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
  • 4篇有机质
  • 3篇鱼鳃
  • 3篇生物有效
  • 3篇生物有效性
  • 3篇天然土壤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质
  • 3篇沉积物
  • 2篇多环芳烃
  • 2篇鱼塘
  • 2篇主要河流
  • 2篇污染
  • 2篇吸附态
  • 2篇鲤鱼
  • 2篇解吸
  • 2篇河流
  • 2篇高岭土
  • 1篇等温线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
  • 3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7篇潘波
  • 16篇陶澍
  • 7篇曹军
  • 7篇刘文新
  • 5篇袁慧诗
  • 5篇徐福留
  • 5篇李本纲
  • 5篇施治
  • 4篇张先明
  • 4篇戴瀚程
  • 3篇吴水平
  • 3篇沈伟然
  • 3篇龙爱民
  • 3篇张彦旭
  • 3篇肖扬
  • 3篇张震
  • 2篇李玉
  • 2篇王学军
  • 2篇林秀梅
  • 2篇何新春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化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溶性有机碳对菲吸附系数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以菲为代表性化合物,利用摇瓶吸附实验研究土壤水分配体系中溶解态有机碳(DOC)对有机碳归一化吸附系数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系数测定过程中土壤溶出的DOC会导致水相中菲的浓度显著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菲在土水两相中的分配平衡,从而导致吸附系数的测定误差.根据文献报道的菲与DOC相互作用常数(Kdoc)以及实测体系中DOC浓度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校正,以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本文对线性吸附系数和Freundlich吸附系数分别进行了校正,得到有机碳归一化的吸附系数lgKoc为4 . 35 ,lgKFoc为7. 0 1 .校正前后的lgKoc与文献数据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在水土体系的吸附研究中可能普遍包含因不同浓度DOC影响所造成的偏差,考虑这种影响对于准确比较不同研究得到的吸附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潘波刘文新林秀梅袁慧诗陶澍
关键词:水溶性有机碳土壤吸附等温线
鲤鱼鱼鳃粘液对铜的络合特征被引量:2
2002年
用络合滴定法研究了鲤鱼鱼鳃粘液对铜的络合特性 ,并根据实测数据考察了不同拟合方法的优劣 .结果表明 ,在选定的滴定范围内 ,单配体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粘液和铜之间的相互作用 .各种拟合方法中 ,常用的经线性变换的Scatchard方法误差最大 ,其余方法相差不大 .对这些方法进行一次迭代可以大大改善拟合精度和稳健性 .由此得到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7 0 5 ,络合容量为 0 1 5 8μmol·mg- 1C .
潘波曹军刘国敬陶澍
关键词:鲤鱼鱼鳃粘液络合滴定生物监测
短期暴露实验中铜在鱼鳃表面的结合状态被引量:1
2003年
利用逐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短期暴露实验过程中鱼鳃表面不同结合状态的铜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考虑到实验过程中水环境条件的动态变化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校正 .结果表明 ,鱼鳃对铜的吸收在 3h左右达到稳态平衡 ,水提铜。
刘国敬潘波曹军陶澍
关键词:鱼鳃水环境生物有效性毒性
水-土体系中溶解有机质对菲解吸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土壤解吸过程是影响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和土壤修复的重要因素.采用人工添加方法制备加菲(PHE)老化1个月的土壤,考察水-土体系中溶解有机质(DOM)对PHE解吸动力学的影响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DOM与PHE的解吸释放浓度表现出相似的先增后减、最后趋于平衡的动力学过程(双尾显著性水平0.000,Spearman秩相关系数0.778).PHE解吸动力学常数量级的变化范围在10^-5-10^-6s^-1之间,而且转折变化发生在峰值释放量所对应的时间点(2.5 h左右).另外,紫外光谱表征参数E4/E6〈5说明解吸进入水相的DOM主要为胡敏酸,另一参数A254,SUV的变化趋势与PHE解吸动力学过程相一致.在不同pH条件下,PHE解吸浓度的关系为:碱性〉中性〉酸性.因酸性条件下溶解释放的胡敏酸(DHA)发生沉淀而无法判定其与PHE释放浓度的相关性;在其它pH条件下DOM、A254,SUV都分别与PHE的解吸浓度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说明DOM是影响PHE解吸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许明珠刘文新邢宝山潘波陶澍
关键词:溶解有机质解吸动力学
不同条件下鲤鱼鳃部对高岭土颗粒吸附态铜的吸收被引量:3
2002年
在水相溶解态铜浓度和高岭土吸附态铜浓度保持不变 ,p H和高岭土粒径不同条件下 ,研究了鲤鱼鱼鳃对铜的吸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 ,吸附态铜的存在增加了鱼鳃吸收。鳃对铜的吸收随 p H增加而递增 ,随高岭土粒径减少而递增。利用 MINTEQA2软件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鱼鳃微环境中铜的形态分布特征 。
龙爱民潘波徐福留李本纲曹军陶澍
关键词:PH粒径重金属
天津地区主要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饱和烃的组成与分布特征被引量:22
2004年
根据不同环境功能区9条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饱和烃污染物的分析结果,讨论了天津地区河流沉积物中饱和烃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饱和烃污染物的污染源。结果表明,不同河流表层沉积物中均分布有多种类型的饱和烃化合物,主要包括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异构与反异构烷烃、烷基环己烷和甾、萜类等。不同河流及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表层沉积物中可抽提有机物(EOM)、烃类化合物含量和饱和烃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均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北塘排污河(北排污河)和大沽排污河(南排污河)沉积物中EOM的含量相对较高,海河及津北地区的潮白新河、蓟运河、永定新河、北京排污河的沉积物中EOM的含量相对较低;北运河、南运河及大沽排污河巨各庄河段的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海河、大沽排污河和北塘排污河表层沉积物中烃类污染物的含量相对较低。位于市区北部的河流,靠近市区的河段沉积物中EOM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位于市区下游的河流,靠近市区的上游河段的沉积物中EOM含量相对较高,下游河段的有所降低。河流中烃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矿物油及其衍生物、高等植物蜡和藻类的降解产物,不同河流及相同河流不同河段污染源的相对贡献存在明显的差别。
张枝焕陶澍沈伟然叶必雄吴水平施治潘波张震李玉丁立强
关键词:河流表层沉积物饱和烃污染源
天然土壤对菲吸附行为的动态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选择8种有机质含量各异的土壤,考察其对菲吸附行为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1、48和720h条件下菲的相分配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接触时间条件下,Freundlich吸附系数KF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8种土样吸附行为的非线性指数n随时间逐渐减小,经土壤有机碳含量校正的单点Koc*值也随时间上升。这些结果指示土壤有机质是有机污染物土壤吸附的主要汇,土壤有机质吸附位点的位能表现为非均匀分布,颗粒内部有机质吸附位点的容量更大。此外,利用差减方式得到吸附过程后段的相分配关系的非线性明显强于吸附过程前段,说明慢吸附阶段中结构致密的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更趋强烈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致密有机质组份中的扩散过程很可能是慢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张彦旭潘波刘文新戴瀚程肖扬张先明袁慧诗陶澍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
天然土壤有机质中菲的分配行为被引量:12
2006年
天然土壤吸附不同初始浓度的菲后,提取胡敏酸组分(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通过计算得到胡敏素组份所吸附的菲,用以研究菲在2种组份中的动态吸附/分配行为,以及初始浓度的影响,并利用Freundlich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天然土壤中菲的吸附/分配过程表现出分阶段特征:从最初的快吸附至48 h左右达到转折点,然后进入慢吸附过程.在快吸附至转折点阶段,胡敏酸组分中菲的吸附比例(吸附量与初始量之比)出现先升后降的波动,可归因于初始时段矿物表面吸附、胡敏素竞争吸附的影响.在慢吸附阶段,胡敏酸中菲的吸附比例变化很小,菲初始浓度的影响也不大;而对于胡敏素组份,低初始浓度条件下菲的吸附比例明显大于高初始浓度条件,并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表明胡敏素组份是慢吸附的主要发生域.模型参数拟合结果显示:胡敏酸、全土、胡敏素吸附的非线性程度依次增加,并随时间逐渐加强.在吸附/分配的动力学过程中,胡敏酸和胡敏素分阶段不同的变化特征反映出土壤有机质组分异质性对非线性吸附行为的影响.
林秀梅潘波刘文新袁慧诗张先明张彦旭肖扬戴瀚程陶澍
天然土壤中菲的解吸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选取天然土壤样品,以菲作为代表性污染物,利用批量吸附-解吸实验考察不同初始浓度、不同吸附时间条件下菲解吸行为的滞后性特征.实验数据采用Freundlich方程式拟合,并由基于热力学的TII指数表征.结果表明,天然土壤吸持菲的比例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土壤多次解吸过程中,每次释放菲的比例随其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解吸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吸附过程的拟合指数n大于解吸过程的对应值,并随初始固相浓度的加大而增加.天然土壤吸附-解吸过程的滞后性特征表现为初始固相浓度越高,TII值越接近0,滞后性越弱;反之,则TII值越接近1,滞后性越强.另外,吸附平衡时间30 d对应的n值小于5 d的,而两者的TII值随初始浓度增高则呈现降低趋势.就同一浓度而言,吸附平衡30 d所对应的TII值高于5 d的.
张先明潘波刘文新袁慧诗戴瀚程陶澍
关键词:天然土壤解吸滞后性
天津地区鱼塘中的HCHs残留被引量:3
2004年
在天津郊区选择2处代表性鱼塘,采集了水、悬浮物、沉积物、鲫鱼和鲢鱼样品,测定了各种样品中的六六六含量,发现六六六在各相中均有较高残留。水相、悬浮物和沉积物中六六六平均浓度分别为19.2ng·L-1,1160.5ng·g-1和8.4ng·g-1。两鱼塘相差2~10倍。鱼塘各相六六六含量与周边土壤状况密切相关。各相六六六含量高的鱼塘位于农业土壤遭受严重污染的地区。污染严重的鱼塘中鱼体六六六富集量也大大高于相对浓度较低的鱼塘。采自两鱼塘的鱼的肌肉中平均六六六含量分别为71.4ng·g-1和19.7ng·g-1。以水相浓度为基准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2.06×103和5.36×103。肝胰脏、肠、鳃、卵巢等器官都富集了更高浓度的六六六。
潘波施治何新春范巍邢冠华冯小娟徐福留李本纲曹军王学军陶澍沈伟然秦宝平孙韧张文具
关键词:鱼塘有机污染物生态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