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承珠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毒素
  • 2篇三防医学
  • 2篇热释光
  • 2篇救援队
  • 2篇放射卫生
  • 2篇腹泻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影响
  • 1篇毒力
  • 1篇毒素基因
  • 1篇读出器
  • 1篇信息资源
  • 1篇医学救援
  • 1篇医院管理
  • 1篇医院信息
  • 1篇医院信息化
  • 1篇伊蚊
  • 1篇引诱
  • 1篇引诱效果

机构

  • 11篇成都军区疾病...
  • 3篇昆明市疾病预...
  • 3篇成都军区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昆明市第一人...
  • 2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59...

作者

  • 13篇王承珠
  • 7篇袁贵红
  • 7篇冯子良
  • 6篇张富强
  • 6篇陈刚
  • 5篇范泉水
  • 4篇周卫国
  • 3篇李刚山
  • 3篇余静
  • 3篇王意银
  • 3篇邱薇
  • 3篇胡挺松
  • 2篇朱姝媛
  • 2篇古良琪
  • 2篇侯敏
  • 2篇张超雄
  • 2篇钟靖明
  • 2篇崔庆华
  • 2篇朱琼媛
  • 2篇王惠萱

传媒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灾害医学与救...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成都军区医院...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防”医学救援队在化学恐怖袭击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反恐已经成为军事训练的重点科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军队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1]。在恐怖袭击的各种方式中,化学恐怖袭击尤其值得关注。1我国面临化学恐怖袭击的潜在威胁一是化学恐怖袭击的原材料容易获得。我国是工业大国,化工产业发达,各类化工厂林立,化工生产中的原料、半成品、产品都可能作为化学恐怖袭击的材料。
陈刚袁贵红胡挺松张富强王承珠冯子良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 提高医院管理效能被引量:9
2004年
钟靖明王承珠董继红缑文海
关键词:网络信息医院管理管理效能信息资源医院信息化
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鉴定及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O157:H7(EHEC O157:H7)在云南战区感染性腹泻患者及猪粪便中检出情况。方法将标本接种mEC增菌液中增菌,免疫磁珠磁珠富集后,分别接种科玛嘉显O157显色琼脂和山梨醇麦康凯(S-MAC)琼脂平板培养,MUG初筛,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编码系列(API-20E)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分析仪鉴定。应用多重PCR扩增检测志贺毒素1、2(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测定其毒力。K-B法做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从腹泻患者和猪中均检出EHEC O157:H7,具有志贺毒素SLT1/SLT2和侵袭相关基因的三个毒素基因。毒力试验使小白鼠发病死亡。药敏试验对14种抗生素敏感。结论云南战区存在EHEC O157:H7感染。建立和优化的多重PCR方法,能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EHEC O157:H7毒素基因,为重大食源性疾病处理、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李刚山王意银邓波古良琪张超雄王惠萱张琳张向容杨川莉王承珠周奕帆张雪莲朱姝媛朱琼媛侯敏刘德华周丽华周卫国覃敏邱薇范泉水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免疫磁珠多重PCR毒素基因
“三防”医学救援队训练模式创新尝试被引量:1
2013年
我部"三防"医学救援队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装备和技术资源优势,立足救援任务的实际,先后参加了"5·12"汶川地震、云南德宏州盈江地震等紧急医学救援等,还参加了10余次不同规模的演习,均圆满完成了任务。1战战区区"三防"医学救援队的能力构成近年来,我部结合自身任务特点和装备要素特征,在总结几次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经验基础上,将"三防"医学救援队的能力构成概括为4个方面。
陈刚袁贵红王承珠范泉水冯子良
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的鉴定与菌株肠毒素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嗜水气单胞菌进行鉴定并进行肠毒素检测与致病性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法分离培养,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系统鉴定。乳鼠灌胃法测定热稳定性肠毒素(ST),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测定其毒力。结果检出的嗜水气单胞菌均产热稳定性肠毒素(ST),具备较强的致病性。结论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毒力,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李刚山范泉水徐庆周卫国李作生张富强邱薇张琳王承珠袁贵红
关键词:腹泻嗜水气单胞菌毒力
两种部队健康教育新方法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健康教育旨在提高部队官兵的自我保健意识,是确保官兵健康的重要手段。关于部队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究已有很多相关文献,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过去传统的健康教育的许多陈旧方法需要加强改进和补充。一般来说,新入伍官兵的健康知识认识水平较低,属于急需健康教育的群体,
张向蓉王承珠翟庆燕
关键词:健康教育
成都军区2008~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加强对成都军区放射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安全,我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自2001年起,对全区卫生单位的放射工作场所及设备进行了每年1次的检查,对全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个人剂量监测。随着近年来我区卫生单位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射卫生监督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袁贵红余静王意银王承珠叶锋平胡挺松张富强陈刚崔庆华冯子良
关键词:热释光
滇南驻军2941例传染病病谱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和分析滇南驻军的传染病发病情况。方法 整理分析了2941例住院传染病病谱,并分阶段进行对比。结果 1986~1999年间收治部队2941例传染病,分属病毒、细菌、寄生虫病、立克次体、衣原体等感染,共21种,收治病种占发定传染病的60%。结论 滇南地区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造成驻地部队传染病发病范围广泛,发病种类多,使部队正常作训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加大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力度,提高部队整体防范意识,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提高部队官兵的健康水平。
钟靖明韦彤王承珠
关键词:病谱传染病流行病学
脂肪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触角电生理影响及引诱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在室内测试5种人体汗液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触角电位影响和引诱效果。方法触角电位仪测试白纹伊蚊对酸类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T"型嗅觉仪测试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引诱作用。结果触角电位测试中,辛酸和L-乳酸引起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在10μl/ml剂量时引发了最大的触角电位反应,平均EAG反应测定值分别为(2.768±0.457)mV和(1.945±0.783)mV;肉豆蔻酸、苯甲酸和壬酸不能引发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P>0.05)。在引诱效果测试中,辛酸浓度大于1μl/ml时对白纹伊蚊有明显引诱作用(76.65±1.09,P=0.016),浓度达到10μl/ml时,对白纹伊蚊引诱作用可超过80%(P=0.002 9);乳酸在10μl/ml对白纹伊蚊有微弱引诱作用[(60.34±3.88)%,P=0.04],0.1μl/ml和1μl/ml浓度引诱作用与对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362)。肉豆蔻酸、苯甲酸和壬酸在本次测试的3个浓度,处理臂中的蚊虫数量与对照臂中的数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辛酸和L-乳酸引起白纹伊蚊明显的触角电位变化,并表现对白纹伊蚊的引诱作用,今后将在野外进行引诱效果测试。
余静王承珠王杰张富强邱薇范泉水
关键词:引诱效果脂肪酸白纹伊蚊
军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军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是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受军队编制体制调整、职能经费缺乏、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培训困难、监督地域广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军区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以期探讨积极应对之策。
袁贵红张富强王承珠崔庆华陈刚邓丽冯子良
关键词: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军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