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邦军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内固定
  • 2篇儿童
  • 1篇弹性髓内钉
  • 1篇钉道
  • 1篇钉点
  • 1篇治疗儿童
  • 1篇上骨折
  • 1篇数字骨科
  • 1篇双切口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平台骨折
  • 1篇切口
  • 1篇肱骨
  • 1篇肱骨髁
  • 1篇肱骨髁上骨折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骨折

机构

  • 5篇襄阳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王邦军
  • 3篇廉凯
  • 2篇陈枫文
  • 2篇吴农欣
  • 2篇陈刚
  • 1篇梅荣成
  • 1篇崔露
  • 1篇郑建平
  • 1篇陆欣颜
  • 1篇严力军
  • 1篇鲁宏
  • 1篇陆新颜
  • 1篇胡杨
  • 1篇石义华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TENs)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襄阳市中心医院对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间收治的48例股骨骨折患儿采用TENs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随访4 ~2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膝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旋转畸形及下肢短缩或过度生长等并发症.结论 TENs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骨折效果满意.
郑建平廉凯王邦军梅荣成陆欣颜
关键词:股骨骨折弹性髓内钉儿童
双切口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双切口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前外和后内侧双切口置入3块钢板支撑固定,同时一期植骨,术后辅以功能锻炼。结果术后仅1例出现切口边缘浅表皮肤坏死。17例获得随访10~30个月,疗效按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双切口进行3块钢板内固定为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定力学结构固定,有利于术后早期合理功能锻炼,以及提高手术疗效。
王邦军胡杨严力军陈枫文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钢板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确定空心螺钉内固定肩胛盂骨折进钉点与钉道方向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IdebergⅡ型肩胛盂骨折中加压螺钉的进钉点位置及钉道方向。方法术前将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进行三维重建,模拟骨折复位后放置拉力螺钉。测量螺钉进针点及螺钉通道方向。手术采用改良Judet入路,复位检查关节面平整性根据术前制定的进针点及钉道方向,钻孔测深安置拉力螺钉。结果拉力螺钉主钉进针点为肩胛颈延长线同肩胛骨外侧缘交点。在此冠状平面上进针角度为130°;螺钉在矢状位上向下方前倾角度为30°。结论利用术前CT数据可以重建三维模型后模拟复位,安置拉力螺钉并测量进钉点位置及钉道的方向,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螺钉误入关节可能。
陈刚廉凯吴农欣陆新颜王邦军陈枫文崔露
关键词:肩胛盂骨折拉力螺钉
铰链外固定支架在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中的辅助应用
目的探讨铰链外固定支架在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中的辅助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9例复杂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时应用铰链外固定支架维持肘关节同心对位,术后早期积极进...
王邦军
文献传递
利用数字骨科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对儿童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及进针顺序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利用数字骨科技术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体位及交叉进针的顺序。[方法]回顾性研究比较本科3年来收治的70例儿童Gar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A组术前常规X线检查,术中常规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术前增加CT检查,并分析骨折远端旋转移位趋势,根据术前规划制定前臂旋转复位方式,并根据旋转方位制定进针顺序。[结果]利用基于CT建立的数字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其手术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功能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Ⅱ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有其客观规律。术前规划有助于正确的复位和维持,交叉进针的顺序应该根据维持复位时前臂的旋转姿态来制定。
陈刚吴农欣廉凯王邦军鲁宏石义华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数字骨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