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 作品数:26 被引量:2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测定及其相关分析
- 2004年
-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lept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adioimmunoassay)法测定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 A 组:氮质血症期(16例);B 组:肾衰竭期(21例);C 组:尿毒症期(19例)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并分析它们是否相关。结果:(1)CRF 时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显著负相关(r=-0.3756 P<0.01);(2)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氮质血症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剐(P<0.05);(3)CRF 患者血清 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BMI)呈显著正相关(r=0.5072 P<0.01)。结论:CRF 时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高度负相关;而在对照组中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王秀玲马达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浆内皮素、P物质、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干预正日益受到重视。内皮素(ET)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已为公认,但 HD 对其影响报道不一。P 物质(SP)肺公认是一种肾功能保护物质,但 HD 对起作用所知甚少,...
- 王秀玲孙晓红杨艳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皮素内源性洋地黄物质血液透析
- 文献传递
-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microglobulin ,β2 -MG) ,同时 ,常规检查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观察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及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HP )对 β2-MG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肾功能衰竭程度日趋加重 ,血清 β2 -MG水平逐渐升高 ,血清 β2 -MG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 ,而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 ,此外 ,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后 ,β2 -MG在血液中蓄积的程度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血液透析后 ,β2 -MG水平较透前稍下降 ,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经血液灌流治疗后 ,β2 -MG水平显著高于灌流前。结论 β2 -MG增高可导致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 ,探讨有效的清除β2 -MG的方法对防治淀粉样病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 陈继红桑晓红王秀玲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Β2微球蛋白
- 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研究被引量:15
- 1999年
-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一值得注意的问题,国内报道不一。我们观察了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血液透析(HD)对其影响,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对象:(1)非HD尿毒症组(A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岁。原发病为...
- 王秀玲桑小红左希奎刘健
- 关键词:尿毒症甲状腺激素血液透析
- 慢性肾功不全患者不同阶段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
- 本文对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程度患者进行血浆ET和CGRP检测,并与20例健康成人对照,探讨ET和CGRP与肾血流的关系。ET在肾功能衰竭时分泌增多,而高浓度的ET促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ET与GFR,...
- 陈继红王秀玲刘健桑晓红
- 关键词: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肾小球滤过率肾有效血浆流量
- 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活检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 2004年
- 梁兰青王秀玲列才华冯维刘阳阿孜古丽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肾活检肾实质性疾病血液透析肾组织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2年
- 任何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阶段(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都可发生贫血.贫血主要机制为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绝对或相对不足,红细胞寿命缩短,尿毒症血清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等[1,2].
- 杨艳王秀玲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EPO
- 中国五省市自治区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调查被引量:199
- 2005年
- 目的了解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方法对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至2003年收治的123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慢性肾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患病率为16 5%,左心室肥厚(LVH)为58 5%,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27 7%,脑卒中(CVA) 5 6%,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31 5%。(2)第2~3期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的CAD(5 9% )和CVA(1 0% )患病率已明显高于同地区一般人群;高达41 2%的轻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合并LVH, 13 8%有充血性心衰的临床证据;CAD、LVH和CHF的患病率随肾功能恶化而增高。(3)本组透析患者CAD的患病率(20 0% )低于欧美国家,而脑卒中患病率(5 4% )显著高于国外报告;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和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之间CAD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但男、女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女性LVH的患病率甚至高于男性。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已明显增加。本组透析病人CAD的患病率低于欧美国家,发病规律也与一般人群有别,故有必要深入研究慢性肾脏病患病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 侯凡凡马志刚梅长林戎殳黄颂敏刘先蓉袁伟杰郭云珊王莉何强王秀玲桑晓红栗霄立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心血管疾病LVH轻度
-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 2006年
- 本文回顾分析113例未进入透析的CRF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和同期各项检查结果,了解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以便指导临床。
- 彭钰王秀玲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结构超声心动图CRF
- 我国五省市、自治区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27
- 2005年
- 目的了解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我国五个省市、自治区七家三级甲等医院2002至2003年收治的1239例慢性肾脏病病人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资料库,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疾病和用药史、体检及实验室参数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同时对主要危险因素的普遍性进行分析。结果(1)血清C反应蛋白(CRP)显著增高(>10mg/L)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因素(OR2.13,95%可信区间[CI]1.32~3.43);本组慢性肾脏病患者CRP>10mg/L者占21.5%。(2)女性(OR2.99,CI2.09~4.26)、贫血(OR2.06,CI1.19~3.57)和收缩期高血压(OR1.016,CI1.00~1.02)是左心室肥厚(LVH)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慢性肾脏病病人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者占54.2%,血红蛋白维持≥110g/L者仅15%。(3)钙磷乘积增加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有关(OR1.023,CI1.01~1.03);本组病人中25.9%钙磷乘积≥55。(4)低白蛋白血症(OR6.01,CI1.25~28.96)和舒张压增高(OR1.049,CI1.00~1.09)是慢性肾脏病合并脑卒中(CVA)的主要危险因素;低白蛋白血症的患病率为37.3%。(5)传统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CAD(OR2.34)、CHF(OR1.97)和脑卒中(OR4.40)的危险性;年龄增加是CAD(OR1.04)和脑卒中(OR1.22)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则与左心室肥厚(OR1.016)、CHF(OR1.02)和脑卒中(OR1.04)的发生有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探讨对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的干预方法,加强对贫血、高血压和钙磷代谢紊乱的控制是改善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关键。
- 侯凡凡马志刚梅长林戎殳黄颂敏刘先蓉袁伟杰郭云珊王莉何强王秀玲桑晓红栗霄立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CHF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