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作品数:20 被引量:13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东莞市厚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克拉霉素红霉素合用短程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红霉素合用短程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红霉素短程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长程疗法。结果:治疗组在止咳天数、退热天数、住院天数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治疗组肺部炎症基本吸收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红霉素合用短程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值得推荐应用。 罗素云 廖艳霞 何成龙 王琴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 克拉霉素 红霉素 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305例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总胆红素、B超、X线表现、血、尿淀粉酶等,重点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情况。结果 305例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经过正规、系统治疗,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较未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高,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婴儿、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逐渐增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较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高,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患儿年龄越大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高。 张国华 罗素云 王琴 兰静 杨峻 高海燕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消化系统损害 注射用炎琥宁、病毒唑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对照分析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病毒唑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炎琥宁治疗组、病毒唑治疗组和对照组,三组均经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炎琥宁、病毒唑静脉滴注,观察三组在用药3d内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将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指标改善在3d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炎琥宁、病毒唑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能缩短病程,有较好的疗效,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张国华 高海燕 陈胜利 王琴 罗素云关键词:病毒唑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 匹多莫德对过敏性紫癜复发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过敏性紫癜复发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6月于东莞市厚街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加用匹多莫德组)每组各36例,后将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P选择素、IFN-γ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个月、6个月、1年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P选择素、IFN-γ水平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的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钟婕 陈胜利 许博 王琴 高海燕关键词:匹多莫德 过敏性紫癜 复发 安全性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分析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总胆红素、B超、X线表现、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血尿淀粉酶等。结果 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经过正规、系统治疗,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婴幼儿组较儿童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表现明显,而儿童组腹痛症状表现明显;儿童组血清转氨酶增高、血总胆红素增高、血淀粉酶增高、尿淀粉酶增高、肝脏B超异常、胆囊炎、腹腔积液、胰腺炎等表现的比例均较婴幼儿组高;婴幼儿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儿童组低。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婴幼儿较儿童症状表现明显,儿童实验室检查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高。 张国华 罗素云 王琴 兰静 高海燕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消化系统损害 婴幼儿 儿童 89例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7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9%);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王琴 方昕 何成龙关键词: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罗联用对小儿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罗联用对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0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罗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8.52%(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盐酸丙卡特罗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方法治疗,且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 方昕 王琴 金樱关键词:小儿肺炎 氨溴索 丙卡特罗 手足口病患儿肺部改变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肺部改变与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111例手足口病患儿体格检查、胸部X线特点和凝血功能检查等资料。结果111例手足口病患儿中,28例患儿胸片有肺部改变,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部分可见斑片状阴影;伴有胸片肺部改变患儿其APTT明显比胸片肺部无改变患儿延长(p<0.05)。结论伴有胸片肺部改变手足口病患儿应当注意其凝血功能变化,预防患儿有出血倾向。 罗素云 王琴关键词:手足口病 肺部改变 凝血功能 APTT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的复苏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的复苏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4年在东莞市大朗医院出生并发生窒息的患儿156例作为观察组,均采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进行抢救;选择2010—2011年在东莞市大朗医院出生并发生窒息的患儿16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新生儿窒息旧法复苏技术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儿复苏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苏后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病死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5.00%(χ2=8.458,P=0.004)。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74%,低于对照组的31.88%(χ2=12.926,P=0.000)。观察组患儿复苏后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可提高窒息患儿复苏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李清霞 王琴 方昕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术 预后 P2X7受体表达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P2X7受体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间P2X7受体、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2X7受体表达水平为(151.4±14.3)n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0.8)ng/m L(P<0.01);研究组TNF-α表达水平为(1.72±0.14)n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4±0.16)ng/m L(P<0.01);研究组IL-1β表达水平为(0.89±0.14)n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3±0.15)ng/m L(P<0.01)。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P2X7受体表达与TNF-α、IL-1β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2分别为0.533、0.666,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存在P2X7受体及TNF-α、IL-1β过度表达,且P2X7受体与TNF-α、IL-1β表达呈正相关。 周岳琴 王琴 方昕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P2X7受体 白介素1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