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晓立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创伤
  • 4篇手术
  • 3篇急诊
  • 2篇重度颅脑损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2篇急诊手术
  • 2篇创伤手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发伤
  • 1篇多发性创伤
  • 1篇心梗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机构

  • 8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潘晓立
  • 1篇石伟
  • 1篇张辉
  • 1篇闵有会
  • 1篇安中华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5篇2012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析急诊创伤手术的风险及防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手术的临床风险及防范。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的急诊创伤手术护理治疗工作,对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风险进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结果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症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急诊创伤手术中抢救操作、应对能力、护理方法等都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影响,临床风险包括患者感染、并发症、医护人员感染、患者交叉感染等,针对这些因素,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对患者的单独清创、检查和手术中加强防范、心理护理等对策。结论急诊创伤手术的风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防范措施,提高抢救效果的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风险。
潘晓立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床上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创伤手术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消毒清创处理,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在处理感染时使用清理、抗感染药物使用、引流等处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预防控制后的观察组切口感染3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4例,P<0.05,临床处理治疗后患者切口均愈合。结论预防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潘晓立
关键词: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
胸腹部急性创伤救治体会
2012年
目的总结胸腹部急性创伤救治体会。方法对1 972例胸腹部急性创伤患者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972例中手术治疗793例,死亡178例,病死率22.44%;保守治疗1 179例,死亡110例,病死率9.32%。结论胸腹部急性创伤损伤广泛、失血较大、病死率高。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争取在休克纠正后采取手术。对于需要紧急手术治疗者应边积极抗休克治疗,变简化术前准备,争取抢救时间。
潘晓立
关键词:胸腹部急性创伤救治体会
失血性休克59例急诊手术处理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对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59例急诊手术过程中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患者包括外伤出血和腹腔出血等,在临床急诊手术操作当中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紧急止血、动脉包扎缝合止血、动脉导管栓塞止血等;腹腔出血患者在手术中使用自体输血。结果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处理后,59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抢救无效死亡,58例患者的情况较为稳定,其生命体征平缓,通过临床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急诊手术中,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止血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但都需要对患者尽早止血,包括紧急止血和手术止血等,手术操作过程中需加强并发症的防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处理效果。
潘晓立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
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张辉闵有会石伟潘晓立安中华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心梗PCI术后患者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酶谱、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心功能的变化;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随访期间预后不良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15.09%(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可明显减轻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改善心功能,减少预后不良事件。
潘晓立
关键词:多巴胺左卡尼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甲组(39例,常规急救模式干预)和乙组(39例,一体化急救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乙组的急救应对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甲组(P<0.05)。乙组48 h内抢救成功率高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出院时,乙组的Barthel指数、GCS、GOS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急救应对时间、院内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预后。
潘晓立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
厂矿事故致多发伤的急诊手术处理
2012年
目的研究厂矿事故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厂矿事故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厂矿事故致多发伤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存在意识障碍,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较多,均为手术治疗,包括对患者术前准备、麻醉处理、手术中配合等。结论厂矿事故致多发伤在急诊手术处理时患者情况多较为严重,处理操作当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症状监护,进行快速诊断和手术。
潘晓立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急诊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