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荣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IFN-γ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位点α病毒清除中的作用
- 2003年
- 段国荣
- 关键词:IFN-Γ中枢神经系统
- 共聚焦方法分析p16基因的表达及对人肝癌细胞系7721生长的作用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探讨野生型 p16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将野生型 p16基因全长及一段无关DNA 序列,通过双粘端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中,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方法转染7721细胞(人肝癌细胞系).通过原位杂交观察 p16基因 mRNA 在细胞中的表达,用激光共聚焦方法分析 p16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MTT 及流式细胞仪检测7721的生长状态,分析 p16基因对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用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外源野生型 p1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经原位杂交证实外源野生型 p16基因可以在7721细胞中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分析证实,转染后的肝癌细胞7721中 P16的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细胞进行周期分析表明,处于 C_0~G_1期细胞为29%~41%.结论通过转染外源野生型 p16基因可提高 p16基因表达减低肝癌细胞中 P16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抑制 p16基因表达减低细胞的生长.
- 王九平段国荣赵玉玲杜德伟
- 关键词:肝细胞瘤基因疗法原位杂交
-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00年
- 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因其易于慢性化和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而迁延不愈。干扰素(IFN)是唯一可用的药物,但仅对少数型别和患者有效,其耐药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HCV膜蛋白E2对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 干扰素主要通过刺激基因产物发挥相应的抗病毒效应。IFN刺激产生的抗病毒蛋白有蛋白激酶、磷酸二脂酶。
- 王全楚段国荣周永兴
- 关键词:丙型肝炎耐药机制干扰素治疗抗病毒蛋白
- β_2微球蛋白在肝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β2微球蛋白(β2-MG)是一种分子量仅为12kD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它是以非共价键与α链相连而游离于细胞外的一种蛋白,不由MHC-Ⅰ基因编码.但β2-MG在HLA-Ⅰ类分子的装配及在细胞内转运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因此,β2-MG的表达也与免疫功能有关.
- 段国荣张伟周永兴
-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Β2-MG肝病HLA-IMHC-I
- 以“胸闷、气短”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肌炎1例报道被引量:2
- 2003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1岁.胸闷、气短4 a伴乏力6个月加重3周.4a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先后相继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炎,经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
- 付建军薛卫宁段国荣
- 关键词:胸闷气短多发性肌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误诊
- TH1/TH2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Th1/Th2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了 2 0例正常人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IFN γ、IL 2、IL 4和IL 6的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Th2类细胞因子 (IL 4、IL 6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Th1类细胞因子IL 2水平较正常组也增高 (P <0 .0 5 ) ,IFN γ水平轻度增加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增高以及由此引起的Th1/Th2比值下降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持续有关。
- 段国荣周永兴王平忠贾战生聂青和
- 关键词:乙型肝炎细胞因子TH1/TH2发病机制
- 丙型肝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段国荣周永兴
- 关键词:丙型肝炎发病机制免疫应答丙型肝炎病毒
- 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TIMP-1、TIMP-2的表达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了解TIMP-1和TIMP-2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状态,探讨TIMP-1和TIMP-2在肝硬化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以抗TIMP-1和TIMP-2单克隆抗体(McAb)为试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TIMP-1和TIMP-2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 30例肝硬化病人肝组织中TIMP-1和TIMP-2相关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为100%,TIMP-1阳性的肝组织中TIMP-2亦为阳性,且TIMP-1强度高于TIMP-2,而正常肝组织无一例表达阳性。TIMP-1和TIMP-2抗原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未见细胞核表达。结论 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中存在TIMP-1和TIMP-2相关抗原表达,TIMP-1和TIMP-2与肝病的进展相关,它通过抑制MMPs的活性,使得ECM降解减少而导致肝纤维化,以致肝硬化。
- 谢玉梅聂青和周永兴朱晓慧王九平段国荣
- 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和抑制因子-2在不同肝病中的意义
- 2001年
-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固相致敏红细胞吸附技术 (SPASE) ,用于快速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 2 (TIMP 1 ,TIMP 2 ) ,了解血清TIMP 1和TIMP 2在各种肝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用TIMP 1和TIMP 2单克隆抗体分别包被微量血凝板 ,加热冲洗后加入待检血清标本 ,最后加入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用致敏红细胞作为指示系统 ,观察红细胞吸附状况来判定结果。结果 SPASE法全过程仅需要 2 5~ 3h ,共检测 6 5 4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 ,TIMP 1和TIMP 2阳性率分别为急性肝炎组 1 7 3 9%、1 4 1 3 % ;慢性肝炎组 3 3 1 9%、2 7 88% ;肝硬化组 82 84%、6 7 1 6 % (P <0 0 0 1 )。结论 TIMP 1和TIMP 2表达的变化可作为肝纤维化较为有用的诊断指标 ,TIMP 1的诊断意义更大。SPASE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性 ,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操作简单 ,尤适于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
- 段国荣房大庆刘拉羊赵怡生杨惠仙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 农村社区传染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传染病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 infections diseases,HMID)模式。方法: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访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3个省的行政和医务人员、教师和患者等240余人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传染病仍是危害农村社区的公共卫生问题。HMID的理念和实施方案缺乏;现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难以识别病人流动状态;传染病健康知识教育有待改进;基层传染病防控队伍未发挥好防控第一关口作用;财政投入方向有待探讨。结论:传染病防治是社会问题的观念是改变现状和制度建设的保障,设计了HMID模式的体系框架,把传染病知识和道德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是基础措施,编制"慢性传染病单病健康知识手册"是调动管理对象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办法,利用现代技术为传染病患者创建网上家园是重要补充;将公安系统和出入境检疫机构管理的流动人口信息实时传递到同级疾控中心是监测的有效措施;农村社区卫生机构是实施HMID的主体;优化财政投入方向是政策推手。
- 信照亮段国荣
- 关键词:传染病健康管理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