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哮喘
  • 7篇过敏
  • 6篇过敏性
  • 5篇支气管
  • 5篇支气管哮喘
  • 5篇气管
  • 5篇哮喘患者
  • 4篇粒细胞
  • 3篇嗜碱
  • 3篇嗜碱粒细胞
  • 3篇受体
  • 3篇问卷
  • 3篇问卷调查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过敏性鼻
  • 3篇过敏性鼻炎
  • 3篇鼻炎
  • 3篇TOLL样受...
  • 3篇LPS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王群
  • 8篇许以平
  • 6篇郭胤仕
  • 4篇孙立英
  • 4篇王怡玮
  • 4篇杨玲
  • 3篇曹玲仙
  • 3篇王菁兰
  • 2篇俞雪
  • 2篇李燕芹
  • 1篇邹寒冰
  • 1篇秦慧
  • 1篇陈燕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 1篇2007上海...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GN、LPS、Poly I:C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
目的研究 PGN、LPS、Poly I:C 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上 Toll 样受体的活性。方法分别用 PGN、LPS、Poly Ⅰ:C 刺激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
杨玲许以平曾玲仙王群
文献传递
接受变应原免疫治疗的哮喘患者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调查接受安脱达(Alutard SQ)变应原免疫疗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症状评分改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日变异率和心理状态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对我院门诊接受安脱达(Alutard SQ)AIT治疗的63例疗程≥6个月且其他药物治疗可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调查,分为两组:一组为无其他药物治疗组26例,另一组为有其他药物治疗组37例;于接受AIT治疗前后应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eltest,ACT)和成人哮喘控制评估问卷(adult asthma therap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ATAQ)两种问卷评价哮喘患者的疾病控制水平,并测定PEF日变异率。用宗氏心理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水平分级、ACT评分和ATA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其他药物治疗组治疗后PEF日变异率、宗氏焦虑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安脱达(Alutard SQ)AIT治疗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控制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俞雪李燕芹王群郭胤仕
关键词:哮喘
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估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allergeni mmunotherapy,AIT)对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门诊接受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安脱达(Alutard(SQ)AIT治疗的39例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评价哮喘的疾病控制水平,应用鼻炎病情评分(RCT)评价过敏性鼻炎的控制情况。结果 3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Z=-7.235,P<0.05)、ACT评分(t=16.533,P<0.05)、RCT评分(t=16.650,P<0.05)、情绪(χ2=34.873,P<0.05)等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标准化AIT治疗能明显改善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孙立英郭胤仕王菁兰王群王怡玮许以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问卷调查
PGN、LPS、PolyⅠ:C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
目的:研究PGN、LPS、PolyⅠ:C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的活性。 方法:分别用PGN、LPS、PolyⅠ:C刺激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
杨玲许以平曹玲仙王群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嗜碱粒细胞TOLL样受体LPS
文献传递
上海地区9年间过敏原谱的变化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探讨2001年至2009年9年间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为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9年在我院过敏性疾...
孙立英郭胤仕王菁兰邹寒冰王群王怡玮许以平
文献传递
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估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对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门诊接受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安脱达(Alutard SQ)AIT治疗的39例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评价哮喘的疾病控制水平,应用鼻炎病情评分(RCT)评价过敏性鼻炎的控制情况。结果3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Z=-7.235,P〈0.05)、ACT评分(t=16.533,P〈0.05)、RCT评分(t=16.650,P〈0.05)、情绪(x2=34.873,P〈0.05)等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标准化AIT治疗能明显改善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孙立英郭胤仕王菁兰王群王怡玮许以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问卷调查
接受标准化变应原免疫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疗状况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①了解接受安脱达(AlutardSQ)标准化变应原制剂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②调查接受安脱达(AlutardSQ)AIT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规范诊断以及治疗、AIT的使用指征的规范执行的情况。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该院门诊接受安脱达(Alu-tardSQ)AIT治疗的85例支气管哮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疾病认知、诊治情况。结果回收调查问卷共85份,结果显示:①仅57.6%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知识比较熟悉;②支气管哮喘诊断和AIT规范化应用状况较好,但哮喘的规范治疗情况不佳;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哮喘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规范治疗的情况不佳,医患间沟通和对患者的宣教仍须进一步努力。
俞雪李燕芹王群郭胤仕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问卷调查
第一秒与六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检测气流阻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讨在肺功能测定中能否用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6秒用力呼气量比值(FEV1/FEV6)代替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的可行性.方法 对256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和174名非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收集FVC、FEV6、FEV1/FVC、FEV1/FEV6等数据.比较FEV6与FVC以及FEV1/FEV6与FEV1/FVC的相关性;并以FEV1/FVC〈70%作为判断气流阻塞的标准,计算相应FEV1/FEV6检测气流阻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FEV6与FVC以及FEV1/FEV6与FEV1/FVC均呈强正相关关系;(2)根据ROC曲线结果,取FEV1/FEV6为〈72.6%,其诊断气流阻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7.7%和98.4%.结论 FEV1/FEV6能够代替FEV1/FVC检测气流阻塞。
秦慧陈燕王群
PGN、LPS、Poly I:C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为探讨PGN、LPS和Poly I:C刺激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比较,并了解患者嗜碱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分别用PGN、LPS和Poly I:C刺激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观察其脱颗粒指数(DI)、特异性IgE以及与嗜碱粒细胞表面IgE受体的关系,同时检测了患者过敏原皮试、特异性IgE和尘螨刺激的嗜碱粒细胞DI。结果表明:PGN对患者嗜碱粒细胞的脱颗粒作用强于LPS和Poly I:C[DI分别为(40.7±10.9)%对(19.6±8.9)%、(22.5±7.9)%,P<0.01],同时对患者嗜碱粒细胞的脱颗粒作用也强于正常对照组[(40.7±10.9%)对(15.2±9.0%,P<0.01)]。PGN刺激与粉尘螨刺激DI不相关(P>0.05)。PGN可增强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的释放能力,其嗜碱粒细胞上存在着相应的TLR。
杨玲许以平曹玲仙王群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嗜碱粒细胞TOLL样受体
不同浓度肽聚糖、脂多糖、聚肌胞苷酸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PGN)、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方法分别应用不同质量浓度PGN、LPS、Poly I:C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情况,并与正常人作比较。同时检测尘螨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程度,以分析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改变与其表面IgE受体的关系。结果100 mg/L PGN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指数为(40.73±10.88)%,显著高于其刺激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的(15.23±8.96)%(P>0.01),亦显著高于50μg/L LPS刺激的(19.63±8.92)%和50 mg/L Poly I:C刺激的(22.50±7.89)%(P值均<0.01)。PGN刺激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指数与粉尘螨刺激脱颗粒指数不相关(P>0.05)。结论PGN可增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释放能力,嗜碱性粒细胞上存在相应的TLR活性受体。
杨玲许以平曹玲仙王群
关键词: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嗜碱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