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孙涛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发光
  • 3篇拉曼
  • 2篇电致发光
  • 2篇纳米硅
  • 2篇拉曼光谱
  • 2篇光谱
  • 2篇SI
  • 2篇SIO
  • 2篇AU
  • 1篇多孔硅
  • 1篇砷化镓
  • 1篇势垒
  • 1篇双势垒
  • 1篇自支撑
  • 1篇铝掺杂
  • 1篇晶格
  • 1篇拉曼谱
  • 1篇光谱研究
  • 1篇发光器件
  • 1篇发光研究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信息产业部

作者

  • 5篇王孙涛
  • 4篇秦国刚
  • 2篇王敬
  • 2篇马振昌
  • 2篇衡成林
  • 1篇孙永科
  • 1篇张伯蕊
  • 1篇濮玉梅
  • 1篇王永鸿
  • 1篇段家忯
  • 1篇陈开茅
  • 1篇宗婉华
  • 1篇陈晶
  • 1篇孙文红
  • 1篇陈坚邦
  • 1篇陈源

传媒

  • 2篇光散射学报
  • 1篇Journa...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注碳GaN的拉曼散射谱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研究了离子注入碳的GaN材料的Raman光谱。观察到离子注入碳的GaN在800℃退火后其拉曼光谱在1350和1600cm-1处出现两个峰。分析指出它们很可能分别来自GaN的CN和C=C局域伸缩振动。
孙文红王孙涛段家忯陈开茅濮玉梅王敬秦国刚
关键词:GAN拉曼光谱发光器件
Au/(SiO_2/Si/SiO_2)纳米双势垒/n^+-Si结构的电致发光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 ,在n+ Si衬底上淀积SiO2 /Si/SiO2 纳米双势垒单势阱结构 ,其中Si层厚度为 2至 4nm ,间隔为 0 .2nm ,邻近n+ Si衬底的SiO2 层厚度固定为 1.5nm ,另一SiO2 层厚度固定为 3nm .为了对比研究 ,还制备了Si层厚度为零的结构 ,即SiO2 (4.5nm) /n+ Si结构 .在经过 6 0 0℃氮气下退火 30min ,正面蒸上半透明Au膜 ,背面也蒸Au作欧姆接触后 ,所有样品都在反向偏置 (n+ Si的电压高于Au电极的电压 )下发光 ,而在正向偏压下不发光 .在一定的反向偏置下 ,电流和电致发光强度都随Si层厚度的增加而同步振荡 ,位相相同 .所有样品的电致发光谱都可分解为相对高度不等的中心位于 2 .2 6eV(5 5 0nm)和 1.85eV(6 70nm)两个高斯型发光峰 .分析指出该结构电致发光的机制是 :反向偏压下的强电场使Au/ (SiO2 /Si/SiO2 )纳米双势垒 /n+ Si结构发生了雪崩击穿 ,产生大量的电子 空穴对 ,它们在纳米SiO2 层中的发光中心 (缺陷或杂质 )上复合而发光 .
孙永科衡成林王孙涛秦国刚马振昌宗婉华
关键词:电致发光
几种纳米硅/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和自支撑多孔硅膜的发光研究
该文仔细讨论了几种纲米硅/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结构和自支撑多孔硅膜的发光性质,重点研究了纳米富硅二氧化硅薄膜中掺铝对Au/纳米富硅二氧化硅/p-Si结构的电致发光的影响,Au/(SiO<,2>/Si/SiO<,2>)纳米双势...
王孙涛
关键词:纳米硅双势垒拉曼谱多孔硅
GaAs/SiO_2超晶格的制备和Raman光谱研究
2000年
我们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 p- Si衬底上成功地制备出四周期的非晶 Ga As/Si O2超晶格 ,并取得其高分辨率电镜像。以 80 0℃快速退火方法使超晶格中非晶的 Ga As层局部晶化 ,利用 Raman散射谱研究了其结构变化。
衡成林王孙涛秦国刚王敬王永鸿陈坚邦濮玉梅陈晶
关键词:超晶格砷化镓拉曼光谱
在SiO_2中掺Al对Au/纳米(SiO_2/Si/SiO_2)/p-Si结构电致发光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 ,制成纳米 Si O2 层厚度一定而纳米 Si层厚度不同的纳米 (Si O2 / Si/ Si O2 ) / p- Si结构和纳米 (Si O2 ∶ Al/ Si/ Si O2 ∶ Al) / p- Si结构 ,用磁控溅射制备纳米 Si O2 ∶ Al时所用的 Si O2 / Al复合靶中的 Al的面积百分比为 1% .上述两种结构中 Si层厚度均为 1— 3nm ,间隔为 0 .2 nm .为了对比研究 ,还制备了 Si层厚度为零的样品 .这两种结构在 90 0℃氮气下退火 30 m in,正面蒸半透明 Au膜 ,背面蒸 Al作欧姆接触后 ,都在正向偏置下观察到电致发光 (EL ) .在一定的正向偏置下 ,EL强度和峰位以及电流都随 Si层厚度的增加而同步振荡 ,位相相同 .但掺 Al结构的发光强度普遍比不掺 Al结构强 .另外 ,这两种结构的 EL具体振荡特性有明显不同 .对这两种结构的电致发光的物理机制和 Si O2 中掺
王孙涛陈源张伯蕊乔永萍秦国刚马振昌宗婉华
关键词:电致发光纳米硅铝掺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