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宇 作品数:26 被引量:123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地下水开采对海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的产流机制改进CLM3.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3.5)的水文过程参数化,同时嵌入地下水开采对流域水循环影响的模块,并考虑经济社会用水,建立能够描述流域自然-人文过程的大尺度陆地水循环模型(CLM-DTVGM)。以地下水开采严重的海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作为大气强迫驱动,针对海河流域1980年-2010年的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地下水开采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开采活动引起海河流域地表径流和土壤湿度整体有所减少,蒸散发则呈增加趋势,且各水循环要素空间分异较大。 姜姗姗 占车生 王会肖 富可荣 王飞宇关键词:海河流域 陆面过程 地下水开采 水循环 典型山地蒸散发时空变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2017年 基于考虑了水资源开采利用方案和农作物生长的新型陆面模式CLM_CERES,利用CMIP5多模式集合数据集驱动该模式,使用基于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的地表蒸散发估算数据("MTE"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系统分析了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地、横断山地、黔桂喀斯特山地)基准期(1951-2005年)和预估期(2006-2060年)蒸散量时空变化。结果显示:三个区域CLM_CERES模拟蒸散量与MTE数据在月尺度上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性均在0.76~0.88之间。1951-2060年太行山地和横断山地总蒸散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0.9806和0.7569mm/a(P<0.001),以植被蒸散为主,黔桂喀斯特山地总蒸散量无显著增加趋势,以土壤蒸发为主;三个区域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峰值位于5-9月。太行山地和横断山地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黔桂喀斯特山地受其特殊的地表、地下水二元结构影响,对蒸散量的响应机制相对复杂。 王飞宇 占车生 胡实 贾仰文 牛存稳 邹靖关键词:蒸散发 CERES 考虑多要素空间依赖性的区域蒸散发变化归因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要素空间依赖性的区域蒸散发变化归因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搜集研究区的气象要素、地理要素、人类活动要素数据集及研究区内水文站点径流数据;步骤二、数据前处理;步骤三、利用空间聚类方法对研究区内... 邹磊 陈婷 王飞宇 张永勇一种非稳态条件下城市极端降水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稳态条件下城市极端降水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研究区降水数据及影响城市极端降水演变的因子数据集,包括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步骤二、数据预处理及极端降水指数计算;步骤三、利用随机森林方法对... 邹磊 刘慧媛 窦明 王飞宇基于TVGM-Budyko耦合模型的多时间尺度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VGM‑Budyko耦合模型的多时间尺度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研究区域内水文、气象数据及土壤含水量数据;步骤二、数据前处理;步骤三、耦合TVGM模型和Budyko框架,将Budyk... 邹磊 陈婷 夏军 王飞宇渭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大气环流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9 2021年 基于渭河流域内及其周边28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逐日降水量数据,选取PRCPTOT、SDII、Rx1day、Rx5day、R95P和R99P共6种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变换方法综合分析了渭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探究流域极端降水指数与6种大气环流异常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在1961-2017年间,渭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整体呈减少的趋势。渭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由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增加,流域东南地区较西北地区湿润;(2)1990年以后,极端降水指数在年际间的波动性明显增大,流域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有上升趋势;(3)在所选择的大气环流异常因子中,渭河流域极端降水受南方涛动指数SOI影响最大。SOI越大,流域发生少雨现象的概率越大,反之,则发生多雨、洪涝现象的概率越大。本文结果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对于极端降雨的影响机理和加强预防气候灾害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邹磊 余江游 王飞宇 张彦关键词:渭河流域 极端降水指数 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植被变化成因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植被变化成因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影响植被生长的因子数据集,包括自然因子、气象因子和社会因子,以及NDVI数据;步骤二、数据处理;步骤三、利用空间分析理论对不同区域影响NDVI时间变... 邹磊 陈婷 王飞宇 肖帅 董怡文献传递 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流域蒸散发定量估算一直是水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水文模型和遥感反演是当前估算区域蒸散发的常用手段。研究通过数据同化,集成水文模型和遥感模型的优势,耦合遥感蒸散发到水文模型中以实现多源数据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选择北京市沙河流域为研究区,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作为模型算子,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算法,利用双层遥感模型模拟的蒸散发同化水文模型,并基于地面通量站观测的日蒸散发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同化结果与观测数据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较同化前减少,精度进一步提升,且当遥感观测输入频繁时精度改善明显。研究证明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系统,是一种可实现输出精度更高和时序连续的区域蒸散发的新型模式。该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创新蒸散发估算的学科内容,为准确理解区域水循环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尹剑 占车生 顾洪亮 王飞宇关键词:蒸散发 遥感反演 水文模型 集合卡尔曼滤波 数据同化 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植被变化成因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植被变化成因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影响植被生长的因子数据集,包括自然因子、气象因子和社会因子,以及NDVI数据;步骤二、数据处理;步骤三、利用空间分析理论对不同区域影响NDVI时间变... 邹磊 陈婷 王飞宇 肖帅 董怡文献传递 基于不同综合水质评价方法的长江流域水质时空差异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究不同综合水质评价方法在长江流域水质评价的运用,并进一步分析长江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变化特征及时空差异性。【方法】基于长江流域16个代表性监测断面2008—2018年的水质数据,利用水质综合指数法、水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域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M-K趋势检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流域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研究。【结果】在汛期和非汛期,乐山岷江大桥监测断面DO质量浓度最小分别为2.86 mg/L和3.16 mg/L,南昌滁槎断面COD_(Mn)和NH_(3)-N质量浓度最大分别为10.00mg/L和6.45 mg/L、2.23 mg/L和4.48 mg/L;非汛期时南昌滁槎断面采用水污染指数法评价,水质标准IV类及以上监测次数的占比最大为31.82%,乐山岷江大桥断面采用水质综合指数法评价,处于水质标准IV类及以上监测次数的占比最大为19.70%;水质评价结果的良好程度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水质综合指数法>水污染指数法;乐山岷江大桥、长沙新港和南昌滁槎等断面水质评价结果的变化趋势最为显著且趋于好转;水质评价结果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乐山岷江大桥、长沙新港和南昌滁槎等断面的水质评价结果相对较差,岷江、湘江和赣江相较于长江其他河流的水质状况略差。【结论】不同综合水质评价方法对长江流域主要监测断面水质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且水质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更能体现水质现状情况。 王飞宇 李肖杨 贾军伟 左凌峰 于雪静 张彦关键词:长江流域 水质评价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