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先令

作品数:236 被引量:1,41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9篇糖尿
  • 56篇糖尿病
  • 48篇综合征
  • 36篇激素
  • 35篇胰岛
  • 33篇胰岛素
  • 29篇血糖
  • 26篇肾上腺
  • 22篇甲状腺
  • 20篇垂体
  • 19篇细胞
  • 19篇库欣综合征
  • 18篇醛固酮
  • 17篇文献复习
  • 17篇复习
  • 16篇增多症
  • 16篇功能减退症
  • 14篇原发性
  • 13篇代谢
  • 13篇肿瘤

机构

  • 2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北京高血压联...
  • 7篇北京市海淀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市中心医...
  • 3篇即墨市人民医...
  • 3篇解放军316...
  • 3篇北京老年医院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延安大学
  • 2篇杭州市第三人...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钦州市第一人...
  • 2篇大庆市第四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36篇王先令
  • 179篇母义明
  • 178篇窦京涛
  • 150篇吕朝晖
  • 150篇巴建明
  • 138篇杨国庆
  • 131篇陆菊明
  • 124篇杜锦
  • 118篇谷伟军
  • 89篇郭清华
  • 86篇杨丽娟
  • 75篇金楠
  • 64篇潘长玉
  • 52篇臧丽
  • 33篇陈康
  • 32篇欧阳金芝
  • 16篇李江源
  • 16篇裴育
  • 13篇李春霖
  • 12篇田慧

传媒

  • 37篇中华内分泌代...
  • 19篇解放军医学杂...
  • 13篇中华内科杂志
  • 13篇解放军医学院...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中华糖尿病杂...
  • 8篇军医进修学院...
  • 8篇中华医学信息...
  • 7篇中国社区医师
  • 6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国际内分泌代...
  • 5篇2012北京...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2013年中...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国外医学(内...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2篇2018
  • 16篇2017
  • 7篇2016
  • 15篇2015
  • 22篇2014
  • 22篇2013
  • 34篇2012
  • 13篇2011
  • 19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2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诱发1型糖尿病
2010年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于1999年4月(59岁)开始出现颜面红紫、口唇发绀、头痛等症状。1999年9月就诊时查体示脾肋下5cm。化验血常规示:红细胞7.42×10^12/L,血红蛋白219g/L,白细胞33.0×10^9/L,血小板388×10^9/L;空腹血糖3.92mmol/L。
王先令陆菊明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型糖尿病干扰素Α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同抑制率的库欣病患者临床和生化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分析经典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igh-dose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HDDST)不同抑制率的库欣病患者临床和生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至2011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202例库欣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DDST结果将患者分为抑制组(抑制率≥50%)和非抑制组(抑制率〈50%),抑制组又根据抑制率再分为A组(≥80%)和B组(50%~80%),比较3组间临床、生化和影像特点的异同。结果 (1)本组资料中,23.3%的患者HDDST中不被抑制,抑制组中A、B亚组分别占53.4%和23.3%。与抑制组-A和B比较,非抑制组病程更短、血钾水平更低。(2)库欣病常见体征中,非抑制组紫纹和下肢水肿较抑制组-A更多见;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抑制组(包括A、B亚组,P〈0.01),但糖代谢紊乱仅较抑制组-A更多见(P〈0.05)。抑制组的亚组中,抑制组-B低钾血症更多见(P〈0.05)。(3)非抑制组血清ACTH、游离皮质醇和24 h尿游离皮质醇均显著高于抑制组(包括A、B亚组),对抑制组的亚组进一步分析只有8∶00的血清皮质醇以抑制组-B更高(P〈0.05)。(4)3组垂体MRI阴性率无明显差异,阳性改变中以垂体瘤直接征象更常见;肾上腺影像特点中以双侧增生最多见,非抑制组有增多的趋势,但无显著性;肾上腺没有明显增生样改变在各组也没有显著差异,当表现为单侧增生时3组均以左侧多见,尤其是抑制组-A。结论 尽管抑制率不同,除抑制组-B的8∶00血清皮质醇更高和低钾血症多见外,抑制组各亚组间的其他临床、生化和影像特点相似,而非抑制组则具有更高的激素水平、更短的病程、更突出的体征和严重的生化异常。
唐志清朱笑笑王先令杜锦杨国庆欧阳金芝谷伟军郭清华金楠杨丽娟吕朝晖巴建明窦京涛母义明
关键词:库欣病影像特点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甘精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优越性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易宁作为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24例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控释格列吡嗪(瑞易宁)5 mg/早餐前治疗2周。然后按照随机分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易宁组(...
王先令陆菊明窦京涛母义明巴建明孟俊华潘长玉
文献传递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分析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7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经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0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637例.按照病灶最大直径分为〉10mm和≤10mm分化型甲状腺癌组,并对各组血清TSH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直径≤10mm的242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结果(1)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1.99(1.25~3.19)对1.48(0.85~2.32)mU/L,P〈0.01];其中直径〉10mm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直径〉10mm良性结节组[2.04(1.26~3.36)对1.45(0.83~2.30)mU/L,P〈0.01];直径≤10mm分化型甲状腺癌组血清TSH水平与直径≤10mm良性结节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随着血清TSH水平的逐渐升高,甲状腺结节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病率逐渐增加(P〈0.01),直径〉10mm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患病率随着血清TSH水平增加而呈增加趋势(P〈0.05),但直径≤10mm结节患者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患病率无此趋势(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H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甲状腺结节直径分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H是直径〉10mm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TSH与直径≤10mm分化型甲状腺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TSH是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风险的指标之一,血清TSH可以对直径大于101mm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风险进行预测,但它并不是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良好的预测因子。
闰慧娴谷伟军杨国庆巴建明王先令杜锦欧阳金芝金楠吕朝晖窦京涛母义明陆菊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促甲状腺激素
中枢性尿崩症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无效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报道一例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无效,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有效的中枢性尿崩症病例.方法 患者男性,26岁.主因多尿、多饮20余年;怕热、多汗2年入院.患者于2~3岁时无诱因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少年期尿量3 000~5 0...
任丽珏宋清兰李彤寰王先令母义明窦京涛陆菊明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
2010年
病史简介: 男性,49岁。主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6年余,尿道烧灼感1年,背部皮肤刺痛3个月,近1个月加重入院。
王先令陆菊明
关键词:抑郁症糖尿病体重减轻烧灼感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的性别相关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代谢异常情况、激素水平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因肾上腺意外瘤(AI)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诊断的SCS患者118例,其中男38例,女80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代谢异常、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节律、午夜1 mg和经典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等检测结果的差异,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SCS患者中性别与午夜0:00时皮质醇(F_(00:00))、1 mg地塞米松抑制实验后晨8:00时皮质醇(1 mg DST-F_(08:00))及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实验后晨8:00时皮质醇(小剂量DST-F_(08:00))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SCS患者体重指数[BMI,(28.08±8.30) kg/m^(2)vs.(25.57±3.76) kg/m^(2),P=0.026]、三酰甘油水平[(1.68±1.04) mmol/L vs.(1.35±0.69) mmol/L,P=0.045]及糖代谢异常比例(60.5%vs. 37.5%,P=0.019)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而年龄、SCS病程、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SCS患者F_(00:00)、1 mg DST-F_(08:00)及小剂量DST-F_(08:00)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以年龄、起病年龄、BMI、SCS病程为校正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上述指标性别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绝经对女性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校正年龄、起病年龄、BMI、SCS病程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绝经对女性患者F_(00:00)、1 mg DST-F_(08:00)、小剂量DST-F_(08:00)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女性SCS患者BMI、三酰甘油及糖代谢异常比例低于男性;但其F_(00:00)、1 mg DST-F_(08:00)、小剂量DST-F_(08:00)水平高于男性,且不受年龄、发病年龄、BMI及病程等因素的影响。
欧阳茹尹雅琪陈予龙程愈李一君臧丽陈康杜锦裴育王先令郭清华吕朝晖窦京涛巴建明母义明谷伟军
关键词:性别皮质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醛固酮瘤患者术后血压转归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笑笑母义明陆菊明吕朝晖詹志清杨国庆谷伟军金楠王先令巴建明窦京涛
关键词:醛固酮瘤转归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的不同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评价由经典、Smith、美国及欧洲建议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SIADH)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依据经典标准诊断为SIADH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另外3个标准用κ检验比较其一致性,并进行ROC曲线下面积比较。结果 (1)4个诊断标准在代谢紊乱组分中的比例,只有血浆渗透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欧洲与美国、欧洲与Smith、美国与Smith诊断标准两两之间的一致率分别为90%、83.33%、93.33%,Kappa值分别为0.58、0.43、0.8。(3)以经典标准为参照标准,欧洲、美国、Smith标准的Youden指数分别为0.917、0.817、0.75,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0.908、0.875。结论 4个诊断标准的一致性较好,以经典标准为参照,欧洲标准对SIADH的诊断价值更高。
孙杰窦京涛吕朝晖杨国庆王欢杜锦王先令母义明陆菊明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低钠血症
盐水负荷试验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盐水负荷试验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06至2012-05我院72例PHA患者(PHA组)和44例排除PHA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EH组)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对盐水负荷试验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及试验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进行评价,分析其诊断效能,得出最佳诊断切点。结果:试验后血浆醛固酮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63.6%。试验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88.6%,最佳诊断切点为111[ng/dl:ng/(ml·h)]。结论:盐水负荷试验后血浆醛固酮水平及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对于PHA均有诊断价值,试验后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诊断效能更高。
王立雪母义明巴建明窦京涛吕朝晖王先令杜锦杨国庆陆菊明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