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萍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动物园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丙硫咪唑对动物园动物蠕虫驱除试验被引量:2
- 1989年
- 郑州动物园目前有观赏动物74种420多头(只)。其中很多属国家、国际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如大猩猩、大象、斑马、河马、狮、虎、豹等,价值有的高达数万元一头。它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但由于寄生虫的侵害,有的死亡(如(币鸟)鸟);有的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有的外貌失去了应有的光彩,神情倦怠,而有损观赏价值。凡此种种,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故于1988年11月,对全园动物除体重特小者外,皆普查普治。
- 刘维忠李祥瑞宁长申杨光成王建堂牛雪萍韩怀恩
- 关键词:丙硫咪唑观赏动物非洲狮球虫卵囊矮马
- 东北幼虎病毒性脑炎诊治一例
- 1998年
- 李同义杨光诚牛雪萍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 狼传染性肠炎的诊治
- 1993年
- 犬科的动物传染性肠炎,特别是犬科的细小病毒性肠炎,是近几年来的多发性烈性传染病,发病急骤,传染迅速,致死率高,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我们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李同义牛雪萍
- 关键词:传染性肠炎对症疗法烈性传染病病毒性肠炎支持疗法脱水症
- 猞猁胃和肠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本研究观察表明,猞猁的胃为单室有腺胃,呈略扁而弯曲的囊状,大部分位于左侧腹前部和腹中部,小部在腹腔右侧。分布于胃的动脉来自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肠管分小肠和大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肠管各段有明显的分界特征,回肠短、盲肠不发达。分布于小肠的动脉来自胃右动脉、胰十二指肠前动脉、胰十二指肠后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分布于大肠的动脉来自盲肠动脉、结肠前动脉、结肠后动脉、直肠前动脉和直肠后动脉。
- 程会昌阴化龙牛雪萍李同义曲良英杨光成
- 关键词:猞猁动脉形态学
- 幼东北虎病毒性脑炎诊治一例被引量:4
- 1997年
- 1994年9月22日至10月21日,我国的幼东北虎,呼名“顺顺”患病,经我园兽医院和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挽救了患虎的生命。同时。
- 李同义杨光诚牛雪萍
- 关键词:东北虎病毒性脑炎脑炎
- 猞猁骨骼的解剖观察
- 1999年
- 猞猁(Felislynx)属食肉目,猫科,是珍贵的毛皮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人工饲养有很大的经济前景。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饲养、管理、繁殖提供可靠的形态学资料,我们对猞猁骨骼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解剖学观察。1材料与方法郑州市动物园自然死亡猞猁1例,雌...
- 阴化龙程会昌王聿新牛雪萍李同义曲良英杨光成
- 关键词:猞猁骨骼毛皮动物
- 绿猴尾部末端坏死组织的病原菌分离及治疗被引量:1
- 2019年
- 一批绿猴,尾巴末端有萎缩、坏死现象,对病料进行真菌培养,可以看到大量菌丝和孢子。患部细菌分离,革兰染色可见阴性和阳性球菌,并分离出溶血性阳性球菌和溶血性梭菌各一种。细菌纯化培养、分离并注射小鼠后,可见小鼠头颈部以及背部被毛脱落,尾巴有红斑现象。对患病猴尾部进行高锰酸钾浸泡、清洗,涂抹碘甘油及抗真菌膏剂,同时结合对其断尾,外科缝合,发现效果较好,创面较短时间愈合,并长出新的被毛,未见有新创口出现。本试验通过对绿猴尾部坏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探究,初步确定病因为混合感染,发现对尾巴用高锰酸钾浸泡、清洗,涂抹外用药及断尾可以很好解决尾部坏死问题。为绿猴及其他动物有相似病症的病因探寻及治疗提供参考。
- 李同义王凯王建堂陆瑶瑶黄亚强陈陆牛雪萍杨玉荣裴春圃
- 关键词:坏死
- 人工饲养黑天鹅繁殖特性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牛雪萍李同义杨光诚王建堂李德中
- 关键词:人工饲养黑天鹅繁殖雁形目
- 幼白额卷尾猴头部外伤感染的治疗被引量:2
- 2019年
- 幼白额卷尾猴由于母猴的争抢打斗导致顶骨损伤并导致周围组织感染化脓,形成约3cm×3cm的创面,通过清创、敷药以及抗生素治疗,伤口逐渐愈合,取得较好效果,为类似病例的处理提供参考。
- 李俊保牛雪萍侯超鹏
- 关键词:顶骨
- 赤袋鼠口腔手术的术后护理
- 2007年
- 牛雪萍邓强李朝军
- 关键词:术后护理手术口腔袋鼠生长发育下颌骨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