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翠梅

作品数:36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病理
  • 18篇临床病理
  • 17篇免疫
  • 12篇细胞
  • 11篇肿瘤
  • 11篇组织化学
  • 11篇免疫组织
  • 11篇免疫组织化学
  • 8篇腺癌
  • 7篇临床病理分析
  • 7篇病理分析
  • 6篇免疫组化
  • 5篇细胞癌
  • 5篇淋巴
  • 4篇预后
  • 4篇乳腺
  • 4篇肾细胞
  • 4篇肾细胞癌
  • 4篇表达及意义
  • 4篇病理学

机构

  • 36篇江苏省苏北人...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扬州大学
  • 2篇高邮市人民医...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天长市中医院
  • 1篇仪征市中医院
  • 1篇苏州市相城人...

作者

  • 36篇王翠梅
  • 29篇顾学文
  • 23篇肖芹
  • 12篇徐清
  • 12篇田秀春
  • 10篇刘丹
  • 9篇朱长仁
  • 5篇蒋记心
  • 4篇张子兰
  • 2篇王红
  • 2篇倪军
  • 2篇徐晓玲
  • 2篇孙幸
  • 2篇曹丽
  • 2篇凡兰桂
  • 2篇陈月香
  • 2篇丁雪飞
  • 2篇顾健
  • 2篇沈连军
  • 2篇范钦和

传媒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切除标本进行常规HE病理学检查,采用PV-6000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6例Rosai-Dorfman病患者中有3例肿块位于胸壁,1例位于鼻粘膜、中鼻甲,1例位于胫骨,1例位于股骨。镜下示病变组织由淡染区和深染区构成的结节状病灶,淡染区为增生的组织细胞,细胞大,胞质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内见吞噬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深染区为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构成,部分病例病变区夹杂有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示增生的组织细胞S-100阳性,CD68部分阳性或阴性,CD1α阴性。结论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是1种少见的组织细胞病变,有其独特的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表型,对增生组织细胞本质的认识是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键。
王翠梅肖芹顾学文朱长仁刘丹王军
关键词:组织细胞免疫组化
食管颗粒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性,66岁,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2个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余前查胃镜示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小隆起,现复查胃镜:距门齿36cm见0.5cm×0.5cm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光滑,行内镜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患者女性,59岁,发现食管隆起1天入院,患者中上腹部不适查胃镜提示食管距门齿约30cm可见一处小隆起,约0.7cm×0.8cm,表面光滑,行内镜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张子兰顾学文肖芹王翠梅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预后
罕见胸腺Rosai-Dorfman病1例被引量:3
2019年
1例患者因体检时发现纵隔肿瘤就诊,临床考虑胸腺瘤。术后病理检查可见组织细胞吞噬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组织化学示S-100及CD68阳性,CD1a阴性。最终诊断为胸腺Rosai-Dorfman病,提示临床医师应注意避免漏诊与误诊。
鲁康洋顾学文肖芹朱长仁王翠梅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胸腺
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1例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MCA)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1例乳腺原发性MCA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和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组织学形态、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测序结果。结果肿瘤剖开可见囊腔形成,切面半透明状、有光泽,灶区呈黏冻样;囊腔内衬胞质富含黏液的高柱状细胞,瘤细胞中-重度异型性,囊腔内含丰富黏液。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E-cadherin弥漫阳性,TRPS1呈高表达,CK5/6呈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30%,ER、PR和HER2均阴性。Illumina肿瘤高通量测序PIK3CA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10的碱基发生c.1633G>A变异,exon8的碱基发生c.1357G>A变异;TP53基因存在点突变,exon7的碱基发生c.731G>A变异。患者随访30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乳腺原发性MCA临床罕见,大部分为三阴型乳腺癌,但预后良好;高通量NGS技术基因突变检测提示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与TP53抑癌基因突变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丹顾学文王媛媛田秀春王翠梅徐清汪成成肖芹
关键词:乳腺肿瘤黏液性囊腺癌PIK3CATP53
细胞周期蛋白D1、p16蛋白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蛋白在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中的表达,探寻BRG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SP染色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癌基因CyclinD1及抑癌基因p16蛋白在正常胃黏膜、BRG、癌旁组织、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CyclinD1在正常胃黏膜、BRG、癌旁组织、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在BRG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正常胃黏膜、BRG、癌旁组织、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在BRG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yclinD1、p16蛋白在BRG、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G可能有癌变倾向,且CyclinD1、p16蛋白可能参与了其向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徐晓玲朱海杭王翠梅曹丽凡兰桂沈琴印健
关键词:CYCLIND1P16胆汁反流性胃炎
P16在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P16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表达及胆汁反流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SP染色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抑癌基因P16在正常胃黏膜、胆汁反流性胃炎、癌旁组织、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P16表达从正常胃黏膜、胆汁反流性胃炎、癌旁组织、胃癌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但P16表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可能属于癌前病变,且P16可能参与了其向胃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徐晓玲徐永居王璐陈洁王翠梅曹丽曹丽沈琴凡兰桂
关键词:P16胆汁反流性胃炎癌前病变胃癌免疫组化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病理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neroendocrine tumor,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患者162例,对其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62例消化系统NET中食管1例(0.62%),胃32例(19.75%),肠道101例(62.35%),胰腺23例(14.20%),阑尾3例(1.85%),肝脏1例(0.62%),胆管1例(0.62%)。肿块直径<2 cm 128例(79.0%),≥2 cm 34例(21.0%)。病理分级NET G1129例(79.6%),G219例(11.7%),G314例(8.7%)。无淋巴结转移151例(93.2%),有淋巴结转移11例(6.8%)。临床分期Ⅰ期136例(84.0%),Ⅱ期11例(6.8%),Ⅲ期8例(4.9%),Ⅳ期7例(4.3%)。免疫组化Syn阳性率100.0%,CD56阳性率80.7%,CgA阳性率72.2%。患者生存时间与肿块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肿块直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低、临床分期早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
仇加高顾学文王翠梅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21年
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sinonsal teratocarcinosarcoma,SNTCS)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罕见肿瘤,大部分发生于鼻腔鼻窦,具有癌肉瘤和畸胎瘤的双重特征,肿瘤组织成分较为复杂,可因取材部位和组织局限误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未分化癌等其他疾病,对患者治疗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报道2019-01-2020-06收集的3例SNTCS,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学特征,以加深对该病的理解和认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3例患者中,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为38岁、45岁(女)、49岁。2例男性患者以鼻塞、嗅觉下降入院,女性患者以间断性鼻出血入院。3例患者CT图像表现相似(图1),肿物均位于右侧鼻腔,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入院后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放、化疗,3例随访至2020-07均未见复发,其中2例男性患者随访时间5~9个月,1例女性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
鲁康洋陈淼顾学文吴仙王翠梅肖芹
关键词:病理学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淋巴瘤患者凝血异常的影响
目的:本文检测淋巴瘤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血浆 D-二聚体(D-D)、VWF、抗凝血酶Ⅲ(AT)、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各项指标相关性及对肿瘤易栓症影响。
何斌孙小林倪军王红孙幸王翠梅沈连军顾健
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三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2020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OFMT)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OF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6~64岁;肿瘤最大径1.5~4.0 cm。大体检查肿块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质韧。镜下观察3例OFMT有纤维性假包膜及不连续骨壳,肿瘤实质呈分叶状,细胞密度不均,瘤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胞质淡染或呈嗜伊红色,核染色质细腻,灶区可见小核仁,排列呈巢状、短条束状、镶嵌状,基质呈纤维黏液样及玻璃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3例均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1例局灶性表达CD10。结论OFMT相对少见,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
刘丹王坚肖芹田秀春朱长仁蒋记心王翠梅徐清顾学文胡慧敏
关键词: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形态核染色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