3%,小于6月组和大于5岁组的分离率为10.3%和6.6%。95.5%的分离株在≤5岁年龄段;有40.3%患儿同时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5.8%。Hi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呋辛、氨曲南、亚胺培南、阿奇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10%;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4.4%、33.4%、20.6%;对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SXT)最高72.7%;β-内酰胺酶阳性组对复方磺胺甲嗯唑、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91.5%、52.8%、64.7%)明显高于阴性组(62.2%、2.7%、15.9%)。Hi对≥3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菌株占30.0%;有74.1%分离株分布在8个常见的耐药表型,其中SXT最多,占32.3%,氨苄西林耐药表型集中分布在产β-内酰胺酶组。结论≤5岁儿童是Hi感染易感人群;Hi产β-内酰胺酶是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SXT已不宜用于Hi感染的经验用药,临床应关注Hi的多蓐耐药现象,并加强Hi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 夏勇武刘岚王偲谢伟印丹楚丽娟朱军刘昌林景春梅石宇
- 关键词:流感嗜血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2006-2009年重庆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监测
- 目的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解Hi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儿童急...
- 夏勇武刘岚楚丽娟伏小红任敏蒲
- 关键词:耐药性监测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 文献传递
- 儿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及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的分布特征、耐药情况,及耐药菌抗生素间的相互影响,以更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9-2010年临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痰、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培养分离Hi和SP。因子需求试验鉴定Hi,头孢硝噻酚法检测β-内酰胺酶;奥普托辛和胆汁溶菌试验确认SP。两菌均采用K-B法检测常用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收集SP 495株,Hi 515株,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以呼吸科分离率最高。SP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98.4%、66.1%、98%和81.6%,其对青霉素敏感性仅为9.5%。Hi有42.7%产生β-内酰胺酶,Hi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2.1%、21.6%、36.7%和62.7%。与青霉素敏感SP和β-内酰胺酶阴性Hi相比,耐药SP和阳性Hi更易对氯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 SP和Hi以婴幼儿为主,多见于呼吸科。其耐药情况严峻,青霉素耐药和产β-内酰胺酶菌株会诱导其他抗生素耐药,引发多重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对两菌的耐药监测应引起高度重视。
- 楚丽娟刘岚谢伟景春梅伏小红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儿童
- 一种气管导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推药机构、连杆和盖板;管体包括气管导管本体和内管,内管插设在气管导管内,内管的两端均为敞开状,内管的两端与气管导管本体的内壁连接,气管导管本体与内管之间形成容纳腔,内管上开设有多个将容...
- 楚丽娟叶俊英李秋红余渝陶小军
- 文献传递
- 223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的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了解不同检测时间段患儿阳性率的差异;血清学三项试验阳性率的差异;不同母婴血型组合阳性率的差异。方法对223例临床怀疑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标本根据不同检测时间段分为4组,分别为出生1d组、2d组、3d组、〉3d组;根据母婴血型组合分为O-A组合和O-B组合。各组均进行血型鉴定及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游离试验、抗体热放散试验,并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ABO溶血病实验室检测:出生1d组阳性率为89.8%,2d组阳性率为90.9%,3d组阳性率为87.0%,〉3d组阳性率为76.7%,出生1-3d阳性率较集中,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率呈下降趋势。O-A组阳性率88.6%,O-B组阳性率77.1%,O-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O-B组。结论血清学三项试验中抗体热放散试验的阳性率高于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游离试验,放散试验是"三项试验"中判定ABO-HDN最有力的证据。
- 杨桂林杨赟平楚丽娟李春莉
- 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病血清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