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铸 作品数:6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诊疗(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3年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的症状、影像、病理、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10月我院收治2例肾脏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并讨论。结果:2例肿瘤大小分别为3.0cm×4.0cm和1.5cm×2.0cm。1例行左肾部分切除术,另1例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均为肾脏嗜酸细胞瘤。镜检:肿瘤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细胞均匀一致,呈腺泡状或管状排列,胞质内富含嗜酸性颗粒,肿瘤中心部可见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区;免疫组化:EMA(+)、Vimentin(-)。本组中1例细胞核有一定程度异形性,另1例细胞核异形性明显,呈低度恶性。术后分别随访14个月及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肾脏嗜酸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方面无明显特异性表现,确诊须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宜,针对某些伴发恶性可能的肿瘤,肾根治性切除术也是积极的,术后需密切随访。 蔡科科 李德东 王金铸 卢炳新 韩瑞发 白铁男关键词:肾脏嗜酸细胞瘤 肾脏肿瘤 病理检查 良恶性 肾集合管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总结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及2011年7月收治的2例肾集合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例1术后3个月发生肺转移,术后9个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例2术后随访3个月,情况良好。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临床罕见、高度恶性的肿瘤,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本病以手术根治性治疗为主,术后易复发且转移较早,预后差。 李德东 蔡启亮 卢炳新 王金铸 蔡科科 念学武 白铁男关键词:肾集合管癌 病理学 女性尿道神经鞘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神经鞘瘤(Schwannomas of female urethra)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例尿道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岁和48岁,均误诊为尿道肉阜,行尿道肉阜切除术。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1例术后病理回报为神经鞘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特异性表现。1例1年后因肿瘤复发再次入院,行尿道肿物切除术,病理回报为低度恶性神经鞘瘤,术后未予进一步治疗,目前患者状况良好。结论:泌尿系神经鞘瘤临床上少见,而发生恶变者更为罕见。其诊断缺乏特异性,常误诊为尿道肉阜,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方法可采用尿道肿物切除术。 郭战军 李德东 孙光 卢炳新 蔡启亮 王金铸 蔡科科 白铁男关键词:尿道肿瘤 神经鞘瘤 病理学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调查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泌尿外科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90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29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31例,感染率为10.69%,以呼吸道感染为首15例,占48.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多(β=3.084,OR=21.847)、外周血白细胞数低(β=3.188,OR=24.244)和住院时间>30d(β=2.608,OR=13.574)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专科护理人员护理(β=-2.849,OR=0.058)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率较高,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王金铸 白铁男 李德东 蔡科科 卢炳新 刘利维关键词:泌尿系统 恶性肿瘤 化疗 影响因素 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1例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观察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1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腹疼痛4例,肉眼血尿2例,消瘦、乏力2例。 B超检查均提示肾占位性病变;CT检查均提示肾实质不规则混杂密度肿物影,肿瘤内有坏死液化,增强扫描均有不均匀强化改变。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1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辅以生物免疫治疗。根据NWTS3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4例。4例术后1 a内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3例分别死于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衰竭;3例术后随访7~26个月无瘤生存。结论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应争取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Ⅰ期和Ⅱ期术后及时辅以生物免疫治疗疗效良好,Ⅲ期和Ⅳ期预后差。 黄鸣文 刘利维 王金铸 曹利瑞 白铁男关键词:肾肿瘤 恶性横纹肌样瘤 根治性肾切除术 原发性附睾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附睾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11年收治的7例附睾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化检查提示附睾平滑肌肉瘤有较特异性表现,术后随访1~36个月,5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1例存活至今。结论附睾恶性肿瘤临床少见,附睾平滑肌肉瘤更为罕见,且预后较差;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睾丸高位切除术是治疗附睾肿瘤的首选方法。 李德东 白铁男 韩瑞发 卢炳新 王金铸 蔡科科关键词:病理 诊治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