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艳红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物膜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脂质体
  • 1篇腺苷酸环化酶
  • 1篇磷脂
  • 1篇膜脂流动性
  • 1篇跨膜
  • 1篇光谱
  • 1篇CA^(2+...
  • 1篇CA^2+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黄有国
  • 2篇白艳红
  • 1篇彭程航
  • 1篇范高峰
  • 1篇杨福愉

传媒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2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磷脂模型膜的时间分辨纳秒荧光光谱的研究
1995年
叙述了用时间分辨率纳秒荧光技术研究大豆磷脂或合成磷脂模型膜(脂质体)的物理状态变化与荧光寿命以及时间分辨各向异性测量参数变化相关性的实验结果。用荧光探剂MC540(Merocyanine540)标记模型膜的结果表明,荧光寿命(τ)的变化与脂质/探剂比例、磷脂组成、磷脂的极性头部、脂肪酸酰链长度等有关。用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标记磷脂模型膜的时间分辨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参数(S)、微粘度(η)和旋转相关时间(τr)等参数的变化与磷脂的组成及其比例、脂肪酸侧链的长度等有关。并对由稳态荧光测量和瞬态荧光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黄有国白艳红彭程航
关键词:生物膜脂质体荧光
跨膜Ca^(2+)梯差通过调节膜脂流动性影响G_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被引量:2
1995年
将牛脑皮层激活型G-蛋白(Gs)和腺苷酸环化酶(AC)重建于大豆磷脂脂质体,形成具有或不具有1000倍跨膜Ca2+梯差的四种脂酶体,研究了跨膜Ca2+梯差对Gs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膜脂物理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具有与生理条件相似的正向跨膜Ca2+梯差的脂酶体A中,AC的基础活力和Gs对AC的激活活力均最大;而跨膜Ca2+梯差与生理条件相反时(脂酶体D),AC的基础活力和Gs对AC的激活作用最小。外加Ca2+载体A23187消除脂酶体两侧的Ca2+梯差可导致前者(脂酶体A)Gs功能降低和后者(脂酶体D)Gs功能增强,使两者Gs功能恢复到无跨膜Ca2+梯差的脂酶体水平。用荧光探针DPH标记上述四种大豆磷脂制备的磷酶体,以时间分辨纳秒荧光技术研究在不同跨膜Ca2+梯差条件下膜脂物理状态变化。四种脂酶体的荧光各向异性测量结果表明,具有正向跨膜Ca2+梯差的脂酶体A的序参数(S=0.328),微粘度(η=0.61p)和旋转相关时间(τr=2.4nsec)均较具有反向Ca2+梯差的脂酶体D者(S=0.352,η=0.64pτr=2.5nsec)小,即前者的膜脂流动性较后者增加。这可能提示,一个相似于生理条件的跨膜Ca2+?
范高峰白艳红黄有国杨福愉
关键词:生物膜腺苷酸环化酶膜脂流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