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君刚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对流层
  • 7篇流层
  • 4篇对流层天顶延...
  • 4篇天顶延迟
  • 4篇最小二乘
  • 3篇单点定位
  • 3篇定轨
  • 3篇对流层延迟
  • 3篇卫星
  • 3篇北斗
  • 3篇北斗卫星
  • 3篇GNSS
  • 2篇导航
  • 2篇导航定位
  • 2篇导航定位系统
  • 2篇星历
  • 2篇延迟量
  • 2篇天顶对流层延...
  • 2篇钟差
  • 2篇最小二乘法

机构

  • 14篇同济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柏林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7篇王君刚
  • 10篇陈俊平
  • 9篇王解先
  • 4篇张益泽
  • 1篇宋雷
  • 1篇董大南
  • 1篇杨赛男
  • 1篇章洁君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19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HAtrop:基于陆态网GNSS数据的中国大陆区域ZTD模型被引量:6
2019年
对陆态网223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测站6 a实测对流层天顶延迟(zenith total delay, ZTD)的时空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测站ZTD平均值随大地高指数递减,衰减因子与纬度近似线性关系,其时域变化呈现年周期和半年周期,周期、振幅、初相位与地域分布有关。综合采用周期函数及格网函数,建立了中国大陆区域ZTD经验模型SHAtrop。模型提供区域内分辨率为2.5°×2.0°的格网,用户使用时,先在相应格网内插得到对应参数,再利用三角函数得到椭球面ZTD,最后利用指数函数计算ZTD。实测ZTD的数据验证结果表明,SHAtrop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RMS)为3.4 cm,优于常见经验模型。SHAtrop采用较多测站,对高程改正更精细;使用时只需要输入经纬度与时间,使用方便,能满足中国区域GNSS用户实时定位导航的ZTD改正需求。
陈俊平王君刚王君刚谭伟杰
关键词:对流层天顶延迟陆态网
一种区域对流层天顶延迟的获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对流层天顶延迟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测试区域内进行网格划分,并设定各个网格的大小及衰减因子;2)实时获取测试区域内各参考站的天顶总延迟值,并根据GPT函数获取干湿延迟的延迟值,计算得到各参考站...
王君刚王解先张益泽
文献传递
卫星轨道的误差精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轨道的误差精化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基于单向和双向时间同步的星地钟差,进行钟差比对,获取精密定轨的原始轨道径向误差序列;基于得到的原始轨道径向误差序列,采用二阶多项式进行轨道误差拟合,得到轨道径向误差的改...
陈俊平王君刚王彬张益泽谭伟杰
GNSS对流层延迟映射模型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介绍了GNSS定位中常用的三种对流层映射函数NMF、GMF、VMF1和一种新的模型——GPT2,通过测站气压、天顶静力学延迟分量以及投影函数参数三个方面对这几个模型进行了比较。采用不同的模型对全球均匀分布的30个IGS测站2012年全年的GPS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分析了不同模型解算的测站坐标与对流层天顶延迟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以实测气压为基准,VMF1模型气压误差仅为0.4%,GPT2模型相对于GPT模型改善了约25%;以VMF1 HT模型为基准,GPT和GPT2模型天顶静力学延迟中误差约为1 cm,GPT2模型精度略优于GPT模型;以VMF1网站发布的测站VMF1模型为基准,GPT2模型的干、湿映射函数参数ah、aw中误差约为1×10-5和5×10-5;在IGS08框架下,GMF/GPT与VMF1/GPT2模型的PPP坐标解精度比NMF提高了22%;两模型定位精度与ZTD精度都明显高于NMF模型。
王君刚陈俊平王解先
关键词:对流层延迟映射函数精密单点定位
对流层经验改正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评估被引量:18
2016年
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计算的主要误差之一,其模型精度对测站坐标解算有较大影响,在高程方向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估。采用SHA解算了中国陆态网GNSS跟踪站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数据,对常用的对流层改正模型EGNOS/UNB3m/GPT/GPT2的天顶延迟量在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模型的RMS均为4~5cm,各模型RMS之差小于1cm,其中GPT2模型的RMS最小;4种模型的平均偏差(BIAS)为1cm左右,GPT2模型的BIAS最大,为1.5cm;时间上,各个模型在夏季精度普遍较低,这是因为夏季水汽丰富,对流层湿延迟变化较大;空间上,各模型在东南沿海精度较低,因为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湿延迟变化较大;各模型精度对测站高程不敏感,精度在比较高的测站并无明显降低。通过对不同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验证该改正模型可以为中国区域用户的对流层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君刚陈俊平王解先章洁君宋雷
关键词:对流层天顶延迟陆态网
长方体的拟合方法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无反射电子全站仪观测长方体形房间内表面上均匀分布的点位,根据观测点的三维坐标,通过最小二乘原理可以拟合出长方体的空间表面参数和顶点坐标。本文介绍了两种拟合方法,通过顶点坐标分步拟合长方体和附加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直接拟合长方体,阐述了两种方法的数学原理与计算过程,并对两种方法的精度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简单分析比较,通过对某实测数据的拟合结果的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拟合模型可靠性与准确性。
王君刚王解先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天顶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顶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包括:S11,获取各测站实测的对流层天顶延迟量;S12,计算各测站对应的对流层天顶延迟量的年均值ZTD<Sub>h</Sub>,并根据ZTD<Sub>h</Sub>拟合得到各测站对应...
王君刚陈俊平王解先杨赛男
文献传递
GPS广播星历拟合及外推精度被引量:3
2014年
为解决GPS卫星广播星历的拟合问题,采用最小二乘算法给出了由精密星历拟合广播星历参数的过程,探讨了拟合过程中采用数值导数计算参数偏导数的方法以及数值导数微小量的选取准则,对不同拟合时长的拟合精度及外推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导数方法在广播星历拟合中是有效的;拟合精度随着拟合时长的增加显著降低,拟合时长为2 h、3 h、4 h,时段内拟合精度分别为1.6 cm、7.7 cm、23.8 cm;外推精度与拟合时长以及外推时长都有关,拟合时长增长时外推精度降低,而相同拟合时长下,外推精度也随着外推时长的增长显著降低.
王君刚王解先
关键词:GPS广播星历最小二乘拟合
多模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参数相关性及其统一参数模型
陈俊平王君刚杨赛男董大南曲伟菁吴斌
U-Blox 6接收机解码与定位测试被引量:6
2015年
U-Blox接收机的原始数据以自定义的UBX协议存储,使用时需要将其解码到标准RINEX格式。本文介绍了U-Blox 6接收机原始数据的数据包结构和解码原理,对实测数据成功进行了解码;并介绍了GPS定位的数学模型,对消参数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解码后的数据进行了静态/动态伪距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定位结果显示,采用站间单差后点位误差减小50%,运动点位轨迹更加平滑,说明站间单差能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王君刚王解先陈俊平杨赛男
关键词:解码单点定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