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
- 作品数:96 被引量:50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中老年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与牙周炎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6(IL-6)与牙周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选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700例,其中491例接受全口牙周检查。106例为中老年人,83例资料完整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45~70(58.2±8.7)岁,其中男性48例(57.8%),女性35例(42.2%)。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MIF、IL-6水平。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评估中老年人中血清MIF、IL-6含量与牙周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牙周炎分期Ⅰ/Ⅱ期组66例(79.5%),Ⅲ/Ⅳ期组17例(20.5%),两组血清MIF水平为(2312.5±795.0)ng/L比(2939.8±665.0)ng/L(P<0.01),IL-6为(3.5±3.0)ng/L比(6.7±6.1)ng/L(P>0.05)。MIF血清含量每增加1 ng/L,患重度牙周炎的风险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加风险均增加0.1%;血清MIF、IL-6含量每增加1 ng/L,颈动脉斑块风险分别增加0.2%和38.9%。血清MIF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与牙周炎分期、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牙周探诊深度≥4 mm位点数、临床附着水平≥5%、出血指数>2%亦相关(均P<0.05);血清IL-6水平,与牙周炎分期、临床附着水平、出血指数>2%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MIF、IL-6水平与中老年人牙周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 杨泓王晓霞杨一帆曹沛栾庆先
- 关键词:牙周炎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6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新诊断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标准:第一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岁。糖尿病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的诊断和分型。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糖尿病;(2)病史或确诊糖尿...
- 郭立新张丽娜王晓霞潘琦李慧孙明晓
- 文献传递
- 年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相关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年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25OHD)和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相关关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共纳入住院糖尿病患者252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分型、就诊季节等临床资料和血清PTH、25OHD、血钙、磷、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结果。根据年龄分为年龄<65岁组(n=172)和年龄≥65岁组(n=80),采用偏相关分析影响PTH的因素,线性回归分析25OHD与PTH之间的关系。结果住院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45.6%患者25OHD低于25 nmol/L。偏相关分析显示,年龄<65岁组,调整血肌酐后PTH仅与25OHD负相关(r=-0.316,P=0.000);年龄≥65岁组,血清PTH仅与血钙(r=-0.238,P=0.037)、血磷(r=-0.237,P=0.038)呈负相关,与25OHD无关(P=0.380)。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血肌酐后,年龄<65岁组PTH随25OHD升高而下降,年龄≥65岁组PTH不受25OHD变化影响。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年龄对PTH与25OHD之间的相关性有明显影响。应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PTH、25OHD、钙磷及相关激素的研究,以明确是否需要制订年龄特异的PTH和25OHD正常值标准。
- 鲜彤章潘琦王晓霞张丽娜李铭李淼郭立新
- 关键词:糖尿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年龄
- 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联素和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联素、vasp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通过2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男性、134例女性)和260名健康成年人研究脂联素、vaspin和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非参数Spearman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脂联素、vaspin和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变量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vaspin增高(P<0.05)。血清vaspin在女性中蛋白表达水平增高。vaspin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稳态评估模型指数(HOMA-I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胰岛素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脂联素除了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外,与其他参数都有相关性(P<0.05)。脂联素、vaspin作为因变量,性别、是否肥胖、是否敏感、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当控制其他变量影响后,超重(肥胖)BMI≥25kg/m2较非肥胖BMI<25kg/m2的患者有较高的vaspin和较低的脂联素。胰岛素敏感(HOMA<2)相对于胰岛素抵抗(HOMA≥2)时,有较低的vaspin水平,较高的脂联素水平。结论脂联素、vaspin和肥胖、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vaspin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为今后2型糖尿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刘师伟王彤王晓霞杨静
-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脂联素VASPIN
- 北京地区成年男性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及其与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北京成年男性血脂的分布情况,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及年龄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5 215名男性体检者进行调查并测定血脂水平,按年龄和BMI水平分组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北京成年男性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崮醇(HDL-C)的均值分别为5.07、1.81和1.25 mmol/L,总的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0.8%(7732例),其中TC、TG、HDL-C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22.7%、38.3%和6.2%。在不同年龄组,随年龄增长TC和TG水平升高,TC在50~59岁组最高,而TG在40~49岁最高,之后又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北京成年男性超重者占48.8%,肥胖者占19.3%。随着BMl水平的升高,TC和TG水平也随之升高,而HDL-C则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肥胖和超重组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3.074和1.790;40~49岁年龄组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升高,OR值3.074,其次为50~59岁组,OR值2.859。结论北京成年男性的超重、肥胖以及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02年全国普查的结果,且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BMI和年龄的增高而显著增高,其中40~49岁和50~59岁的肥胖者的发病风险最高。
- 王晓霞蒋蕾潘琦周雁鲜彤章孙明晓郭立新
- 关键词:血脂异常年龄因素体质量指数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 鲜彤章孙明晓王晓霞蒋蕾郭立新
- 艾塞那肽及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不同基线特征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状态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比较艾塞那肽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不同基线特征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探讨艾塞那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10日至2017年6月20日于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资料齐全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9例。研究设计为随机、前瞻、平行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和入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艾塞那肽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胰岛素治疗组。根据基线患者cIMT<1 mm以及≥1 mm分为基线无动脉粥样硬化组以及基线有动脉粥样硬化组;根据体质指数(BMI)<24 kg/m^(2)以及≥24 kg/m^(2)分为体重正常组和超重及肥胖组;根据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_(1c))<8.5%与HbA_(1c)≥8.5%亚组分为一般高血糖组和显著高血糖组;根据52周时HbA_(1c)下降<1.5%与HbA_(1c)下降≥1.5%分为降糖效果一般组和降糖效果良好组。测量cIMT,采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比较各组结果,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结果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64.41%(38/59)。艾塞那肽治疗52周后,基线存在AS的患者cIMT较基线无AS下降明显(P=0.02)。艾塞那肽治疗52周后,超重及肥胖受试者cIMT下降,正常体重受试者cIMT轻度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艾塞那肽治疗52周后,降糖效果一般组与降糖效果良好组cIMT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艾塞那肽治疗后,52周内cIMT变化值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及BMI变化值均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576、0.188和0.352)。结论基线存在AS患者应用艾塞那肽后,cIMT改善更显著,获益更大。艾塞那肽治疗后cIMT水平不受基线体重及降糖疗效影响,与BMI及血糖变化值无相关性。
- 张洁鲜彤章吴明晓李晨王晓霞潘琦郭立新
- 关键词:胰岛素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体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附尸检报告)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明确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并发症、合并症及主要致死原因。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死亡并进行尸检的老年T2DM患者72例的临床及尸检资料进行分析:(1)评估我院近年来住院死亡并进行尸检的T2DM的主要死亡原因,主要并发症与伴发病;(2)进入老年期后T2DM的发生率;(3)了解老年T2DM代谢控制情况。结果(1)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所有死亡病例的76.4%,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死亡占2.8%;(2)入院时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多种代谢指标控制未能达标;(3)进入老年阶段后新诊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病人的50%。结论老年新诊糖尿病占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死亡原因所占比例较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疾病是老年T2DM的主要死亡原因。
- 郭立新王晓霞李东晓刘东戈潘琦李慧初明峰汪耀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尸检
- 4784例老年男性血脂分布的特点及与体质指数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血脂分布的规律及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从血脂紊乱的角度探讨老年男性的体质量控制问题.方法 对4784例老年男性体检者进行调查并测定血脂水平,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6岁组,按BMI水平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BMI:18.5~23.9 kg/m2),超质量组(BMI:24.0~27.9 kg/m2),肥胖组(BMI≥28.0 kg/m2).结果 4784例老年男性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5.1±0.9)mmol/L、(3.0±0.8)mmol/L、(1.5±1.0)rmmol/L、(1.3±0.3)mmol/L,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为44.8%(2141例),其中TC、TG、HDL-C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0.4%(497例)、9.3%(445例)、29.8%(1425例)和19.4%(928例).不同年龄组随增龄TG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均P〈0.01),80~96岁组的TC和LDL-C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老年男性超体质量占46.8%(2239例),肥胖占15.5%(740例).随BMI水平的升高,TG水平亦升高,而HDL-C则随BMI升高降低,不同体质量组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96岁组亦以高TG和低HDL-C为主要类型的血脂异常,其血脂分布特点与70~79岁组相似.80~96岁组肥胖和超体质量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44.6%(228例)和11.9%(61例).结论 老年男性血脂异常以高TG和低HDL-C为主,TC升高的检出率高于2002年全国普查的结果 超体质量、肥胖的检出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老年男性随增龄TC和LDL-C水平下降,而HDL-C水平有上升趋势.
- 王晓霞鲜彤章于冬妮周雁孙明晓郭立新
- 关键词:血脂异常体质指数肥胖
- 新诊断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治疗策略与血糖控制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策略、血糖控制及达标情况。方法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中,年龄≥50岁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20个月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与早期治疗方案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771例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未用药、单种口服药组、2种或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结果(1)771例患者调整治疗前均接受过不同方式的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lC)基线水平7.2%~7.7%;根据HbAlC基线水平调整治疗方案,未用药组、单种VI服药组、联合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HbAlC水平分别为6.1%、7,2%、7.7%、9.2%;(2)4种治疗方案均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在20个月的随访中保持持续达标,随访末时的平均空腹血糖为(6.6±1.5)mmol/L,HbAlc(6.2±1.3)%;以HbAlC〈7.0%为标准,除胰岛素治疗组达标率在63.2%外,其余各组达标率均在80.0%以上;(3)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在单药治疗中均能达到一致的血糖控制及达标率。结论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制定以磺脲类和双胍类等基本口服药为主的早期多种个体化治疗措施,可以达到有效、长期害令丰搴制向糖的目的。
- 孙明晓蒋蕾汪耀迟家敏郭立新于冬妮李铭李慧潘琦王晓霞鲜彤章
- 关键词:糖尿病血红蛋白A糖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