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抗体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再入院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指数对
  • 1篇入院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体质量

机构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吉
  • 3篇付蔚华
  • 2篇李卫东
  • 1篇陆礼
  • 1篇魏颖
  • 1篇闫永嘉
  • 1篇张国敬
  • 1篇黄飞

传媒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4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SMVT)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6例A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差异。结果本组36例ASMVT患者在诊断后均立即予抗凝治疗,治疗后再通率42%。手术治疗组21例,其中急诊手术9例,延迟性肠切除12例。非手术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血红蛋白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29)g/L比(93±13)g/L,t=3.880,P=0.006]。急诊手术组较延迟性肠切除组切除肠管距离长[(65±58)cm比(13±6)cm,t=2.700,P=0.035],小肠双腔造瘘多(6例比1例,x^2=7.875,P=0.0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56%比8%,x^2=5.619,P=0.046),但两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死亡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ASMVT的患者中,早期积极抗凝治疗有可能避免肠切除、或者缩小肠切除范围。经积极抗凝治疗仍有肠梗阻的患者如能过渡到延迟性、确定性肠切除手术可能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王吉王曦张国敬陆礼闫永嘉付蔚华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
腹腔内脂肪面积和体质量指数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术后短期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内脂肪面积(IFA)及体质量指数(BMI)对结直肠癌病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及术后短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前计算患者BMI,并通过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测量IFA。根据BMI中国标准分为超重组(BMI>24 kg/m^2),非超重组(BMI≤23.9 kg/m^2)。以IFA≥100cm^2为区分标准,将病人分为高脂肪量组(H-IFA,IFA≥100 cm^2)和低脂肪量组(L-IFA,IFA<100 cm^2)。比较各组患者之间术后肠周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短期术后并发症等临床参数。结果:H-IFA组的淋巴结检出数(13.83±4.96)枚低于L-IFA组的淋巴结检出数(18.81±5.67)枚,H-IFA组的术中出血量(154.39±157.97)mL高于L-IFA组的术中出血量(80.30±68.12)mL,H-IFA组的患者年龄(68.27±8.34)岁高于L-IFA组的患者年龄(62.6±10.84岁),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非超重组于患者年龄、淋巴结检出数、术中出血量之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4例患者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H-IFA与L-IFA组间及肥胖及非肥胖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IFA与L-IFA中不同BMI与年龄、性别、手术之间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IFA且超重的患者住院时间(18.15±9.36)d,要长于非超重患者的住院时间(13.21±2.86)d,(P<0.05)。结论:MSCT测量的IFA较BMI可更精确地评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难易程度。
吕文浩王吉魏颖李卫东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体质量指数
CD40单链抗体影响辅助性T淋巴细胞平衡增强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CD40单链抗体(CIMOScFv)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l)平衡的影响及其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已获得的CIMOScFv基因片段,构建pET28a-CD40ScFv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后诱导表达获得功能性CIMOScFv蛋白。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检测CD40ScFv对其活化成熟的促进作用,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检测共培养液中Thl/Tlr2比例。构建小鼠荷瘤模型,予CIMOScFv治疗并设立对照,观察并记录肿瘤体积变化,检测肿瘤微环境中白细胞介素-12(IL-12)浓度和Thl/Th2比例。结果成功构建pET28a-CD40ScFv重组质粒及诱导表达CIMOScFv。不同条件激活的DC培养液中CIMOScFv组DC活化程度显著高于PBS组(CD80:P=0.001,CD86:P=0.000),同时DC培养液上清中CIMOScFv组IL-12浓度为(674.37±73.59)pg/ml,显著高于PBS组(309.45±40.91)pg/ml(P=0.001),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DC与CD4^+T细胞混合培养液中CD40ScFv实验组的Thl/Th2比值(9.98±1.78)显著高于PBS组(2.75±0.49)(P=0.003),而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小鼠肿瘤微环境中CD40ScFv组IL-12的浓度[(396.27±48.13)pg/m1]显著高于Ns组[(79.51±14.97)pg/m1](P=0.000),同时CIMOScFv组的Thl/Th2细胞比值为6.32±0.87,显著高于NS组(1.79±0.38)(P=0.000),而与激动型CD40m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结论构建pET28a-CIMOScFv重组质粒经诱导后可表达功能性CD40ScFv蛋白。CD40ScFv在体外通过促进DC的活化与成熟,诱导Thl细胞的极化,调整Thl/Th2比例,进而发挥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
鲁遥恒王吉黄飞吕文浩王曦付蔚华李卫东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辅助性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
胃癌根治术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497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术中资料,根据出院后是否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61例)和非再入院组(4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术中资料,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再入院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切除范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前合并症(OR=2.56)、切除范围(OR=1.78)、术后并发症(OR=3.24)是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症、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是胃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非计划再入院最常见的原因为胃排空延迟和切口感染。
郑凯源王吉付蔚华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