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助新

作品数:32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肠癌
  • 6篇乳腺
  • 6篇手术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大肠
  • 6篇大肠癌
  • 4篇胰腺
  • 4篇乳腺癌
  • 4篇术后
  • 4篇腺癌
  • 4篇CD44V6
  • 3篇血管
  • 3篇切除
  • 3篇腺炎
  • 3篇淋巴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术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机构

  • 30篇承德医学院附...
  • 4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30篇王助新
  • 19篇胡大为
  • 7篇敖亚洲
  • 6篇柴景瑞
  • 5篇马立辉
  • 5篇史丽民
  • 4篇李稳霞
  • 4篇杨景哲
  • 4篇张海峰
  • 4篇张宏旭
  • 4篇胥冬梅
  • 4篇张杰
  • 3篇刘建平
  • 3篇马丽辉
  • 2篇王晓杰
  • 2篇申兴斌
  • 2篇周健
  • 2篇刘艳红
  • 2篇薛立峰
  • 2篇刘汉成

传媒

  • 9篇承德医学院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16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直径、病理分类、分子亚型等与SLN转移的关系,取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直径、病理分类、分子亚型与SLN转移有关。影响SLN转移的风险比值分别为:HER2过表达(OR=22.491)、Luminal B(HER2+()OR=6.304)、Luminal B(HER2-)(OR=5.401)、三阴型(OR=4.127)、肿瘤直径(OR=2.825)、病理分类(OR=15.2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P=1/1+ExpΣ(5.319-1.038X1-2.724X2-1.841X3-1.687X4-3.113X5-1.418X6),该模型预测乳腺癌SLN转移的准确度为79.0%、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87.0%。结论:肿瘤直径、病理分类、分子亚型是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所建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乳腺癌SLN转移的概率。
康淑娟胡大为马立辉王助新孟庆来张宏旭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
胰腺原发性鳞癌一例
2010年
患者 女性,71岁,因左上腹疼痛不适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9年11月26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间断性刺痛,向腰背部及左下腹放射,疼痛持续时间最长约2h,可自行缓解,自行口服“健脾丸”后左上腹疼痛不适无明显好转。1个月前,患者上腹部疼痛不适症状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乏力、消瘦,大小便正常。
王助新史丽民李稳霞张海峰胡大为
关键词:鳞癌胰腺疼痛不适上腹部疼痛左上腹持续时间
LN、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LN)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大肠癌组织、26例大肠腺瘤组织及1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LN和CD44V6的表达,并分析LN和CD44V6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大肠粘膜逐步发展为大肠癌的过程中,基底膜缺损率和CD44V6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加(P<0.05,P<0.01)。大肠癌LN和CD44V6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无关,与癌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LN和CD44V6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指标。
李稳霞胡大为敖亚洲王助新
关键词:绒癌LNCD44V6大肠癌大肠腺瘤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象限有一肿块,约“黄豆粒”大小,无疼痛感,无乳头溢液及乳头内陷,皮肤无改变,近3个月来肿物增长迅速,就诊于当地镇卫生院,考虑纤维腺瘤,建议病理检查,于2015-03-09人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既往体健。查体:皮肤无黄染,无斑丘疹,无溃疡。
刘汉成王助新李慧明申兴斌胡大为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鳞状细胞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病例报告
自我管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居女性肿瘤首位,其发病率全球范围内以每年2%的速度在增加,而我国女性乳腺癌增加速度更是高达3%。近年来,乳腺癌发生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出现的一种不悦和焦虑症状,是癌症患者从感觉疲倦发展到精疲力竭,CRF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刘建平刘艳红王助新胡大为张杰赵娜
关键词: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自我管理女性肿瘤癌发病率
CD44v6、p27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CD44v6和p2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新鲜标本及相应的正常大肠黏膜,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4v6的表达;同步制备上述病例大肠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27的表达,结合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44v6和p27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1),而且CD44v6和p2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端器官转移、Duke分期及预后相关(P值均〈0.05),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p2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p2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的负相关,同时检测二者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复发转移潜能,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术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大为敖亚洲杨景哲王立平马丽辉王助新
关键词:肠肿瘤流式细胞术CD44V6P27
开放性腹部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
2003年
开放性腹部损伤是普外科常见的急症,通常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传统治疗方法为急症手术剖腹探查,以避免遗漏可能发生的脏器损伤.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剖腹探查手术中阴性探查率有上升的趋势,现将我院14年来开放性腹部损伤病例的手术探查情况,尤其是23例阴性探查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重新认识开放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王助新薛立峰
关键词:开放性腹部损伤手术时机阴性探查
金荞麦红车轴草黄酮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金荞麦红车轴草黄酮(RCFGB)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乙醇萃取法制备RCFGB。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和10g.L-1)的RCFGB溶液及等量PBS液。通过划痕实验及TransweⅡ实验观察RCFGB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CFGB对SGC7901细胞内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和10g.L-1 RCFGB组SGC7901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明显减弱(P<0.05),穿膜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P<0.05),同时细胞内IL-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RCFGB能够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能力,其作用与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内的IL-6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张宏旭曲杰王助新胡大为
关键词:SGC7901细胞白细胞介素6
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癌伴脾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研究脾切除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癌伴脾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肝癌合并脾亢的患者69例,全部经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肝癌合并脾亢,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SE组37例,脾切除组32例.PSE组实施肝癌介入治疗同时行PSE(双介入)治疗,脾切除组实施肝癌介入治疗同时行外科切脾.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的外周血象、免疫系统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在PSE组,术后测WBC、PLT,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测RBC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脾切除组,术后测WBC、PLT,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测RBC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测PSE组与脾切除组的CD4+、CD4+/CD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7d、术后28d测CD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t=16.063,9.409,P<0.05).术后7d、术后28d测CD4+/CD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t=2.060,2.228,P<0.05).在PSE组,术后测CD4+、CD4+/CD8+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脾切除组,术后测CD4+、CD4+/CD8+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热、腹痛、腹水、胸腔积液)发生率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SE与传统脾切除术相比,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等优点,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马立辉周健史丽民胡大为王助新崔亮
关键词:肝癌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术脾切除
Dieulafoy病6例临床治疗及体会
2003年
王助新柴景瑞
关键词:DIEULAFOY病上消化道出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