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相关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感染相关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表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为COPD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COPD患者根据病程、病情、HRCT检测结果分为各亚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2(IL-32)、降钙素原(PCT)水平;即刻免疫层析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肺功能测试仪对各组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检测,观察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比值。对COPD患者外周血IL-32、Hs-CRP、PCT水平与肺功能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组血清IL-32、Hs-CRP、PC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EV1、FVC、FEV1/FVC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COPD患者IL-32、Hs-CRP、P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越急、病情越严重的COPD患者,血清中IL-32、Hs-CRP、PCT水平越高,肺气肿型的IL-32水平最高,混合型次之,气管炎型最低,混合型患者的Hs-CRP、PCT水平最高,气管炎性次之,肺气肿型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外周血IL-32、Hs-CRP、PCT水平均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感染相关因子的表达上调与COPD的病情、分型及肺功能下降有一定关系。
- 段红伟高明明蔺建华李豪蔺丁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
- 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及其相关护理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过敏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用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生产中心生产的变应原原液,对174例荨麻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点刺部位为前臂屈侧。结果174例荨麻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的为162例,吸入组中花粉的阳性率最高(58.04%),其次为尘螨(40.23%);食物组中海虾阳性率最高(64.94%)。结论莱芜市地区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以花粉、尘螨、海虾为主,护理时应告知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其发病。
- 段红伟蔺建华
- 关键词:荨麻疹皮肤点刺试验护理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 2011年
-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将腹腔镜与阴式手术的优势集于一体,既避免了开腹手术腹部留瘢痕、术后恢复慢,又避免了阴式手术不便探查盆腹腔,分离粘连、处理附件等缺点[1]。
- 蔺建华段红伟
- 关键词:阴式子宫全切除术腹腔镜辅助手术配合阴式手术术后恢复盆腹腔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睡眠障碍、情绪状态和疲劳程度的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一个化疗周期中的疲劳、睡眠障碍及情绪状态的变化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初诊肺癌患者,采用一般疲劳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简式情绪状态量表,于第1次化疗前1d(T0)、第1次化疗后1周(约第28天,T1)及第2次化疗前2~4h(T2)共3个时间点进行测量。结果男、女性肺癌患者在3个时间点的疲劳程度、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无论男女性别之分或不同治疗方式之分,3个时间点的疲劳、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均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均P<0.01);3个测量时间点疲劳、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周期间其疲劳、睡眠障碍及情绪状态存在长期变化,且疲劳与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关注度以及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时了解肺癌患者治疗期间疲劳、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情况,并针对性地加强护理管理力度。
- 段红伟伊书锋
- 关键词:肺癌化疗睡眠障碍焦虑抑郁
- 不同术中保温对胃肠术患者体温与凝血功能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术中保温对胃肠术患者体温与凝血功能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为胃肠手术治疗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保温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就诊并行胃肠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术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盖被保温的同时使用加温毯进行双重保温,对照组患者只采用盖被方法进行保温,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第30、60、9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时即刻的体温变化,低体温发生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术中和术后的第1、3、6、12、24小时的失血量,及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无明显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有11例出现低体温现象,发生率为9.2%,对照组83例,发生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失血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中,观察组TT、PT以及APTT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5%,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而言,在术中应用加温毯能增加产热,有利于患者维持体温的稳定,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围手术期患者失血量,改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 蔺建华王纪明许会玲段红伟朱应菊
- 关键词:保温措施凝血功能
- 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比较研究及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本地区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主要过敏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2例患儿按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颁布标准分为三组:哮喘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hronic variable asthma,CVA)慢性咳嗽组,并利用点刺方法对其进行过敏原物质的检测。结果在哮喘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VA)、慢性咳嗽组中尘螨、花粉的阳性率最高,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儿童哮喘过敏原以尘螨、花粉为主,在护理哮喘患儿时应注意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减少其发作。
- 伊书锋段红伟
- 关键词:儿童哮喘护理
- 早期干预对肿瘤病人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敷、涂抹喜疗妥软膏对预防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硫酸镁湿敷组(A组)、涂抹喜疗妥软膏组(B组)、无任何干预组(C组),观察PICC置管后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置管21d时A组与C组,B组与C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3组血栓的严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病人在PICC置管后,可以通过硫酸镁热敷或外涂喜疗妥软膏的方式来有效预防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 段红伟贾心红高颖珠
- 关键词:PICC静脉血栓早期干预喜疗妥
- 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前后达标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达到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护理需求,也是良好健康教育方式之一。
- 伊书锋段红伟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 三种方法预防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效果及成本效果比比较被引量:13
- 2015年
-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易于操作、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疗、肠外营养、连续输液患者。但PICC常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硫酸镁湿热敷、地塞米松软膏外用、安普贴敷贴是临床常用的三种预防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方法,为比较其预防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及成本效果比,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 段红伟孙立红
-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静脉置管湿热敷输液部位输液患者水胶体敷料
- 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及肺外源性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及肺外源性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老年ARDS患者,对其中的肺内及肺外源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内源性ARDS病因以误吸和肺炎为主,而肺外源性ARDS则以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等为主;在死亡上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呼吸衰竭为主要因素,且两组死亡率接近。结论: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肺外源性在器官功能衰竭和氧合指数上重于肺内源性,但是在其他因素和死亡结局上均无明显差异性。
- 段红伟陈艳杨逢永高明明张航
- 关键词: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源性肺外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