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楠

作品数:19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磨牙
  • 5篇下颌
  • 4篇单侧
  • 4篇细胞
  • 3篇牙合
  • 3篇口腔
  • 2篇第三磨牙
  • 2篇第一磨牙
  • 2篇多糖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咬合
  • 2篇脂多糖
  • 2篇乳磨牙
  • 2篇乳牙
  • 2篇髁突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内皮
  • 2篇下颌运动
  • 2篇疗效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王楠
  • 12篇侯爱兵
  • 4篇邢田
  • 3篇张素梅
  • 3篇范蓬
  • 3篇郑和云
  • 3篇王元银
  • 1篇程继光
  • 1篇朱传凤
  • 1篇李炯
  • 1篇万宇辉
  • 1篇张哲
  • 1篇朱兴志
  • 1篇张晓筱
  • 1篇章成风
  • 1篇范茜茜
  • 1篇刘姣

传媒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生的情况,探讨与牙科焦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牙科焦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式牙科焦虑量表对200例口腔门诊患者进行牙科焦虑症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牙科焦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学历和初复诊相关,其中不同学历患者以及初诊、复诊患者DA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患者和有无牙科就诊经历患者DA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焦虑症在临床中常见,不同学历、初诊或复诊、对牙科焦虑症的发生均有影响。
王云王楠
关键词:牙科焦虑症发生率
第一磨牙缺失对咬合及下颌骨对称性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单侧第一磨牙缺失对患者的咬合接触特征、下颌骨对称性的影响,并探讨咬合接触特征与下颌骨对称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记录60例单侧第一磨牙缺失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者(对照组)的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的咬合接触数据;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曲面断层X线片拍摄并计算髁突不对称指数(CAI)、下颌支不对称指数(RAI)、下颌骨不对称指数(CRAI),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力中心距离、闭合时间、前伸及侧方分离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早接触、干扰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2岁前和12~18岁缺牙患者CRAI高于对照组(P〈0.05),18岁后缺牙患者CRA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研究患者的CAI、RA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侧第一磨牙缺失且未修复患者会造成其接触特征异常;18岁前单侧第一磨牙缺失且未修复患者会造成下颌骨不对称,18岁后单侧第一磨牙缺失且未修复患者对下颌骨对称性影响较小;异常咬合和下颌骨不对称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张晓筱王楠王元银侯爱兵
关键词:第一磨牙下颌骨
牙隐裂患者咬合接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运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30例牙隐裂患者与30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咬合接触特征,比较两组牙合力中心、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牙合分离时间,牙合干扰和早接触的出现率。结果显示隐裂组牙合力中心横向偏移量、患侧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前伸牙合分离时间、左右侧方牙合分离时间大于对照组,前伸牙合干扰和侧方牙合干扰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牙合力中心纵向偏移量、早接触出现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刘姣王楠王元银侯爱兵
关键词:牙隐裂
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digmaⅡ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别记录56例单侧第三磨牙伸长患者(上、下颌各28例)下颌边缘运动轨迹,并以28例正常牙合下颌边缘运动轨迹作为对照。结果①上颌第三磨牙伸长组(A组)向正常侧运动范围与对照组(C组)不同(P<0.01),且A组向伸长侧运动范围与正常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伸长组(B组)前伸运动范围小于C组(P<0.01)。②髁突运动最大差数(MRC):A组在开口运动(前后向)、前伸运动(垂直向)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前伸运动(前后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组切点运动轨迹较规则流畅;余两组则明显突兀,多呈台阶状,波动幅度较大。结论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切点边缘运动范围、运动轨迹特征、双侧髁突运动对称性均有明显影响。
张哲王楠侯爱兵
关键词:第三磨牙下颌运动髁突
次氯酸钠预处理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次氯酸钠(NaOCl)溶液预处理对不同粘结剂与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完整、无龋人第三磨牙20颗,制备牙本质粘结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5颗,给予不同处理。G1组:单独使用Prime&BondNT;G2组:10%NaOCl预处理后使用Prime&BondNT;G3组:单独使用Adper Prompt;G4组:10%NaOCl预处理后使用Adper Prompt。分别在其上堆砌树脂,蒸馏水中37℃恒温保存24h后,每颗牙齿垂直于粘结面制备出0.81mm2的试件,进行牙本质微拉伸强度的检测和断裂类型的观察。结果各组微拉伸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较G1组微拉伸粘结强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较G3组微拉伸粘结强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断裂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G3组断裂类型以混合破坏为主,而G4组以界面破环为主。结论 NaOCl预处理可提高Prime&BondNT与牙本质的粘结强度,但对其长期性能的评价及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楠侯爱兵
关键词:牙本质粘结次氯酸钠微拉伸粘结强度
两种根管治疗方案对慢性牙髓炎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探讨两种根管治疗方案对慢性牙髓炎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接受根管治疗的94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7例。A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B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与患者满意率。结果治疗后1周,A组的OHIP-14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多次法根管治疗,一次法根管治疗可显著减轻慢性牙髓炎患者的近期疼痛程度,降低近期炎性因子水平。
王楠范蓬邢田张素梅郑和云侯爱兵
关键词:慢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生活质量一次法多次法
氧化锆和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氧化锆和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综合科诊治的110例患者130颗磨牙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氧化锆及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组,氧化锆髓腔固位冠组(A组)56例67颗磨牙;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组(B组)54例63颗磨牙,在修复完成后的1年进行随访,评估2种材料的修复效果,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牙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氧化锆髓腔固位冠组患者在1年内共出现1例轻度边缘不密合、1例邻接关系微松、0例修复体或牙体存有轻微缺损及0例继发龋,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组患者在1年内共出现3例轻度边缘不密合、2例邻接关系微松、1例修复体或牙体存有轻微缺损及1例继发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氧化锆髓腔固位冠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低于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组[(2.08±0.10)mm vs.(2.14±0.14)mm;0.12(0.04,0.23)vs.0.19(0.05,0.34);1.22±0.21 vs.0.38±0.13,均P<0.05]。结论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预后恢复水平和修复效果较好。
王楠侯爱兵侯爱兵邢田范蓬郑和云
关键词:氧化锆磨牙缺损
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单侧后牙反牙合(UPCB)患者牙合接触特征并且探讨其与生理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系统记录22例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实验组)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牙合的咬合接触数据并与22例正常牙合者(对照组)的记录结果做对照。结果实验组牙合力中心点距中线的距离、闭合时间、前伸及侧方牙合分离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与正常牙合者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牙合力中心、闭合时间与牙合分离时间可以作为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
章成风王楠侯爱兵
关键词:牙尖交错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进行了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呼吸功能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的一种慢性致命性肺疾病。其发病机...
王楠
关键词:呼吸窘迫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细胞病理学
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咀嚼肌肌电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期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在下颌功能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的肌电活动特征。方法选择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1年或以上并未行修复治疗者18例作为实验组,关系正常者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BioEMGⅢ肌电仪记录下颌姿势位(MPP)、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状态及咀嚼运动中双侧TA和MM的肌电活动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缺失侧在MPP时TA和MM的肌电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缺失侧大于非缺失侧(P<0.05);ICP最大紧咬状态下和咀嚼运动中实验组TA和MM的肌电平均值小于对照组,咀嚼运动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和ICP最大紧咬状态下实验组TA和MM的不对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对咀嚼肌电活动及其对称性均有影响,对缺失侧和咀嚼运动状态下的影响更加显著,并可能成为咀嚼系统功能紊乱的诱发原因之一。
范茜茜王楠侯爱兵
关键词:第一磨牙咀嚼肌表面肌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