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眭文妍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4篇免疫
  • 4篇病理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免疫组化
  • 3篇癌组织
  • 3篇表达及临床意...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9篇惠州市第一人...
  • 5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4篇眭文妍
  • 5篇赵文丽
  • 4篇罗招阳
  • 4篇彭晓峰
  • 4篇陈春燕
  • 2篇李维
  • 1篇温祥
  • 1篇谢乙团
  • 1篇李宏丽
  • 1篇赵文健
  • 1篇钟鸣
  • 1篇朱建思
  • 1篇赵慧
  • 1篇袁士成
  • 1篇洪玉婷
  • 1篇肖俊强
  • 1篇林晓敏
  • 1篇刘英霞
  • 1篇刘静

传媒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差异分析
2023年
目的:探析左半结肠癌(left sided colon cancer,LSCC)与右半结肠癌(right sided colon cancer,RSCC)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3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将其分为LSCC组(28例)和RSCC组(25例)。采集两组临床特征及MSI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MLH1、MSH2、MSH6、PMS2蛋白阳性率。比较两组MSI情况,分析免疫组化阳性切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神经浸润、组织分化、组织学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LH1、MSH2、MSH6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CC组PMS2阳性率明显高于R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CC组微卫星稳定(MSS)占比高于RSCC组,低频率MSI(MSI-L)、高频率MSI(MSI-H)占比低于R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LSCC患者,RSCC患者更易出现MSI状态,而加强MSI筛查更有利于提高结肠癌分型精确度。
温祥彭晓峰张建筑袁士成赵文丽眭文妍
关键词:结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
B7-H3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B7同源性3(B7-H3)是2001年新发现的B7家族成员。B7-H3mRNA广泛表达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其受体可能是髓样细胞触发受体家族的成员TLT-2。B7-H3分子的确切作用及其机制尚不确定,可能存在双重作用,即共刺激作用和(或)共抑制作用。研究发现,B7-H3蛋白在很多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目前认为B7-H3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赵文健陈春燕眭文妍罗招阳
关键词:B7-H3肿瘤生物学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NF-α及FoxM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叉头框M1基因(FoxM1)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获取癌灶组织与癌旁健康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方式对癌灶组织与癌旁健康组织TNF-α及FoxM1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灶组织中TNF-α及FoxM1阳性率均高于癌旁健康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结直肠癌分化程度低、突破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患者TNF-α及FoxM1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高+中、未突破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例晚期结直肠癌灶组织中,TNF-α和FoxM1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416,P<0.01)。结论:在晚期结直肠癌灶组织中,TNF-α及FoxM1表达水平高,两者呈正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对两者具有促进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病变性质的判断提供参考,为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范晓慧眭文妍陈丽红赵文丽钟鸣彭晓峰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医辨证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OR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及饮食、运动指导等基础治疗,同时口服缬沙坦胶囊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实验室指标BMI、WC,血TC、TG、LDL-C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临床治疗效果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治疗ORG可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疗效确切。
林晓敏洪玉婷吴少彬张翠哗眭文妍谢乙团
关键词:肥胖相关性肾病中医辨证治疗
生存素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术后复发 转移的关系探讨
2019年
腺癌为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且发病率与致死率逐年攀升,给女性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乳腺癌的出现涉及到多种基因以及多个阶段的复杂变化过程,例如抑制细胞凋亡基因与细胞凋亡基因互相调控等[1]。当前分子生物学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对于癌症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也随之深入,生存素(survivin)基因也逐渐进入临床研究人员的视野,其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也广受关注[2]。
眭文妍
关键词:术后复发转移生存素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基因SURVIVIN女性恶性肿瘤
PARP-1和caspase-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中PARP-1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两者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之间表达的相关性。为寻找乳腺癌诊断标志物和判...
眭文妍
关键词:PARP-1CASPASE-3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
文献传递
EGCG对肺癌A549/DDP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EGCG对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EGCG对A549/DDP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AO/EB染色法检测EGCG联合顺铂处理A549/DDP细胞前后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观察EGCG作用前后耐药蛋白GST-π、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比色法显示20、40、60μg/mL EGCG均可增加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CG处理后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发现,不同浓度的EGCG处理细胞24 h后GST-π、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下调。流式细胞术显示,20、40、60μg/mL EGCG联合顺铂处理细胞24 h后,凋亡率逐渐增加,说明EGCG联合顺铂能够促进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凋亡。结论EGCG能够增加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ST-π、Survivin蛋白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萧赪罗招阳赵慧眭文妍陈春燕朱建思
关键词:EGCG肺癌化疗敏感性顺铂
PARP-1和Caspase-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和Caspase-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77例乳腺癌和11例乳腺正常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PARP-1及Caspase-3的表达,分析正常乳腺与乳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277例乳腺癌组织中,PARP-1阳性表达率(62.09%,182/277)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7.27%,3/11)(P=0.009)。乳腺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PARP-1阳性表达率(76.47%,130/17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48.59%,52/107),表明PARP-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286,P<0.001)。同时PAR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r=0.018,P=0.002)。Caspase-3在正常乳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2.73%,8/11)高于乳腺癌(42.24%,117/277)(P=0.046)。Caspase-3与PARP-1的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负相关(r=-0.722,P<0.001)。结论PARP-1表达上调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Caspase-3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眭文妍陈春燕罗招阳李维
关键词:乳腺癌PARP-1CASPASE-3免疫组化
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包括病史、影像学资料、手术标本病理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好发于中年男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常诊断为脑膜瘤;组织学显示"明暗"相间的特征(多量淡染的组织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伴纤维化,同时组织细胞内有多量吞噬的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组织细胞表达S-100蛋白和CD68。结论:原发性颅内Rosai-Dorfman病是一种极其少见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性病变,较容易误诊或漏诊。病理诊断时需与颅内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和浆细胞肉芽肿、富于淋巴浆细胞型脑膜瘤等鉴别,该病变组织学特征及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阳性表达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
彭晓峰赵文丽眭文妍刘静刘英霞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组化
PIK3CD表达上调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2019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PIK3CD)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肿瘤切除术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12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验PIK3CD在样本组织中的表达,并对PIK3CD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对患者术后短期(5年内)生存率和存活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癌组织PIK3CD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IK3CD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K3CD表达和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等特征无相关性,但是与浸润程度具有相关性;PIK3CD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术后短期(5年内)存活率分别为18.9%和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K3CD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IK3CD表达的上调具有一定的促癌作用,其主要与胃癌浸润程度有关,对患者的术后存活时间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是评估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
眭文妍范晓慧
关键词:胃癌病理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