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海燕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可塑性
  • 2篇视皮质
  • 2篇舒巴坦
  • 2篇体腔
  • 2篇头孢
  • 2篇头孢哌酮
  • 2篇突触
  • 2篇年龄
  • 2篇皮质
  • 2篇腔注射
  • 2篇注射
  • 2篇玻璃体
  • 2篇玻璃体腔
  • 2篇玻璃体腔注射
  • 1篇单胞菌
  • 1篇毒性
  • 1篇兴奋性
  • 1篇兴奋性突触后...
  • 1篇眼内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研...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牟海燕
  • 4篇赵堪兴
  • 2篇刘建宗
  • 2篇史学锋
  • 1篇陈霞
  • 1篇蔡素贞
  • 1篇郝瑞
  • 1篇王振东
  • 1篇郭新
  • 1篇马惠芝
  • 1篇高杨
  • 1篇张怡红
  • 1篇朱丽娜
  • 1篇刘玉燕
  • 1篇张伟
  • 1篇张伟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头孢哌酮/舒巴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兔铜绿假单胞菌性眼内炎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眼内炎的疗效。方法青紫蓝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右眼注菌后6h分别注入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22.5g/L头孢他啶和生理盐水各0.1mL,观察24h。另取青紫蓝兔12只,随机分为2组。早期注药组注菌后6h注入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0.1mL,晚期注药组注菌后20h注入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0.1mL,观察1周。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头孢他啶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除角膜评分外(P>0.05),结膜、前房、玻璃体、视网膜、B型超声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组与头孢他啶组相比,除虹膜炎症反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具体评分来看头孢哌酮/舒巴坦组优于头孢他啶组。早期注药组与晚期注药组相比,1周后结膜、前房、虹膜、玻璃体、视网膜、B型超声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0.1mL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眼内炎有效。
牟海燕刘建宗赵堪兴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铜绿假单胞菌眼内炎
头孢哌酮/舒巴坦兔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确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兔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有效剂量,以指导人玻璃体腔用药。 方法 成年健康青紫兰兔1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6眼)。每组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20、40 mg/0.1 mL。注药后1、2、4、8、12、24 h各观察1次,以后每天观察1次。比较注药前及注药后第1、3、7、14 d ERG检查结果。2周后行大体标本观察及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ERG的a、b波振幅变化用方差分析进行检验。 结果 5和10 mg药物注射组FERG各波振幅和视网膜组织学检查均无明显改变,但在20、40 mg剂量组,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兔玻璃体腔注射后可见FERG各波的明显下降和电镜下视网膜各层细胞的水肿和空泡样变。 结论 10 mg/0.1 mL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玻璃体腔注射是一个安全剂量。
牟海燕刘建宗张怡红王振东蔡素贞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毒性
刺激输入时序对不同年龄大鼠视皮层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大鼠视觉发育不同时期内刺激输入时序的变化对大鼠视皮层细胞反应变化及视皮层突触效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出生后14 d龄(P14)及20 d龄(P20)健康Wistar大鼠各10只,采用单纯刺激与联合刺激两种刺激模式,利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活动的变化;改变刺激时序,观察大鼠视皮层突触效能的变化。对刺激训练前后视皮层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C)幅值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P14大鼠EPSC幅值下降的幅度分别为单纯S2刺激:(14.3±7.4)%(n=15);联合刺激S1+S2:(53.4±17.5)%(n=20),而在P20大鼠,训练刺激模式诱导产生的长时程增强,其EPSC幅值升高的幅度分别为单纯S2刺激:(27.5±11.4)%(n=16),联合刺激S1+S2:(34.6±10.3)%(n=10)。P14大鼠诱导的长时程抑制(ts2=3.9,ts1+s2=2.2;P〈0.05),P20大鼠诱导的长时程增强(ts2=2.3,ts1+s2=3.5;P〈0.05)的EPSC幅值均有变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刺激的时序的改变导致在某一特定时间窗内,联合刺激的模式所产生的神经元细胞反应大小不仅仅是每个刺激单纯刺激时引起的反应的加和。对于P14大鼠,其时间窗约为±0.5 ms,而对于P20大鼠,时间窗范围则缩短为±0.1 ms。结论不同发育时期大鼠,改变刺激模式均能引起其视皮层突触反应的变化,而刺激时序的改变可导致在特定的时间窗内产生非线性加和结果。
郝瑞史学锋高杨牟海燕赵堪兴
关键词:视皮质神经元可塑性突触膜片钳术
视觉发育关键期大鼠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EPSC—IPSC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双脉冲刺激诱导的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随发育改变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短时程突触可塑性在大鼠视觉发育关键期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取健康Wistar大鼠30只,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生后10~12d)、B组(生后14~16d)、C组(生后21~23d)、D组(生后28~30d)、E组(生后35~37d),每组6只。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将全细胞记录膜电位分别钳制在一50mV、0mV从而电学分离出EPSC和IPSC,以双脉冲系数为观测指标,分析不同天龄组双脉冲刺激(刺激间隔40ms)诱导的EPSC、IPSC发育特征。多组样本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Bonferronit检验。结果A~E组大鼠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EPSC双脉冲系数分别为0.43±0.08、0.07±0.08、0.10±0.10、0.20±0.07、0.22±0.12,其中睁眼初期即B组双脉冲系数值减小,较睁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4)。相应组大鼠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IPSC双脉冲系数分别为0.6036±0.3021、0.2830±0.0504、0.0287±0.0907、-0.0449±0.1443、-0.3089±0.0553,视觉发育关键期内,随年龄增长IPSC的双脉冲系数逐渐降低(F=5.0799.P=0.0037),且从D组始由正开始转为负数,由双脉冲增强转为双脉冲压抑。结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对视觉刺激反应迅速,但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生后19~32d)变化不明显;抑制性突触后电流从睁眼开始至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短时程压抑逐渐增强,其在视皮层Ⅱ或Ⅲ层锥体神经元成熟及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过程可能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刘玉燕史学锋牟海燕赵堪兴
关键词:神经元可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视皮质
A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A型斜视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87例A型斜视患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其发病年龄、病程、术前远近斜视度、A征程度、眼球运动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结果 A型斜视占同期斜视住院患者总数的1.94%,占A-V综合征的24.14%。其中A型内斜视20例(22.99%),发病年龄(1.9±1.6)岁、病程(11.0±7.8)年、术前视远斜视度(51±28)△、视近斜视度(54±25)△、A征程度(25±14)△。眼球运动功能:上斜肌亢进者17眼(42.50%)。双眼视功能:同时视2例(10%);周边立体视1例(5%),无立体视19例(95%)。A型外斜视67例(77.01%),发病年龄(4.3±4.9)岁、病程(12.9±11.0)年、术前视远斜视度(56±28)△、视近斜视度(61±30)△、A征程度(20±9)△。眼球运动功能:上斜肌亢进者69眼(51.49%)。双眼视功能:同时视31例(46.27%);黄斑立体视10例(14.93%),周边立体视7例(10.45%),中心凹立体视5例(7.46%),无立体视45例(67.16%)。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双眼视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年龄、病程、视远斜视度、视近斜视度、A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内斜视发病年龄早,双眼视功能破坏重;A型外斜视发病较晚,双眼视功能破坏轻。A型斜视与上斜肌亢进有关。
牟海燕赵堪兴张伟张伟张伟郭新马惠芝
关键词:内斜视外斜视发病年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