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受体
  • 1篇第三代芳香化...
  • 1篇抑制剂
  • 1篇异常体征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甲状旁...
  • 1篇孕激素
  • 1篇孕激素受体
  • 1篇早期乳腺癌
  • 1篇整合素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色斑
  • 1篇受体酪氨酸激...
  • 1篇他莫昔芬
  • 1篇体征
  • 1篇听力异常
  • 1篇皮下
  • 1篇皮下肿块
  • 1篇曲张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潘钢
  • 3篇周东辉
  • 2篇郑成
  • 1篇刘剑
  • 1篇陆轶民
  • 1篇赵文和
  • 1篇严丽萍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发使用是当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大进展。他莫昔芬(TAM)曾是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药物,但现在它正日益受到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挑战,正是由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的显著性和副反应的易控性,它正取代TAM的地位,被一些国家及国际临床指南推荐为绝经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现对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潘钢周东辉
关键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孕激素受体他莫昔芬
甲状旁腺腺瘤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甲状旁腺腺瘤是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缓慢,临床表现多样,体征较隐蔽,临床易误诊。随着检测手段的丰富及对疾病认识的加深,确诊的病例逐年增多。现将我院收治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陆轶民潘钢刘剑赵文和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疾病认识
RON受体酪氨酸激酶、整合素(α,β)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相互关系及与预后的研究
周东辉郑成潘钢严丽萍滕理
ON功能上与Met相似,其过表达及突变是肿瘤细胞侵袭性的标志。整合素家族是一组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其配体为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由α,β亚单位通过非共价健连接起来的异聚体,可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学肿瘤治疗
全身多发巨大神经纤维瘤病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女,54岁。发现全身弥漫性皮下肿块30余年,生长加速5年。因肿块明显长大,严重影响行走,于2007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诉自幼面部皮下有少量结节,约米粒大小,30余年前妊娠时肿块增多增大,呈弥漫性生长,遍布全身,大小不等。30年来肿块缓慢增大,5年前肿块生长加速。患者无明显头痛、听力异常及腹痛,无黑便。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查体:智力正常,全身皮肤可见多处形状不规则的咖啡色斑块及散在的棕褐色斑点,左下肢皮肤呈象皮样改变,全头颈、躯干、四肢多发皮下肿块(图1),大小不一,其中3个较大,2个位于左下肢,约35cm×30cm、30cm×25cm大小,1个位于左臀部,约35cm×32cm大小,其余肿块直径约0.5~4cm,躯干及四肢部分肿块呈悬垂状,质柔软,边界清,活动度可,无明显压痛,肿块表面皮肤可见明显曲张静脉影,左侧膝关节活动异常,无明显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周东辉潘钢郑成
关键词:皮下肿块下肢皮肤听力异常褐色斑点曲张静脉异常体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