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诗红

作品数:5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日本刺沙蚕
  • 3篇沙蚕
  • 3篇摄食
  • 2篇摄食率
  • 2篇沉积物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对虾
  • 1篇幼体
  • 1篇中国对虾
  • 1篇软底
  • 1篇生态效率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扰动
  • 1篇示踪
  • 1篇紫彩血蛤
  • 1篇物量
  • 1篇海底
  • 1篇海底沉积
  • 1篇海底沉积物

机构

  • 5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5篇张志南
  • 5篇王诗红
  • 2篇于子山
  • 1篇吕瑞华
  • 1篇周宇

传媒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于1996年6月在山东省莱阳市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体长4.5-60cm,体重1.2-3.7g)和日本刺沙蚕(体长1.0-5.0cm),通过持续20d的室内实验,研究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按蚕的摄食率。实验条件为:水温21-23℃,海水盐度30-31,pH=8.2-8.6室内自然光照。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C(g·g-1·d-1)与体重W(g)的关系为C=0.153W0.7072。在实验条件下,中国对虾生长状况良好,平均日生长率为432%。中国对虾摄食日本刺沙蚕的物质转换效率为12.721%±2.792%,能量转换效率为9.362%±2.472%中国对虾摄食丰与投饵量之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
王诗红张志南
关键词:日本刺沙蚕中国对虾摄食生态效率对虾
胶州湾北部软底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被引量:17
2000年
1995年3~11月对胶州湾北部软底海域进行了 两月一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期间,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和总平均生物量分别为 1891.3 inds./m2和41.9 g.w.w/m2。与该海域有关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历史 资料相比较,本研究所得到的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值显著增加,生物量值则有较明显的下降, 初步分析了发生这些变化主要原因。丰度和生物量比较曲线表明,所研究海域底栖生物群落 处于中等干扰(即污染的影响 )状态。
于子山张志南王诗红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
日本刺沙蚕摄食沉积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1998年
日本刺沙蚕为典型的沉积食性底栖动物,通过大量吞食沉积物来获得能量,以维持自身的营养需求。作者于1996年10月在山东省丁字湾北部泥滩潮间带采集日本刺沙蚕,利用肠道内含物分析方法测定了日本刺沙蚕对自然沉积物的摄食率,其结果为5.71±2.76mg.mg-1.d-1,并估算出日本刺沙蚕饱食沉积物所需时间约为6.58h。日本刺沙蚕在摄食沉积物时偏向于选择较大的颗粒,这与最适觅食模型的结论相反。这一结果可用底栖生物对其栖居环境适应方式的特殊性来解释。
王诗红张志南
关键词:日本刺沙蚕海底沉积物摄食沙蚕
紫彩血蛤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2
1999年
以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研究底栖双壳类软体动物紫彩血蛤对沉积物的扰动。室内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周期10d内,沉积物表层的示踪颗粒有47%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12cm,垂直迁移率为1.80×10-5·g-1·cm-2·d-1。沉积物10cm深处的示踪颗粒分别有45%和15%向上和向下迁移,向上及向下迁移率分别为1.89×10-5·g-1·cm-2·d-1和0.
于子山王诗红张志南周宇
关键词:紫彩血蛤生物扰动沉积物
丁字湾潮间带日本刺沙蚕幼体对底栖微藻的摄食率被引量:11
2002年
采用同位素 14 C现场同步示踪技术 ,测定了丁字湾北部泥质潮间带不同体长日本刺沙蚕幼年个体对底栖微藻的摄食率。结果表明 ,日本刺沙蚕的个体摄食率与虫体体长呈正相关 ,其总体摄食率为 0 .5 399× 10 -3 h-1,相当于摄食底栖微藻 1.985μg C· 10 cm-2 · h-1。同时得出 5月份现场条件下底质表层初级生产力为 38.2 4 μg C· 10 cm-2· h-1。
王诗红张志南吕瑞华
关键词:日本刺沙蚕摄食率初级生产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