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梅

作品数:27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8篇甲状腺
  • 4篇血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病变
  • 3篇血浆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皮素
  • 3篇囊肿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3篇聚桂醇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浆内皮
  • 2篇血浆内皮素

机构

  • 12篇龙岩市第一医...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27篇涂梅
  • 7篇陈彤
  • 7篇陈阳
  • 4篇王国松
  • 4篇魏雯
  • 3篇邱思花
  • 3篇陈彤
  • 3篇俞秀华
  • 3篇陈阳
  • 3篇黄蓉
  • 2篇李仕海
  • 2篇陈涛
  • 2篇童艳
  • 2篇黄丽华
  • 2篇林国才
  • 1篇黄文艳
  • 1篇杨永东
  • 1篇杨永东
  • 1篇王和鸣
  • 1篇丁美玲

传媒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右江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6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术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例Graves病患者,超声引导下行RFA术,将甲状腺近全消融,仅保留甲状腺危险三角处2~3 mm。比较术后1、3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3、6、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彩超,计算甲状腺体积、甲巯咪唑用量。结果20例Graves病患者的年龄为(36.4±9.2)岁,病程为(7.10±1.57)年,术前甲状腺体积为(38.14±8.19)cm^(3),术前甲巯咪唑用量为(9.50±2.23)mg。术后1年7例患者停药,停药者术前TRAb<10 IU/L,甲状腺体积为(30.14±4.19)cm^(3)。术后随着时间延长,甲状腺体积、TRAb、甲巯咪唑用量逐渐减少。术后1年甲状腺体积和TRAb与1年后甲巯咪唑用量呈正相关。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18例,2例术后1年FT3、FT4、TSH仍异常,甲巯咪唑用量较术前无减量。冰敷组VAS评分为2~3分,非冰敷组为2~5分。术后1 h冰敷组VAS评分秩平均值为6.1,非冰敷组为14.9(Z=-3.50,P<0.01);术后3 h分别为8.5和12.5(Z=-1.78,P=0.075)。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颈部肿胀、声音嘶哑。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Graves病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部分患者仍需小剂量抗甲亢药物维持,TRAb<10 IU/L、甲状腺体积较小者有望停药。
邱秀萍张婷陈阳黄汝哨王炜陈杭菊邱思花涂梅
关键词:射频消融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巯咪唑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1999年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测定其ET(内皮素)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ET水平为62.5±10.40pg/ml,实验A组为137.25±30.07pg/ml,实验B组为215.26±60.21pg/ml,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推测,ET水平升高可能是加速甲亢心脏病进展的因素之一,口服ET受体拮抗剂。
涂梅王国松
关键词:甲亢性心脏病血浆内皮素
甲状腺激素受体β基因H435Y突变所致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一家系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对一个包括先证者在内共28位成员的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家系进行临床调查,并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14位成员(其他13位成员拒绝抽血)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对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R)β基因的第1~ 10外显子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位点.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有3名成员TRβ第10外显子1 303位核苷酸发生C转换为T的错义突变,使该位点编码的氨基酸由组氨酸变为酪氨酸(H435Y),此突变为杂合子突变,可能导致了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发生.
童艳涂梅魏雯陈阳陈彤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抵抗基因突变
蒲公英配合^(131)I治疗Graves病合并突眼17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更加有效的治疗 Graves病 (GD)合并突眼 ,使眼突得以更好的改善。方法 应用中药蒲公英配合 1 31 治疗 175例 GD合并突眼 ,对比单用 1 31 治疗 342例 GD合并突眼。对二组的疗效 ,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 31 放射性治疗后 ,甲亢痊愈者中蒲公英组突眼治疗总有效率为 87.1% ,对照组突眼治疗总有效率为 76 .6 % ,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表明在 GD痊愈情况下突眼症状治疗疗效差别与是否使用蒲公英有关。但在甲亢治疗无效者 ,突眼均无改善。讨论 只有在 GD症状完全被控制后 ,突眼才能得到较多的恢复和好转。而辅助应用蒲公英配合 1 31 放射性治疗 GD合并突眼 ,能更为有效的使突眼得以好转或恢复。
杨永东涂梅
关键词:突眼^131I治疗GDGRAVES病蒲公英
32例糖尿病皮肤病变临床分析
2004年
王国松涂梅陈彤陈阳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病
双针技术在甲状腺胶质样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观察双针技术在甲状腺胶质样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龙岩市第一医院甲状腺胶质样囊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一组采用双针技术进行聚桂醇囊肿硬化治疗(双针组),另一组采用单针穿刺进行聚桂醇囊肿硬化治疗(单针组)。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囊腔体积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结节部位及结节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12个月,双针组患者囊腔体积分别为(12.10±1.92)、(10.69±7.63)、(10.51±6.50)和(10.66±5.95)cm^(3),单针组患者囊腔体积分别为(13.18±2.08)、(16.47±11.51)、(14.41±10.99)和(13.41±10.89)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7、3.557、3.293、3.099,均P<0.05)。双针组有效率为90%(36/40),单针组有效率为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结论 双针技术在甲状腺胶质样囊肿聚桂醇硬化治疗中效果好于单针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邱秀萍张婷张桔顺黄汝哨陈阳涂梅李仕海邱思花
关键词:聚桂醇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热消融术疼痛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热消融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时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龙岩市第一医院300例行甲状腺热消融术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数字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以数字评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等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消融术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甲状腺结节位于上极或者靠近腹侧包膜时疼痛明显,数字评分均为4分,视觉模拟评分均为6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疼痛与年龄(OR=1.56,95%CI:1.01~1.83,P=0.023)和手术时间(OR=1.71,95%CI:1.29~2.25,P=0.005)显著相关。使用射频针和微波针的数字评分(Z=-1.564,P=0.118)、视觉模拟评分(Z=-0.904,P=0.366)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和手术时间是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热消融术疼痛的影响因素。
邱秀萍温石娣陈阳黄汝哨张桔顺陈杭菊涂梅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疼痛评估
KCNJ11突变的年轻成年发病型糖尿病13型家系临床分析
2021年
对2个伴有整流性钾离子通道J家族11因子(KCNJ11)突变的MODY13家系进行遗传病因分析。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发现,两个家系为KCNJ11突变,但突变位点不同。本报告首次报道有关KCNJ11突变的致病性。
邱秀萍涂梅陈阳丘水林陈杭菊童艳
关键词:糖尿病基因
龙岩市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分析龙岩市中老年人群骨密度 (BMD)及骨质疏松 (OP)患病率变化规律 ,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对龙岩市 4 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BMD测定 ,受试者共 176人 ,准确记录受试者性别、年龄 ,使用美国Lunar公司的DEXA测定L2~ 4及髋部的BMD ,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的BMD以5 0岁组或 6 0岁组最低 ;女性的BMD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下降 ,但 70岁组下降平缓 ;除了 4 0岁组外 ,同龄组男性BMD大于女性BMD。男性各年龄组腰椎 (L2~ 4 )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低于女性各组 ,且较女性迟 10年。结论 :女性在 4 0岁以后应监测BMD的变化 ,男性在 5 0岁以后应监测BMD的变化 ,6 0岁组应为男女性BMD监测的重点。龙岩市中老年人群应普及预防知识 ,加强锻炼 ,增加户外活动 ,以减少OP的发生。
余庆阳何斌涂梅王和鸣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老年人骨密度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八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非常少见,占所有淋巴瘤的2%[1],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5%[2].Pedersen及Pedersen[3]统计甲状腺淋巴瘤发生率为每年2.06/106.PTL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易被误诊为甲状腺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其他疾病,漏诊、误诊常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诊治的8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与诊治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童艳李水平陈阳刘元英陈彤涂梅陈日江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YMPHOMA甲状腺恶性肿瘤误诊误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