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竹君

作品数:26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劳务人员
  • 4篇卫生保健
  • 4篇健康
  • 4篇国际旅行
  • 4篇保健
  • 4篇出境人员
  • 3篇血清
  • 3篇入出境人员
  • 3篇体检
  • 3篇卫生保健中心
  • 3篇旅行卫生
  • 3篇旅行卫生保健
  • 3篇梅毒
  • 3篇国际旅行卫生
  • 3篇国际旅行卫生...
  • 3篇国际旅行卫生...
  • 3篇干预
  • 3篇艾滋病
  • 3篇保健中心
  • 3篇病毒

机构

  • 18篇江苏国际旅行...
  • 10篇盐城出入境检...
  • 8篇江苏出入境检...
  • 3篇南京出入境检...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国际旅行...
  • 1篇无锡出入境检...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镇江出入境检...
  • 1篇江苏省出入境...

作者

  • 26篇殷竹君
  • 10篇杨志俊
  • 8篇杨启生
  • 3篇吴海磊
  • 3篇轩芳
  • 3篇田玲玲
  • 3篇陆永昌
  • 2篇赵建
  • 2篇丁永健
  • 2篇田玲玲
  • 2篇杨国平
  • 2篇杨庆贵
  • 2篇罗建国
  • 1篇沈冲
  • 1篇翁赟琦
  • 1篇陈璟
  • 1篇苏兆亮
  • 1篇张纯
  • 1篇轩昉
  • 1篇钱吉生

传媒

  • 7篇中国国境卫生...
  • 6篇口岸卫生控制
  • 4篇旅行医学科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用于出入境人群结核病诊断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64例结核病患者(结核组)选自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46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选自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人员,分别用IGRA、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结核菌脂阿拉伯露聚糖(LAM)、结核菌重组38×10~3蛋白(38×10~3)和结核菌重组16×10~3蛋白(16×10~3)的方法检测,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R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88.9%)和特异性(95.8%)均较好,TST法的敏感性(92.7%)较好,但特异性(76.7%)较差。结论 IGRA检出结核病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国平叶敏霞杨启生殷竹君
关键词:结核病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江苏口岸小家鼠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多态性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江苏口岸小家鼠的基因多态性和遗传进化规律,为国境口岸小家鼠的鉴定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基因扩增、测序和比对,研究江苏10个口岸小家鼠线粒体基因组成,结合Gen Bank中小家鼠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对小家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小家鼠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约16 300 bp,由13种蛋白质编码基因、2种r RNA基因、22种t RNA基因、1个轻链复制起始区和1个控制区等构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小家鼠线粒体基因多态性丰富,其遗传进化规律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联系,不同地区小家鼠之间的分化程度大于同一地区小家鼠之间的分化程度。结论小家鼠的种内差异程度与不同个体所处地理位置有很大联系,我国的小家鼠大致可以长江为界限进行划分。
杨庆贵胡双双何江刘倩倩杨国平殷竹君朱军郭晔陆永昌孙立新
关键词:线粒体小家鼠地理分布
盐城地区出国劳务人员性病艾滋病影响因素与干预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针对盐城地区对外劳务实际,研究适合出国劳务人员STD/AIDS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分析出国劳务人员STD/AIDS影响因素,以及对829名出境劳务人员分境内、境外两个阶段分别干预情况的综合分析,构建干预模式图。〔结果〕出国前经专业人员健康教育干预后,劳务人员STD/AIDS知识、态度明显变化(P<0.05),境外劳务期间由于同伴教育发挥作用,回国后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结论〕对劳务人员采取出国前专业健康教育与境外期间同伴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对该人群防控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利于STD/AIDS防控目标的实现。
杨志俊罗建国吴海磊殷竹君
关键词:劳务人员性病艾滋病影响因素知识水平干预模式
从入境投资经商台胞中检出首例HIV感染者的报告
2001年
[目的]加强对在内地从业的境外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方法]对入境的境外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验。[结果]于2001年2月21日从入境台胞中检出1名HIV感染者,经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的传播途径有2条:(1)通过血液传播,且病程已久;(2)通过性接触传播,病程较短。该患者曾有过输血史、献血史,可能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一个传染源。[结论]对经常出入国境的高危人群,应探索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以避免因漏检而造成危险传染源的输入。
殷竹君谢金娟
关键词:台胞HIV
检验检疫部门应对国外对劳务人员健康体检新要求探讨
2008年
近年来,国外对入境居留和劳务人员的“健康门槛”日益增高,一方面对这部分群体的健康体检工作频频提出颓要求;另一方面因健康问题、体检项目漏项以及健康资料表述形式差异等被国外有关部门拒发劳务签证和工作准证甚至退回劳务人员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应引起检验检疫部门的思考,涉外健康体检工作无小事,一旦未能严格执行国外对入境居留和劳务人员健康体检要求或某些环节疏漏,
杨志俊殷竹君
关键词:检验检疫部门健康体检劳务人员体检工作体检项目
单管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恶性疟原虫高灵敏可视化闭管检测方法。方法:针对恶性疟原虫核糖体DNA的序列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LAMP体系中的Mg2+、甜菜碱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并结合蜡封反应管对产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SYBR Green I荧光显色进行判定。结果:本方法可检测到70个拷贝/管的恶性疟原虫核酸片段,并具有高特异性,可区分检测常见的血液病毒。该法具有如下优点:1、整个反应恒温进行,无需热循环仪;2、闭管检测,极大降低了扩增产物交叉污染的风险;3、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0 min。结论:该法的建立为恶性疟原虫的现场快速筛检提供了一种简便、高灵敏、高特异的工具。
江再茂马雪萍殷竹君陆妍曹晓梅武海萍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环介导等温扩增
一种手持式凝集试验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凝集试验观测装置。该装置由盒体、盒盖、抽屉构成,抽屉的底板为样品放置区,盒盖上设置有放大镜用于观察样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个实验过程可封闭操作,可更好的减少生物安全风险,整个盒体易于清洁,使...
杨国平杨庆贵殷竹君叶敏霞杨启生
2004—2012年江苏口岸HIV感染者流行特征及GM(1,1)趋势预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口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建立检出率趋势预测灰色模型(GM)。方法以2004—2012年江苏口岸检出的214例HIV感染者及出入境人员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流行特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口岸艾滋病检出率的预测模型。结果口岸HIV感染者以男性中年人为主,学历层次较低,2004—2012年检出率平均值为总体平衡在0.0002210,需要努力加以控制。经性途径传播是出入境人员主要的HIV传播方式。GM(1,1)预测检出率效果好,2011、2012年检出率分别为0.000246、0.000230,预测检出率分别是0.000210、0.000230,预测准确性高于85%。与实际检出率平均差异为7.48%。结论口岸HIV感染者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在GM方法的基础上,要提高社会支持力度,实施唾液快速检测,注重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翁赟琦陆永昌吴海磊张纯钱吉生罗岚殷竹君沈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探讨
2008年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以下简称保健中心)承担着为人出境人员监测体检和血清学检查的重要职责。在进行卫生检疫和保健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其中可能含有的病原体必须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的处置,才能保证感染性废物不对周围环境和人群产生二次感染或污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杨志俊殷竹君
关键词: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疗废物周围环境血清学检查出境人员保健服务
预防性消毒工作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每逢疫情流行期间,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等处都可见背喷雾器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流行期一过就难见踪影了。其实,坚持日常生活环境、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可及时杀灭潜在的各类病原体,减少疾病的传播。
杨志俊殷竹君
关键词:预防性消毒工作公共场所喷雾器病原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