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飞

作品数:104 被引量:1,096H指数:17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3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农业
  • 13篇制造业
  • 12篇实证
  • 12篇全要素生产率
  • 12篇产业集聚
  • 11篇要素生产率
  • 10篇农村
  • 10篇城镇化
  • 9篇生产率
  • 9篇金融
  • 9篇城市
  • 8篇系统GMM
  • 7篇实证检验
  • 7篇城乡
  • 6篇演进
  • 6篇农业产业
  • 5篇演进态势
  • 5篇数字经济
  • 5篇经济增长
  • 5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9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1篇重庆大学
  • 10篇西南大学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山西财经大学
  • 3篇重庆对外经贸...
  • 2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丽水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重庆市发展和...
  • 1篇绵阳市委统战...
  • 1篇内江市委党校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03篇王亚飞
  • 12篇唐爽
  • 11篇董景荣
  • 5篇刘冬冬
  • 4篇黄勇
  • 4篇白珊
  • 3篇宋瑛
  • 2篇王亚菲
  • 2篇谢光喜
  • 2篇黄小俊
  • 1篇李伦富
  • 1篇邓正琦
  • 1篇吴潇航
  • 1篇黄小俊
  • 1篇杨华荣
  • 1篇周常勇
  • 1篇周鹏飞
  • 1篇刘静
  • 1篇张学敏
  • 1篇曹孟籍

传媒

  • 7篇现代管理科学
  • 6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有色设备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3篇当代经济研究
  • 3篇当代经济管理
  • 3篇商情
  • 3篇当代金融研究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软科学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科研管理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统计与信息论...
  • 2篇改革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 10篇2024
  • 13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被引量:7
2007年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在资源危机尤其是物质资源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通过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王亚飞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转型循环经济
耦合协调视角下中国省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韧性关联研究
2024年
在逆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等多重背景下,经济韧性已被视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经济韧性的讨论引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行业领域,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从耦合协调视角深入讨论两大行业韧性的内在关联、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从全国层面来看,两行业韧性水平整体上均呈现增长态势,其耦合协调水平虽然在2015-2020年间则经历“W”型波动,但总体上二者韧性的耦合协调水平在波动中提升至初级耦合协调阶段;(2)在八大经济区层面,耦合协调水平在区域间出现显著的分化特征,表现为南部沿海及东北经济区的协调水平下降,而大西南经济区表现出上升趋势;(3)核密度估计结果发现,耦合协调水平在提升进程中呈现地区差距扩大的事实特征,且八大经济区各自的走势具有异质性;(4)回归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和市场化促进了耦合协调水平提升。为适应全球经济结构变化,政府需进一步加强行业支持,推动协同发展,制定差异化战略,注意多方面影响因素,以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与持续增长。
王亚飞王玺陈晔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韧性
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被引量:6
2022年
本研究将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集聚同时纳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理论阐释及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新型城镇化显著抑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农业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能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效应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通过农业要素配置制约效应和非期望产出增长效应抑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集聚的交互效应或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王亚飞杨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集聚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系统测度、演进态势及空间关联性
2024年
对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乡风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测度,综合采取熵权法、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和社会网络分析4种方法,对国内乡风文明建设的演进态势和空间关联性进行论述,结果如下:在演进态势方面,国内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呈波动性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发展较不均衡,国内东部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建设指数增幅大于东部地区,东中西部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差异呈缩小态势。基于东中西三大地区视角,乡风文明总体建设水平、乡村传统美德、农民受教育程度、文化娱乐设施可及性4项指数差异主要源于组内差异。在空间关联结构层面,各省份总体空间密度和空间总关联条数呈波动性上升态势,国内乡风文明主要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好,呈现出东部向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辐射的趋势。基于此,得出以下启示:一是以意识提升、行为规范来促使乡村传统美德传承;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和人才输入来保证农村地区人力资源;三是通过开展文化节庆、农民市集等活动来丰富农村地区文化娱乐活动;四是建设基础交通设施以及信息通信设施提升农村地区文化娱乐设施的可及性;五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来提升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水平;六是加强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关联,促进传统优秀文化扩散溢出。
熊正贤刘丽王亚飞
关键词:乡风文明社会网络分析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重庆市产业布局研究
产业布局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运用产业空间分布规律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现,它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国民经济建设战略部署。 按照“十六大...
王亚飞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
文献传递
我国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详细分析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问题 ,提出了我国矿业城市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内涵 ,系统分析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和模式 ,结合我国矿业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提出我国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其建议。
王亚飞宋瑛谢光喜
关键词: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开发
连片特困地区金融发展对农户增收的效应分析——基于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71个县的实证检验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2000-2012 年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71 县的数据,分别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 实证考察了武陵山区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效应.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扩大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 而金融效率提升对农民增收具有负向影响,金融效率改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助于农民增收, 且并不存在“门槛效应”.城镇化与金融规模扩大的交互作用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 而金融效率提升与城镇化的交互作用对农民增收具有负效应.此外,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具有负向作用, 而公共财政收支增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因素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为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及农民的金融抑制问题, 必须大力提升金融发展水平, 增强金融精准扶贫力度,提高各类扶贫资金和政策性担保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王亚飞黄勇白珊
关键词:金融发展
自贸区设立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268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10
2023年
自贸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带来的全方位改革实验及制度创新对于推动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将自贸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试验,探究自贸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自贸区设立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该效应随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位点与城市科教资源提升而增强;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后发现,自贸区设立在短期和长期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效应均较显著,而对技术效率的改善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城市创新能力在自贸区设立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二者的协同集聚,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出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邻近地区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鉴于此,非自贸区设立城市应立足自身要素禀赋条件,创造性吸收自贸区改革试验的经验及制度创新成果,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壮大城市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系统整合,提升产业协同集聚的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出自贸区设立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王亚飞石铭张毅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双重差分模型空间溢出效应
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对策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随着价值链分工的深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分工地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通过认识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国内外企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升级多元化路径,并提出企业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升级对策。
张学敏王亚飞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对策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在正确分析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矛盾的基础上,构建了矿业城市产业内在结构、功能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模型,剖析了矿业城市要素结构升级、产业转型与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并提出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黄小俊王亚飞
关键词:矿业城市产业转型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