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芳芳
- 作品数:21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腔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总结腔镜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SEP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经验。方法:2003年3月-2006年10月31例39条患肢行SEPS。术前加强患肢的护理,做好皮肤准备,术后加强预见性观察及护理。结果:术后21例溃疡1个月内愈合,1例3个月愈合,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SEPS配合及时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 温芳芳谢玉兰叶波
- 关键词:静脉曲张护理
- 观察整体护理理念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影响及情绪改善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理念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情绪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手术前1d、手术后1d护理的情绪[焦虑自评表(SAS)]变化,记录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情绪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使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心态更好,有利于术后恢复。
- 温芳芳邓小红钟鼎文朱梅花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手术下床活动情绪改善
- 自制固定带在躁动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制固定带在躁动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1月行高压氧治疗的60例躁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氧面罩佩戴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固定带佩戴输氧面罩,评估治疗效果,并对佩戴效果及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输氧面罩佩戴固定牢固程度、舒适度、吸氧疗效以及家属陪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耳廓及脸部皮肤受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舱内氧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固定带应用于躁动患者行高压氧治疗中,能够减少皮肤受损,且自制方法简单,佩戴方便。
- 何莹华温芳芳丁素文郑伟英杨木兰
- 关键词:躁动患者
- 肝癌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与术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与术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主客体效应,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及其配偶138对,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二元应对量表(DCI)及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对患者及配偶进行调查。采用Mplus 7.4软件构建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肝癌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与术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DCI总分为(64.09±12.51)分,配偶为(63.45±12.65)分;患者术后FOP-Q-SF总分为(30.72±6.74)分,配偶为(32.46±7.52)分。患者二元应对和自身及配偶术后癌症复发恐惧均呈负相关(r=-0.689、-0.478,P<0.05);配偶二元应对与自身及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均呈负相关(r=-0.602、-0.571,P<0.05);患者二元应对与配偶二元应对呈正相关(r=0.585,P<0.05);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与配偶术后癌症复发恐惧呈正相关(r=0.525,P<0.05)。主客体互倚模型以二元应对作为预测变量,术后复发恐惧作为结果变量,通过最大似然法分析初始模型参数,整体拟合良好。肝癌患者的二元应对均对自身及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有显著影响(β=-0.417、-0.176,P<0.05);配偶的二元应对均对自身及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有显著影响(β=-0.357、-0.183,P<0.05)。结论肝癌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受术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交互影响,提高肝癌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可降低双方术后癌症复发恐惧水平。
- 温芳芳张龙王娟
- 关键词:肝肿瘤配偶
-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换药时间与感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置管引流换药间隔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7例患者采用相同的换药方法,入院随机分组,分换药间隔时间1d、2d、4d、6d四组,对四组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间隔1~4d换药,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及分泌物培养阳性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间隔换药时间延迟到6d,穿刺点局部感染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换药间隔时间4d是最佳的,在防止发生置管感染同时减轻医护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
- 肖美萍陈学洪谢玉兰叶林娇温芳芳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换药时间
- 根因分析法在非静脉输注给药错误中的应用
- 目的 通过采用 RCA 法对1 例非静脉输注给药错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及时加以改进,有效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 通过对我院 2016 年7 月发生的1 例非静脉输注给药错误事件采用 RCA...
- 温芳芳谢玉兰
- 关键词:给药错误
-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ERCP及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 样本时间:二零二一年七月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来源:行ERCP、EST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0例,抽签法等分为2组(对照、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结合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组间护理效果,不良情绪,高淀粉酶血症(PEHA)、PEP发生率。结果 组间对比,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干预前,SAS、SDS评分组间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PEHA、PEP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行ERCP、EST手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PEHA、PEP发生风险。
- 朱梅花温芳芳周林王娟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急性胰腺炎
- 应用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外科手术后肠外瘘腹部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8例患者均采用VSD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8例肠外瘘切口裂开患者,经采取VSD、营养支持、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其中14例患者的切口行二期缝合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经植皮后愈合,2例患者的切口自然愈合。结论:VSD治疗肠外瘘切口裂开的疗效确切,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温芳芳谢玉兰叶林娇易建中
- 关键词:VSD肠外瘘切口裂开护理
- 基于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与贝复新的综合护理改善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与贝复新的综合护理对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接收治疗的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联合贝复新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凡士林油纱填塞创面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伤口愈合率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生理领域以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UL)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上升,但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生理领域以及QUL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藻酸盐银离子敷料与贝复新的综合护理对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温芳芳何莹华张凤英黎衍香胡灵燕
- 关键词:综合护理
- 造口袋与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联合应用于肠瘘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 2016年
- 肠瘘是外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在15%~20%[1],是临床治疗、护理的难题。治疗方法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充分有效的引流,及时有效的清除肠瘘液,防止肠瘘液对瘘口及周围组织的损害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环节[2],采用造口袋联合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能有效引流肠瘘液,保护瘘口周围皮肤,又能准确记录渗液量。我科在2013年1月~2015年10月对19例肠瘘患者采用造口袋与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联合应用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温芳芳谢玉兰叶林娇
- 关键词:造口袋双套管肠瘘周围皮肤外科术后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