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元
- 作品数:106 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连续过滤去除白细胞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连续过滤白细胞去除单采血小板质量和输注疗效。方法检测连续过滤白细胞去除单采血小板产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pH值等指标,并对输注疗效跟踪调查。结果血小板产量(3.10±0.31)×1011/袋;白细胞混入量(0.08±0.07)×106/袋;红细胞混入量(0.02±0.01)×109/袋;没有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结论单采血小板过程中连续过滤白细胞,能够进一步降低白细胞混入量,有效预防白细胞残留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 王明元周群刚李丽李维洁朱伟瑾沈湘君褚艳婷
- 关键词:输注疗效
- 间断流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9例分析
- 2004年
- 王明元程根林李军夏毓伟李维洁曹维娟
-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实体瘤
- 两种白细胞滤器获取单个核细胞作为实验研究的生物学功能的比较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去白细胞滤器(apheresis platelet leukoreduction system chambers, LRSCs)和全血去白细胞滤器(whole blood leukoreduction filters, LRFs)所收集的白细胞替代常规人全血白细胞进行实验的相关生物学功能和表型。方法:分别采用直接法和反冲洗获得LRSCs和LRFs白细胞,经人的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用CD3激发型抗体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IL-2)体外扩增培养10 d,观察细胞形态、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并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进行表型分析,对比两种滤器分离出的白细胞生物学差异。结果:(1)PBMCs镜下观察:LRSCs中细胞较纯,个体大小较均一;LRFs包含部分形态较小的血小板和形态较大的粒细胞。两者细胞活力无差异。(2)LRSCs所分离的PBMCs细胞亚群以淋巴细胞为主,单核细胞次之,含极少量的粒细胞;而LRFs淋巴细胞与粒细胞比例接近,单核细胞较少。初始状态淋巴细胞群体中各细胞亚群表型相似。(3)LRSCsPBMCs细胞,经CD3与IL-2体外刺激后,细胞活化集落大且较均一,而LRFs-PBMCs细胞集落多但分布较散。(4)体外培养第6天、第10天两组滤器间淋巴细胞各亚群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种滤器血PBMCs细胞凋亡率类似,且均为早期凋亡细胞比例高于晚期凋亡细胞。(6)经体外扩增培养10d,发现两种滤器血PBMCs细胞增殖速率相当,细胞活力等同。结论:两种滤器所得的白细胞均可用于相关的基础实验研究,且LRFs含有较多的粒细胞,这也为粒细胞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解决了临床用血与实验用血的需求。
- 汤龙海何红红黄子逸曹维娟邱香李维洁古彦铮王明元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基于阴离子型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高灵敏荧光光度分光法检测血浆中残留亚甲蓝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微量亚甲蓝的高灵敏荧光分光光度法。方法:利用羧甲基印.环糊精对亚甲蓝荧光信号的增敏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血浆中的微量亚甲蓝。结果:亚甲蓝检测浓度在0.008-0.2p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包合反应20min后体系荧光强度稳定,20、40、60、120min的RSD为0.57%。高、中、低浓度的日内RSD分别为0.36%、0.53%和0.92%,日间RSD分别为2.31%、2.62%和5.43%;回收率为97.04%~107.70%。20个实际样品亚甲蓝残留量均在线性范围内,且低于规定最大残留量。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直接用于血浆中微量亚甲蓝的测定。
- 周群刚谢莲方敏赵铭唐建华王明元徐军谢洪平
- 关键词:血浆亚甲蓝荧光增敏
- 2002~2013年苏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苏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招募合适的无偿献血者提供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苏州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情况和人群特征。结果 2002~2013年无偿献血者共计755 643人次,其中HIV感染者51例,阳性率为6.75/10万。其中2013年的检出率最高,为23.25/10万;其次是2012年,为9.71/10万;2006年较低,为1.66/10万。各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6,P<0.01)。51例HIV感染者中男性42例,女性9例,男女性别比例接近5:1;年龄以18~30岁为主,为60.79%;未婚为主,为62.75%;职业以职员为主,为56.86%;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及以下为主,为50.98%;个人献血者占70.59%。结论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采血机构应加强无偿献血者特别是青壮年人群的献血前的健康咨询,严格进行HIV筛查,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 董丽曹谊张辉汤龙海江妮娜王明元金一鸣
-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
- 人羊水干细胞对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人羊水干细胞(hAF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熟等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羊水干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法鉴定hAFSCs,并检测羊水干细胞与B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对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凋亡和...
- 尹周古彦铮梁含思王明元王彩琴李小平董万利方琪张学光薛群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 无偿献血人群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在现有血液筛查模式下,对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感染人微小病毒B19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9―12月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893名,用ELISA法进行B19血清学IgG、IgM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者进行B19 DNA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893份标本中,B19抗体总阳性率为20.7%(185/893),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4%(173/893)、1.9%(17/893),2者有差异(P<0.05);男性与女性B19 IgG及IgM抗体阳性率(20.1%,1.5%vs 18.0%,2.6%)均无差异(P>0.05);B19 IgG抗体阳性率随着献血者年龄增长逐渐升高(P<0.05),但IgM抗体阳性率无差异(P>0.05);不同血型人群B19 IgG及IgM抗体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重复献血者B19 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初次献血者(21.5%vs 15.9%)(P<0.05),IgM抗体阳性率则无差异(P>0.05);在B19抗体阳性标本中,检出B19 DNA阳性3份,阳性率为1.6%(3/185)。结论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B19抗体阳性率较其他地区偏低且多为既往感染,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急性感染和持续感染,有经血传播风险,在今后输血尤其是高风险易感人群中应特别重视。
- 陆荣郑雪琼徐子豪汤龙海王明元金一鸣
- 关键词:人微小病毒B19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检测流行病学
-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整体护理体会被引量:9
- 2008年
- 曹文霞王明元
- 关键词: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临床医务人员血小板采集单采
- 基于PCR-化学发光的HBV/HCV/HIV并行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一种基于PCR与化学发光技术并行检测血液中HBV/HCV/HIV的试剂盒。方法:使用自制的磁珠及试剂提取病毒核酸,利用多重PCR、特异性探针及化学发光法检测目标病毒核酸的信息,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等。结果:本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稳定性好,能够同时检测出HBV、HCV和HIV的极限值分别为2.0、3.7和166.6 U/m L,对于可能产生干扰的10种病毒和2种细菌的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有效期约12个月。在健康献血者10 422例酶免疫分析法合格标本中,筛查出HBV DNA核酸阳性标本12例和HCV RNA核酸阳性标本2例,与国家批准的血液筛查核酸试剂平行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试剂盒快速、准确、高灵敏、低成本,适用于基因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 张若洋范恩勇王明元Zeeshan Ali汪久海冯晨晨吴敏慧史丽莉李智洋梁文飚
- 关键词:化学发光乙肝丙肝基因诊断
- 儿科恶性肿瘤与血液病的输血治疗被引量:2
- 2003年
- 王明元田兆嵩
- 关键词:儿童恶性肿瘤血液病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