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祖玉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骨髓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淋巴
  • 4篇急性
  • 4篇骨髓瘤
  • 3篇综合征
  • 3篇老年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血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增生
  • 2篇受体
  • 2篇贫血
  • 2篇全反式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老年医...

作者

  • 18篇潘祖玉
  • 9篇张洪娣
  • 8篇丛燕
  • 6篇仇霞芬
  • 6篇赵沄
  • 5篇胡允平
  • 5篇王振荣
  • 4篇沙颖豪
  • 2篇缪承禧
  • 2篇刘立根
  • 2篇顾同进
  • 1篇丁思奇
  • 1篇王东星
  • 1篇王传馥
  • 1篇鹿晓芬
  • 1篇沈丰一
  • 1篇俞卓伟
  • 1篇孔宪涛
  • 1篇梁之祥
  • 1篇王鸿利

传媒

  • 7篇老年医学与保...
  • 5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89
  • 1篇198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IL-6分泌机制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机制。方法:应用双标记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16例MM患者和19例对照者新鲜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6表达情况。结果: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15.4%±6.5%,骨髓瘤细胞IL-6表达阳性率达7.9%±2.9%,基质细胞IL-6表达阳性率达4.5%±1.2%;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4.6%±2.3%,基质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2.6%±1.1%,浆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0.7%±0.1%。MM患者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01)。另外MM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基质细胞所占比率为6.9%±1.4%,也较对照组的4.7%±1.8%明显升高(P<0.001)。结论:MM患者升高的IL-6既可由瘤细胞分泌,又可由基质细胞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可能都参与了MM的发病。
梁之祥侯健丁思奇王东星王东星谢映华潘祖玉谢映华孔宪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介素6骨髓细胞基质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临床意义
1996年
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临床意义华东医院潘祖玉,张洪娣,仇霞芬,丛燕,王振荣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正常人和病人血清中的含量是不相同的,因此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和观察疾病发展变化的指标。近年来sIL-2R作为免疫监视系...
潘祖玉张洪娣仇霞芬丛燕王振荣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介素受体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2000年
丛燕潘祖玉李秀松张红娣赵沄沙颖豪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
1998年
目的探讨老年(含老年前期)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的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共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前后mIL-2R百分率和sIL-2R水平井以正常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治前二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后,P值分别是<0.01。0.05,但治疗后仍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以上二项指标再度高于缓解组(P<0.05).结记动态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更有意义,它既可作为判断病情指标之,更可作为临床考核疗效的参数.
张洪娣潘祖玉丛燕沙颖豪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MIL-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百分率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1998年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丛燕潘祖玉曾晓颖王鸿利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又称Castleman'sDisease(CD),是1种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与肺内,其他受侵的部位还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因其临床表...
丛燕潘祖玉曾晓颖曾晓颖
关键词:淋巴结增生CD
丙型肝炎病毒与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赵沄丛燕王振荣潘祖玉仇霞芬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B-NHL
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1996年
本文观察了14例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临床特点,中位年龄70岁,继发于MDS的ANLL 4例;接受化疗12例,其中仅3例进行2个疗程HOAP方案化疗,完全缓介(CR)只有1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对化疗耐受性降低;继发白血病多见,这些可能是导致老年ANLL低缓介率、高死亡率的因素。作者认为加强支持措施是提高老年ANLL的缓介率,延长缓介期的关键。
潘祖玉赵沄胡允平
关键词: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继发化疗HOAP方案
酞咪哌啶酮联合化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酞咪哌啶酮(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联合化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初步疗效。方法:治疗组14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应用反应停起始剂量100mg/d^200mg/d,每2周增加100mg^200mg直到患者能够耐受,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d,同时联合以马法兰为主的MP或M2方案化疗;对照组20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单用MP或M2方案化疗。观察比较两组的3个月有效率、1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2年总生存率(OS)。结果:有效(部分缓解加进步)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50%。1年EFS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5%。2年OS治疗组为57.1%,对照组为25%。反应停治疗组副作用可以耐受,便秘最常见。结论:反应停联合化疗可提高初治MM的疗效和1年EFS、2年OS。
王振荣丛燕赵沄沙颖豪张洪娣仇霞芬刘立根潘祖玉
关键词:酞咪哌啶酮多发性骨髓瘤化学治疗
骨膦胶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 :观察骨膦胶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2 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 (男性 19例 ,女性 3例 ,年龄 72±s 12a) ,应用骨膦胶囊 3粒 ( 4 0 0mg/粒 ) ,po ,bid ,骨痛减轻后逐渐减量。结果 :止痛有效率 90 %。其中以多发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 ,合并化疗、放疗或153Sm_EDTMP者较单服骨膦者好。对活动障碍的有效率为 75%。有 4例在治疗 2~ 30mo后复查X线片、骨扫描和 (或 )核磁共振与治疗前比较 ,骨胳损害无明显变化。结论 :骨膦胶囊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 ,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能减轻骨痛 。
胡允平潘祖玉缪承禧李国维李开沪
关键词:骨膦骨肿瘤肿瘤转移胶囊
赖氏综合征2例报告
1982年
[例1]男性,63岁,波兰籍。因右额部疼痛9天、复视7天、右眼红肿2天伴低热,于1977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后用多种抗菌素无效,加用地塞米松,次日症状好转。住院17天出院。自停地塞米松4~5天后,又有畏寒发热(39℃),1月19日再次入院。近5个月来,有轻度尿频尿痛,排尿不畅.1977年8月曾有四肢疼痛,诊断风湿性肌痛。追忆过去曾患结膜炎3~4次。否认冶游史。体检:体温37.7℃,一般情况可,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腺不肿大。
顾同进缪承禧张荣昌潘祖玉
关键词:综合征风团SGPT关节酸痛血白细胞结膜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