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朝荣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杂环枕部畸形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
- 2003年
- 张慈忱李运福汤朝荣
- 关键词:麻醉处理外科手术
- 全麻下剖宫产并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术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李琪殷玲汤朝荣刘斌
- 关键词:剖宫产桡动脉穿刺测压颈内动脉瘤颅内全麻后交通动脉瘤
- 佩而地平用于预防全麻诱导插管期高血压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观察佩而地平预防气管插管所致高血压反应的临床效果,并与降压药压宁定进行比较。方法:将择期全麻病人随机分面三组,在诱导前5min佩尔地平组静注佩尔地平30μg/kg、压宁定组静注压宁定05mg/k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5ml,观察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min、3min、5min、诱导后1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5min、10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诱导后SBP、DBP下降(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前显著增加(P<005);用药组在静脉给药后1min、SBP、DBP即下降(P<005),诱导后进一步下降,插管即刻升高但仍略低于给药前水平(P>005),插管后SBP又下降,佩尔地平组持续到插管后1min、压宁定组持续到插管后5min(P<005),压宁定的降压作用时间稍长于佩尔地平。结论:佩尔地平和压宁定均能很好地预防气管插管时短暂的高血压反应,从作用时间及价格比较,佩尔地平更具优越性。
- 王儒蓉王莹汤朝荣杨邦祥王泉云
- 关键词:佩尔地平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高血压
- 214,319例外科手术围术期临床用血调查
- 目的:通过对大样本输血资料的回顾性调查,了解近12年外科手术围术期临床用血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以指导今后围术期输血管理,为血液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方向。方法:收集从1996~2007年在四川华西...
- 汤朝荣
- 文献传递
- 压宁定对高血压病人气管切开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压宁定对高血压病人气管切开插管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压宁定组 (U组 )及对照组 (C组 ) ,各 15例 ,切皮前U组静注压宁定 0 5mg/kg,C组注入生理盐水 5ml,观察给药前 (T1) ,给药后 (T2 、T3、T4 )、切管时 (T5)、插管即刻 (T6)、插管后 (T7、T8、T9)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 ,同时在T1、T5~ 9各时点监测血中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的水平。结果 :T5、T6时点C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U组 (P <0 0 5 ) ,在T5~ 7两组NE、E均明显高于T1(P <0 0 5 ) ,组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压宁定可抑制高血压病人气管切开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但不能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水平。
- 王儒蓉王健汤朝荣王泉云
- 关键词:气管切开高血压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 小儿非开胸堵闭室间隔缺损的两种麻醉方法比较研究
- 2007年
- 目的:本研究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基础麻醉加静脉麻醉和基础麻醉加单次骶管阻滞麻醉)在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0例患儿全部采用非气管内插管麻醉。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采用基础麻醉加静脉麻醉(咪唑安定-氯氨酮),另一组采用基础麻醉加单次骶管阻滞麻醉。通过观察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变化,评价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50例患儿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基本维持稳定。基础麻醉加静脉麻醉组除手术引起的心律失常及其他问题外,患儿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手术中应用基础加静脉麻醉能维持较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
- 汤朝荣周庆勇毛小玲王莹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麻醉
- 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 2002年
- 汤朝荣李运福张慈忱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麻醉处理外科手术
- 恩纳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李运福汤朝荣闵龙秋
- 关键词:恩纳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插管
- 小儿经皮心导管PDA封堵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小儿经皮心导管动脉导管封堵术的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 :全部采用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加局部麻醉 ,即安定、氯胺酮加局部麻醉。结果 :45例患儿麻醉效果满意 ,循环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维持良好 ,无不良反应。结论 :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复合局麻操作简便 ,镇痛、镇静完全 ,效果良好。
- 王莹杨邦祥汤朝荣王泉云
- 关键词:动脉导管封堵麻醉
- 一种简易泵试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 1998年
- 大量研究表明术后伤口疼痛的控制采用静脉或硬膜外腔途径给予阿片类镇痛药远较肌肉注射途径效果好。而硬膜外镇痛在镇痛效果,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维持心脏氧的供需平衡,促进胃肠活动等多方面均较静脉途径显示出一定优势。硬膜外镇痛采用局部麻醉药物时上述优势更明显。
- 左云霞金德芳汤朝荣尹燕
- 关键词:术后镇痛硬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