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希贵

作品数:45 被引量:258H指数:10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再植
  • 13篇外科
  • 11篇皮瓣
  • 8篇动脉
  • 8篇手术
  • 8篇显微外科
  • 8篇离断
  • 7篇断指
  • 7篇拇指
  • 6篇指尖
  • 6篇逆行
  • 5篇断指再植
  • 5篇掌背
  • 5篇掌背动脉
  • 4篇指尖离断
  • 4篇离断再植
  • 3篇岛状
  • 3篇岛状皮瓣
  • 3篇第一掌背
  • 3篇指脱套伤

机构

  • 30篇解放军第10...
  • 7篇解放军第89...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4...

作者

  • 45篇潘希贵
  • 28篇田万成
  • 13篇管同勋
  • 11篇潘风雨
  • 7篇卢全中
  • 7篇王成琪
  • 6篇李亮
  • 5篇王建苓
  • 5篇康庆林
  • 4篇宋海涛
  • 4篇田青业
  • 3篇卢全忠
  • 3篇王鑫
  • 3篇卢全中
  • 3篇胡红军
  • 2篇史功
  • 2篇宋海涛
  • 2篇张树明
  • 2篇田献
  • 1篇张尔坤

传媒

  • 17篇实用手外科杂...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实用手外...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创伤骨科...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肝胆胰脾外科...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腱愈合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2000年
肌腱损伤修复后常形成限制性粘连,是手外科的一大难题。阐明肌腱愈合机制,对寻求防治肌腱粘连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十余年来,有关肌腱愈合过程的研究文献日新月异,进一步推动了肌腱外科的发展。本文就肌腱愈合机制的认识过程进行系统回顾,并对学科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潘风雨康庆林田万成潘希贵
关键词:肌腱愈合修复后手外科肌腱损伤肌腱粘连
全文增补中
2016—2017年度驻南苏丹维和二级医院对特定人群疟原虫常规检查方法的完善和改进被引量:2
2018年
疟疾是由血源性病原体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乙类传染病,临床上输注了含有疟原虫裂殖体或裂殖子的血液亦可引起疟疾。加强对疟疾病原体的筛查力度,可有效防控血液制品中疟原虫的混入和输血造成的传染。目前,疟疾实验室鉴定方法主要有快速检测试剂条(RDT)、镜检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三种,但缺乏标准流程和统一标准。
苗杰刘文斗潘希贵史功王鑫
关键词:疟疾疟原虫
预防手外伤的12种临界预警意识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经济较快发展、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手外伤发生率增高,导致手部损伤的因素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根据我院诊治手外伤的临床实践,结合文献中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本文归纳总结出预防手外伤发生的几种临界预警意识,报道如下。
田万成潘希贵潘风雨
关键词:手外伤
断指再植血流平衡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后吻合血管因素与血流平衡的关系。方法:对540指(375例)完全断指进行再植手术,通过发生静脉危象的87指中吻合动、静脉条数及血管半径4次方和之比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静脉危象与吻合动静脉条数之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吻合动静脉半径的4次方和之比呈显著的负相关(r=8,R=0.88,P<0.01,r=8,R=0.63,P<0.05)。发生静脉危象的临界值是动静脉半径4次方和之比小于0.8。结论:血管半径4次方和之比是判断再植手指的血流平衡的准确指标;再植时不能单纯考虑吻合血管的条数,而应同时考虑吻合血管的口径来判断手指的血流平衡。
孙国峰王成琪王剑利任志勇张树明潘希贵姚汝之
关键词:断指再植静脉危象血流动力学
甲模板在甲床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4年
管同勋潘希贵
关键词:甲床损伤指端损伤指骨骨折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后治疗SCID小鼠烫伤的创面效应示踪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利用该实验室先期已建成的人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株(FUCB-MSCs),标记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以对烫伤SCID小鼠行外源性FUCB-MSCs移植治疗的创面区进行移植效应示踪。方法FUCB-MSCs经腺病毒转染标记GFP;建立深Ⅱ度烫伤SCID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移植组、高剂量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每只2个创面,共12个创面,分别将转染后的GFP-MSCs按照0.2mL 1×106个、0.2mL 2×106个以及等体积培养基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创面移植。移植9d后取各组创面组织行冰冻切片HE染色,比较各组创面面积和创面细胞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和创面修复损伤情况。结果 FUCB-MSCs经逆转录病毒感染后,48h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EGFP表达,阳性率在80%以上,且6周后仍能观察到GFP稳定表达,移植后创面部位可观察到人源性GFP阳性表达,移植3周后荧光未见衰减;移植标记了GFP的FUCB-MSCs后SCID小鼠未出现排斥反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创面面积和细胞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提示尾静脉移植注射的GFP-FUCB-MSCs参与了创面愈合。结论利用GFP对人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的标记示踪,表明烫伤后外源性FUCB-MSCs可通过SCID小鼠血液循环系统,迁移聚集到烫伤创面持续参与修复。
曲丽媛李梦文李振明潘希贵王鑫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
掌侧静脉在指尖再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指尖掌侧静脉在指尖再植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再植指尖234例(267指),全部吻合掌侧静脉。结果 成活248指,成活率93.1%。再植指尖外观饱满,感觉及运动正常。结论 吻合掌侧静脉可满足指尖再植时静脉回流的需要。
卢全中田万成潘希贵宋海涛康庆林潘风雨管同勋王建龄
关键词:指尖再植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方法
同侧断指、断掌、断腕、断臂再植成功1例
2001年
卢全中田万成潘希贵宋海涛潘风雨
关键词:断指断掌断腕断臂再植手术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几个技术问题探讨被引量:17
1996年
改进拇指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的方法。方法;通过对27例拇指旋转撕脱性断指的临床显微解剖,将拇指主要动脉损伤分成轻,中,重三度,以此分度确定指动脉的修复。根据指神经撕脱伤的特点及第1指掌侧总神经的解剖特点直接修复两侧指神经。
潘希贵王成琪
关键词:拇指再植术撕脱性损伤
拇指指尖离断再植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介绍拇指指尖离断再植的临床经验。 方法 采用改良逆行再植方法 ,用三种血运重建的方式对 10 5例拇指指尖离断进行再植。 结果 再植 10 5例 ,成活 99例 ,成活率 94 2 % ,术后手指外形和长度与健指相似 ,两点辨别觉 3~ 6mm ,指甲生长良好。 结论 熟悉拇指指尖血管分布规律及再植特点 ,可以明显缩短再植时间 ,提高再植成功率。
潘希贵田万成卢全中管同勋
关键词:血运重建显微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