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鲁

作品数:18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石斑
  • 10篇石斑鱼
  • 10篇斑鱼
  • 5篇幼鱼
  • 5篇七带石斑鱼
  • 5篇仔鱼
  • 4篇养殖
  • 4篇条纹
  • 3篇稚鱼
  • 3篇胚胎
  • 3篇胚胎发育
  • 2篇养殖方法
  • 2篇养殖条件
  • 2篇云纹石斑鱼
  • 2篇摄食
  • 2篇体色
  • 2篇投喂
  • 2篇人工育苗
  • 2篇仔稚鱼
  • 2篇网箱

机构

  • 18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烟台开发区天...
  • 4篇天津立达海水...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8篇王鲁
  • 14篇陈超
  • 10篇李炎璐
  • 6篇吴雷明
  • 6篇于宏
  • 5篇孙曙光
  • 5篇宋振鑫
  • 4篇贾瑞锦
  • 4篇赵从明
  • 4篇张春禄
  • 3篇公光业
  • 2篇杨志
  • 2篇孙涛
  • 2篇孔祥迪
  • 1篇孟振
  • 1篇刘新富
  • 1篇施兆鸿
  • 1篇柳学周
  • 1篇薛宝贵
  • 1篇阎国江

传媒

  • 7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光照条件下黄鳍鲷仔鱼摄食行为及其规律初探
黄鳍鲷(Sparus latus)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Sparidae),广东俗称黄墙,福建俗称黄翅.其肉质鲜嫩,富有营养,是沿海主要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黄鳍鲷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菲律宾、印...
张春禄陈超李炎璐王鲁陈世峰张梦琪邵彦翔大田智盐崎雅史
关键词:黄鳍鲷光照条件摄食行为
一种促进石斑鱼体色增红的工厂化养殖用组合式LED光源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石斑鱼体色增红的工厂化养殖用组合式LED光源及其应用。本发明是通过在工厂化石斑鱼养殖车间中营造特定的光照环境、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投喂含有纯天然增色组分的饲料来实现的。本发明根据赤点石斑鱼、东星斑等石...
刘滨刘新富孟振黄滨王鲁
文献传递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封闭式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针对石斑鱼育苗过程中神经坏死病毒肆虐的现状,作者采用了一种斜带石斑鱼封闭式人工育苗方法.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不换水,使育苗环境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隔绝神经坏死病毒的传播,通过添加EM菌和水产养殖环境改善剂调节育苗水体中的理化因...
张春禄陈超王鲁黄蓉盐崎雅史神谷高广张梦淇邵彦翔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EM菌
一种金枪鱼陆上养殖方法
一种金枪鱼陆上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本发明针对金枪鱼陆上养殖不同于网箱养殖而提供与之相应的养殖条件和密度、饵料种类和投喂方式,从而实现在陆地上成功养殖金枪鱼的目的。
陈超李炎璐于宏孙曙光邵彦翔张春禄张梦淇王鲁
文献传递
条纹锯鱼旨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观察条纹锯鱼旨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研究其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特征、特点。采用Nikon E200显微镜对其胚胎发育形态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进行连续拍照取样,详细描述了其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6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孵化温度、发育时间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条纹锯鱼旨的受精卵为球形、游离的浮性卵,平均卵径为0.950±0.039mm;条纹锯鱼旨受精卵孵化需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生成期和孵化期6个主要时期,在80目的孵化网箱中,水温20~20.5℃、盐度28~32、DO≥5mg/L、pH7.6~8.4静水微充气的条件下需要46h53min孵化;卵黄囊在仔鱼出膜2d后被吸收。
贾瑞锦王鲁赵从明公光业孙曙光于宏王彦怀孙涛王贺陈超
关键词:胚胎发育受精卵
七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鱼形态观察被引量:21
2011年
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仔稚鱼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2±0.5℃、盐度30条件下进行七带石斑鱼仔鱼的饥饿耐受力实验,记录了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的存活与生长、卵黄囊与油球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胚胎发育可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0.5±0.5℃、盐度30.0条件下,受精卵历时38h45min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全长1.059±0.071mm,至4日龄全长2.27~2.36mm时,卵黄囊完全消失;16日龄,全长4.99mm时,鳔形成;至25~30日龄,尾鳍鳍条发育完整。在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的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后4~6d,半数死亡时间出现在5d,至7d饥饿仔鱼全部死亡。卵黄囊期仔鱼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仔鱼初孵时的快速生长期,卵黄囊消失前后的慢速生长期,以及在不能建立外源性摄食后的负生长期。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饥饿仔鱼与正常条件下仔鱼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饥饿仔鱼体长较短,头大且体瘦,长期饥饿后脑后部下陷。
陈超赵明柳学周王鲁杨志郭嘉瑱
关键词:七带石斑鱼胚胎发育胚后发育饥饿
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被引量:31
2012年
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表明:1)在水温22±0.2℃、盐度30、溶氧7.8mg/L、pH8.25的条件下,云纹石斑鱼的受精卵历时38h 17min开始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原肠、神经胚和器官形成及出膜6个阶段,受精、胚盘形成、2细胞等28个时期。2)在水温23±1℃,盐度30±3,DO≥5mg/L,pH8.0±0.5的海水中,培育至5d,卵黄囊完全消失,成为后期仔鱼;培育至27d,发育最快的云纹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65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胚后发育过程主要是根据卵黄囊、鳍膜、鳞片、体色及第1腹鳍棘与第2背鳍棘相对长度的变化分为仔鱼、稚鱼和幼鱼3个时期。其中仔鱼期又根据其卵黄囊的有无划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
宋振鑫陈超翟介明李炎璐马文辉王鲁庞尊方吴雷明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仔鱼稚鱼幼鱼
不同饵料对条纹锯鱼旨幼鱼生长与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颗粒饲料(A组)、颗粒饲料与鲜饵料(B组)、纯鲜饵料(C组)对三组条纹锯鱼旨Centropristis striata Linnaeus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颗粒饲料营养物质含量(除少数脂肪酸外)远大于鲜饵料,营养价值较高,在饵料的利用率以及鱼体的生长发育方面拥有一定优势。颗粒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5.4%,是鲜饵料的3.66倍,相对于鲜饵料而言,颗粒饲料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A组条纹锯鱼旨幼鱼蛋白质含量(20.3%)高于其他两组,C组含量最低,三组生长效率由高到低为A组>B组>C组。A、B、C三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54.93、66.40、61.02,B组的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营养价值更丰富。C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最高,分别高出A、B两组5.94%、7.8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比A、B两组高13.26%、9.61%。实验中共检测出5种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除精氨酸外,其余4种为非必需氨基酸(NEAA)。C组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9%,占总氨基酸的42.66%,高出A组8.8%、B组10%。以整体生长效果与营养物质组成作为标准评价实验效果:C组>A组>B组。
吴雷明陈超王鲁贾瑞锦赵从明宋振鑫李炎璐曲江波孙涛
关键词:饵料营养分析
低温胁迫对七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8
2012年
研究了体质量为(300±20)g的七带石斑鱼幼鱼从12.4℃海水直接转入到8.0℃的海水中,低温胁迫不同持续时间(0、1、2、5、10 d)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导致AKP活性呈不规则变动,2 d时其活性显著高于同期对照。GGT活性先升后降,2 d时酶活性最高,10 d酶活性最低。GOT和GPT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呈增加态势,10 d时与同期对照组之间活性差异显著。LDH活性在胁迫前及实验时期差异均不显著。TP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而下降。GLU胁迫前期变化未达显著性差异,但10 d时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G含量先降后升,胁迫前与实验结束时所测得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CRE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TP相似,也随胁迫时间而降低,10 d时只有胁迫前(48.57 34.96)mmol/L含量的22%。低温胁迫对血清离子浓度变化未产生大的影响,实验前、至低温胁迫10 d的测试结果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的水平。研究认为,实验幼鱼能适应跳跃式降温胁迫;低温胁迫对七带石斑鱼幼鱼的胁迫有累积效应。在实际生产越冬期间8.0℃低温时间不宜超过10 d。
陈超施兆鸿薛宝贵王鲁李炎璐吴雷明曲江波马爱军
关键词:七带石斑鱼低温胁迫代谢酶生化指标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早期形态与色素变化及添加剂对其体色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为研究豹纹鳃棘鲈色素变化过程以及添加剂对其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在室内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对豹纹鳃棘鲈的早期色素积累、转变过程进行描述,并采用螺旋藻粉和虾青素两种添加剂对其仔、稚、幼鱼的生长及体色变化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从2 d仔鱼开始,眼点色素增多,并由透明转为黑色,摄食明显;3 d仔鱼其背部鳍褶上的树枝状黑色素扩大,脊椎下方出现1列黑色素细胞丛;22 d的鱼体脊椎上方出现1排黑色素斑点,下方黑色素斑点数量减少,此时口、各鳍基部及沿脊椎两侧黄色素增加;28 d的稚鱼体表黄色素与红色素进一步增多,各鳍沿鳍条均有红色素斑点分布,鱼体呈橘红色,颜色鲜艳;30–33 d的幼鱼体表两侧布满黑色与橘红色斑点,脊椎下方斑点消失,仅在尾椎下方存有1块黑色素斑点。增色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15 d时,螺旋藻粉组与虾青素组全长、体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内梯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0 d时,3%和6%螺旋藻粉组较对照组的体重值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9%螺旋藻粉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虾青素组均高于对照组,除与0.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均差异显著(P<0.05)。0.1%实验组体重高于对照组和螺旋藻粉组,并高于组内其他梯度组。经过15 d添加虾青素的幼鱼体色红色素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30 d时,螺旋藻组没有达到增色效果。结果表明,螺旋藻粉对幼鱼生长初期有促进作用,随着添加浓度与养殖时间的增加其效果不明显,出现负效应;添加浓度为0.1%的虾青素可使全长、体重增长率最高并具有明显增色效果。
陈超吴雷明李炎璐宋振鑫梁友翟介明王鲁庞尊方
关键词:色素体色螺旋藻粉虾青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