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景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电机
  • 4篇永磁
  • 3篇定子
  • 3篇永磁同步
  • 3篇永磁同步电机
  • 3篇弱磁
  • 3篇双定子
  • 3篇同步电机
  • 2篇转子
  • 2篇内置式
  • 1篇导磁
  • 1篇电梯控制
  • 1篇电梯控制系统
  • 1篇电源
  • 1篇电源引线
  • 1篇叠片
  • 1篇端部
  • 1篇堆叠
  • 1篇信号
  • 1篇永磁转子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欧景
  • 3篇柴凤
  • 2篇徐殿国
  • 1篇佟为明
  • 1篇刘涛
  • 1篇裴宇龙
  • 1篇林景波
  • 1篇王胤燊
  • 1篇毕云龙
  • 1篇于艳君
  • 1篇刘迎珍
  • 1篇高宏伟

传媒

  • 2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低压电器
  • 1篇微电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双相材料的永磁转子结构、制备方法及多极内置式转子结构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双相材料的永磁转子结构、制备方法及多极内置式转子结构。所述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心、永磁体和转轴;所述转子铁心包括转子铁心磁桥部分和转子铁心主磁路;所述永磁体两端设置转子铁心磁桥部分;所述永磁体位于转子中间...
欧景刘涛徐殿国
一种堆叠绕组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叠绕组结构及其成型方法,属于电机绕组技术领域。解决较大的涡流损耗使得热量堆积的问题。包括绕组,绕组包括若干叠片,叠片中部加工有通孔,叠片上加工有断口,叠片的两个断面错层布置,若干叠片叠放设置,各层叠片采用...
欧景刘颜蕴王佳辉陈江龙刘迎珍徐殿国
旋转-直线电机技术发展现状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介绍了旋转-直线电机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几种类型的旋转-直线电机结构。针对旋转-直线电机的特点,提出了双定子旋转直线永磁同步电机,旨在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扩速能力,拓宽了其应用范围,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旋转-直线电机集成了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功能,为多自由度运动系统提供了方便,具有实用价值。
欧景柴凤毕云龙
关键词:多自由度双定子弱磁
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研究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点而得到青睐,然而其弱磁扩速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其外电机为定转子等长的锥形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用于输出旋转力矩,内...
欧景
关键词:轴向磁拉力控制方法
文献传递
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定子锥形永磁同步电机方案,该电机由外内两个电机定子和锥形转子构成。通过控制内电机定子电流,实现锥形转子的轴向移动以增大气隙长度,同时减小定转子的耦合面积,从而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扩速运行。论文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双定子锥形永磁电机结构方案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建立了锥形永磁电机的等效磁网络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磁场分布及气隙磁通密度随锥角及转子轴向位移的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该类电机空载反电动势变化及弱磁扩速能力。研制了双定子锥形样机,对空载反电动势随锥角和轴向位移变化趋势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一致性良好。本文研究表明双定子锥形电机不仅具有良好的弱磁扩速性能,还具有宽恒功率区等优点,可为永磁电机弱磁扩速提供借鉴。
柴凤欧景裴宇龙
关键词:双定子锥形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恒功率
基于旋转高频信号法的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被引量:31
2013年
研究了一种利用旋转高频电压信号实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方法。利用α-β轴系下的高频电流响应峰值表达式中的位置信息实现对转子空间凸极位置的检测;并通过跟踪高频电流矢量最大幅值所对应的相位角实现对转子磁极极性的辨别,进而构建了完善的转子位置观测器模型。基于此构建了IPMSM的矢量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实现时的信号处理及死区补偿措施,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位置观测器能够有效实现对转子位置的估算,基于此观测器设计的IPMSM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于艳君柴凤欧景高宏伟
关键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CAN总线电梯控制系统的研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决传统电梯控制系统可靠性低、扩展性差和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模块化电梯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以PIC18F458微处理器为核心,应用CAN总线设计了由主/从网络构成的8层电梯的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试验结果证明,该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智能化程度高,扩展能力强。
欧景刘迎珍林景波王胤燊佟为明
关键词:CAN总线电梯控制系统智能节点模块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