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科珊

作品数:41 被引量:35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肝炎
  • 10篇慢性
  • 10篇病毒
  • 9篇肝硬化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7篇重型
  • 6篇蛋白
  • 6篇疗效
  • 5篇血浆
  • 5篇慢性重型
  • 5篇肝病
  • 4篇蛋白质
  • 4篇蛋白质组
  • 4篇电泳
  • 4篇双向凝胶电泳
  • 4篇凝胶
  • 4篇凝胶电泳
  • 4篇肝炎患者
  • 4篇白质

机构

  • 22篇复旦大学
  • 17篇上海市公共卫...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上海市传染病...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41篇殷科珊
  • 15篇欧强
  • 10篇程计林
  • 10篇唐荣
  • 10篇陆基华
  • 10篇黄绍萍
  • 10篇卢洪洲
  • 9篇樊贞瑜
  • 6篇杨宗国
  • 6篇陆云飞
  • 6篇张建良
  • 6篇陈晓蓉
  • 5篇徐庆年
  • 5篇汤伯宗
  • 5篇吕莹
  • 4篇彭霞
  • 4篇张丽军
  • 4篇赵红
  • 4篇时佳
  • 4篇陈姼姼

传媒

  • 6篇世界感染杂志
  • 3篇肝脏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公共卫生与临...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西部中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病人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病人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相互关系,评价肝细胞再生能力,为临床选择肝移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8例肝炎肝硬化病人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104例,B级组68例,C级组36例,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值,并进行分析。结果Child—PughA级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与总胆红素之间呈负相关(P〈0.05),Child—PughB级组和C级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与总胆红素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合成和胆红素分解代谢应该是肝脏的重要功能部分。代偿性肝硬化病人的功能恢复可能反映了肝细胞再生良好。失代偿性肝硬化或终末期肝病病人很难从预期的治疗中得益。对于这些病人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只要条件许可,应尽早选择肝移植治疗。
陆伟殷科珊高涛
关键词: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肝炎肝硬化终末期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致病药物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患者的致病药物和临床特征,评价可疑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9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生药物性肝炎的时间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药物性肝炎发生在用药后4周内最多见(116/198,占58.59%)。诱发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中,以中药(99/198,占50.00%)、抗结核药(48/198,占24.24%)、抗感染药(15/198,占7.58%)多见,其他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还有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降血脂药、降血压药、降血糖药、抗风湿药、抗真菌药、抗痛风药、胃药等(36/198,占18.18%)。临床表现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144/198,占72.73%),重度肝损伤占64.14%(127/198)。结论药物性肝损伤呈重度化趋势,尤其以中药比例居高,须警惕。
李俊黄绍萍陆基华殷科珊樊贞瑜唐荣徐烈程计林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致病药物
双环醇治疗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双环醇对青少年慢性轻度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36例体检发现的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青少年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用双环醇片,25mg,3次/d,口服;对照组用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1次,d,静脉点滴(稀释于5%GS葡萄糖溶液250mL中),疗程均为4wk。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恢复快而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程结束时HBVDNA定量有下降,而对照组HBVDNA定量治疗后反而升高。结论 双环醇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护肝药物,可能还具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靖殷科珊
关键词:双环醇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HBVDNA定量乙肝病毒葡萄糖溶液
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血液净化室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65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PE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E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时间(K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Ⅴ因子、凝血Ⅶ因子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E能有效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
欧强王渭康殷科珊盛燕
关键词:人工肝慢性重型肝炎凝血纤溶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影响
2008年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核苷(酸)类似物具有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等特点,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临床研究表明阿德福韦酯对HBV野生株以及对拉米夫定及其他抗HBV药物出现耐受变异株的HBV均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探讨HBV基因型和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及其机制,
欧强诸思赟殷科珊卢洪洲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抗病毒疗效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抗HBV药物
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总结其发病规律及演变。方法:收集并分析97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住院的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信息。结果:1)97例患者中男性占多数(54.64%),中位年龄为45岁,96.91%的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史。2)常见症状表现为发热(79.38%)、咳嗽/干咳(51.55%)、乏力(40.21%)、纳差(37.11%)、咽痛/痒(36.08%)、腹泻(24.74%)、出汗(22.68%)、鼻塞(17.53%)、头痛/晕(15.46%)、流涕(15.46%)。3)肺部CT以多肺叶病变为主,累及范围广;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CD3、CD8、CD4、CD45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触珠蛋白、酸性糖蛋白、纤维蛋白原、D-D二聚体明显升高,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94.85%的患者联合使用中药/中成药,35.05%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结论:97例非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呈病毒感染特征,预后大多良好。
时佳时佳杨宗国杨宗国陆云飞吕莹徐庆年汤伯宗殷科珊卢洪洲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精神抑郁状态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伴发抑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11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并按抑郁程度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TNF-a。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伴发中度抑郁与无抑郁者比较,CD4^+细胞降低(P〈0.01)、CD8^+细胞升高(P〈0.05)和TNF-a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抑郁可进一步损害慢性乙肝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张建良殷科珊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抑郁症免疫功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嗅觉障碍的中医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嗅觉障碍的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特点、住院天数。方法对2020年4月7日至4月30日确诊的COVID-19伴随嗅觉障碍患者22例,均于入院第1天采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鼻部症状,同时根据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于入院第11天统计治疗方案并再次使用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中西医治疗均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为基础,同时参考《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中救治方案,中医处方经分析辨证,进行加减。在入院第11天、连续针灸治疗3次后再次根据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结果22例COVID-19合并嗅觉障碍的患者中来自俄罗斯17例,占77.27%,症状以咽干、咽痒最多,为7例,占31.82%,临床特点以味觉下降最常见(14例,63.64%)。舌质主要为淡红(10例,45.45%)或红(5例,22.73%),苔象主要见舌苔薄6例(27.27%),薄黄腻4例(18.18%),脉象中最多见为脉细(8例,36.36%),证型以湿遏卫阳为主(11例,50%)。治疗上22个病例全部使用羟氯喹及中药汤剂,中药汤剂中辨证使用通窍药物,其中12例(54.55%)使用白芷。根据自拟简易嗅觉量化分数表评分,结果提示患者入院第11天较入院第1天的嗅觉功能评分升高,其中7例患者经针灸治疗3次后嗅觉评分较针灸治疗前升高,22例COVID-19伴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较91例COVID-19无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当患者入院第11天评分为4分时住院天数较其他评分相对最短。结论22例COVID-19合并嗅觉障碍的患者以湿遏卫阳为主,入院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嗅觉恢复,但治疗对嗅觉恢复的帮助程度需进一步研究,22例COVID-19伴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较91例COVID-19无嗅觉障碍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
陈姼姼时佳时佳杨宗国汤伯宗殷科珊殷科珊张文思朱慧朱慧房星星徐庆年吕莹
关键词:嗅觉障碍
科主任如何做好医疗缺陷管理
2009年
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医疗缺陷。探讨应用如下方法,首先,了解医疗缺陷的分类及其表现;其次,医疗缺陷的发现及标准判定;第三,医疗缺陷的处理不是医疗缺陷管理的目的,而是为了有效预防医疗缺陷的发生,以做好医疗缺陷管理工作。
殷科珊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纠纷护理工作
慢重型乙肝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肝病变的血浆蛋白质组变化,为研究慢性重型乙肝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收集健康对照者,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血浆各10份,去除血浆中高丰度蛋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构建两组研究对象血浆蛋白2-DE图谱,经ImageMaster差异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点。用电喷雾离子串联质谱(ESI-MS—MS)对重要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经过样品预处理后,血浆中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大大减少,低丰度蛋白得到较好的富集。ImageMaster 2D Platinum6.0软件将银染图谱分成2个类别进行找点、匹配等分析,正常健康组蛋白质点287个,慢性重型乙肝组蛋白质点297个,筛选出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31个。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ESI—MS—MS分析,鉴定了8个慢性重型乙肝相关蛋白质,其中上调的蛋白质有α1-抗胰蛋白酶,载脂蛋白E;下调的蛋白质有补体因子B;CD5抗原相关蛋白;纤维蛋白原B链;α-1B糖蛋白;载脂蛋白AI;触珠蛋白。结论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血浆蛋白质组与正常人血浆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成功鉴定了8个慢性重型乙肝相关蛋白。这些差异蛋白质的功能涉及能量代谢、脂蛋白代谢、蛋白质分泌、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等过程。对这些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慢性重型乙肝发病分子机制及寻找治疗靶标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欧强彭霞殷科珊张丽军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肝血浆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