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明隽

作品数:104 被引量:352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7篇蛋白
  • 46篇糖尿
  • 46篇糖尿病
  • 36篇鼠肾
  • 34篇肾小管
  • 34篇小管
  • 31篇肾组织
  • 29篇鼠肾组织
  • 28篇肾病
  • 28篇细胞
  • 26篇糖尿病肾病
  • 25篇大鼠肾组织
  • 18篇高糖
  • 17篇肾小管上皮
  • 15篇肾小管上皮细...
  • 15篇糖尿病大鼠
  • 15篇小管上皮细胞
  • 14篇激酶
  • 13篇信号
  • 12篇丹芪

机构

  • 69篇贵阳医学院
  • 34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贵阳市第四人...
  • 2篇贵州省血液中...
  • 1篇教育部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襄樊市中心医...
  • 1篇贵阳市第一人...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103篇石明隽
  • 93篇郭兵
  • 85篇肖瑛
  • 55篇张国忠
  • 44篇王圆圆
  • 38篇桂华珍
  • 22篇刘瑞霞
  • 14篇张莹莹
  • 12篇方开云
  • 11篇李霜
  • 11篇刘丽荣
  • 10篇刘玲伶
  • 9篇张小欢
  • 7篇张昌志
  • 6篇文箐颍
  • 4篇万昌武
  • 4篇崔龙
  • 4篇罗华
  • 4篇李晓颖
  • 4篇娄晶磊

传媒

  • 18篇中国病理生理...
  • 17篇贵阳医学院学...
  • 7篇基础医学与临...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国糖尿病杂...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生理学报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首届中国生理...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芪合剂和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TEN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丹芪合剂和依那普利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探讨丹芪合剂和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糖尿病组、丹芪合剂治疗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n=8)。尾静脉注射链脲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处死大鼠,检测相应生化指标和计算肾脏指数;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PTEN、TGF-β1、p-AKT1(Ser473)和FN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PTENmRNA的表达。结果丹芪合剂和依那普利能减轻DM大鼠肾脏肥大,显著改善肾功能,减轻DN肾脏病变及肾间质FN表达,下调TGF-β1和p-AKT1(Ser473)表达,上调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丹芪合剂和依那普利可能通过上调肾组织PTEN表达,抑制AKT1激活,减少FN的沉积,减轻或延缓了DN的病变。
王圆圆刘瑞霞郭兵肖瑛石明隽皮明婧文箐颍张国忠
关键词:磷酸化AKT丹芪合剂依那普利
MG132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SnoN蛋白表达及纤维化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高糖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 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MG132减轻高糖状态下肾小管纤维化病变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组(NG)、高糖组(HG)和不同浓度MG132预处理后高糖培养组(HG+MG132),采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观察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no N、Sam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Arkadia、E-cadherin、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等目标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和Sno N表达减少(P<0.05),而α-SMA、Col-Ⅰ、Smurf2和Arkadia表达增多(P<0.05);与HG组相比,不同浓度MG132预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后高糖培养,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no 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α-SMA和Col-Ⅰ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并且这种效应呈量效依赖性,但MG132预处理对Smurf2和Arkadi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MG132可对抗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纤维化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Sno N蛋白的泛素化降解作用实现的。
石春花石明隽王圆圆刘丽荣张昌志李霜肖瑛严瑞郭兵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高糖MG132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murf2表达及其与SnoN蛋白降解的关系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动态表达,并初步探讨Smurf2在DM大鼠肾组织SnoN蛋白表达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复制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2、4、8、12、16和24周组,每组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6)。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Scr)及24h尿蛋白量,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素、肾组织Smurf2和SnoN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肾皮质Smurf2、Sno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磷酸化Smad2(p-Smad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肾皮质Smurf2和SnoN的mRNA。结果:(1)DM各组血糖、血Scr、24h尿蛋白量和肾脏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强,DM大鼠胰岛素表达则明显减弱;(2)Smurf2和SnoN蛋白均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从DM2周始各DM组Smurf2、TGF-β1和p-Smad2蛋白表达均多于正常对照组,DM4周起各DM组SnoN蛋白均少于正常对照组,DM各组SnoNmRNA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Smurf2mRNA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多;(3)Smurf2和SnoN蛋白的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88,P<0.01)。结论: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SnoN蛋白的表达减少可能与Smurf2介导其泛素化降解有关。
刘瑞霞郭兵肖瑛石明隽王圆圆桂华珍张国忠
关键词:SNON糖尿病肾病
p38MAPK介导高糖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BMP-7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中培养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p38MAPK阻断剂SB202190+高糖组和高渗组,处理72h后收集贴壁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MP-7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RT-PCR法检测BMP-7和FNmRNA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主要表达于细胞浆,有少量总p38MAPK与FN表达,未见p-p38MAPK;高糖状态激活了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FN的表达也明显增多而BMP-7的表达显著减少;与SB202190共同培养72h后,p-p38MAPK的表达较高糖组减少约80%,BMP-7的表达却被显著上调,而FN的表达减少。高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高糖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蛋白和mRNA均减少,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可促进内源性BMP-7增多,提示p38MAPK可能参与高糖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的表达。
肖瑛方开云石明隽刘瑞霞桂华珍郭兵张国忠
关键词:P38MAPK
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mad7表达及纤维化病变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后是否能上调肾组织Smad7的表达,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链脲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INS组)(n=8);INS组于成模13周起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7 mmol/L;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n=8)。17周处死大鼠,检测相应生化指标,观察胰腺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 2,Smurf2)、Smad7、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层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体重显著减轻,24 h尿蛋白、血糖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5),病理检查显示胰岛被破坏,肾组织TGF-β1、Smurf2、α-SMA、FN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并伴有肾小管Smad7和E-cadherin的表达减少(P<0.05);而经胰岛素控制血糖后,INS组大鼠较DM组体重逐渐增加,24 h尿蛋白和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肾纤维化病变明显改善,TGF-β1、Smurf2、α-SMA、FN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Smad7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控制血糖能恢复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mad7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DN的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肾组织中TGF-β1和Smurf2表达降低、Smad7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减少有关。
王圆圆李霜刘丽荣苏博石磊石明隽肖瑛张国忠郭兵
关键词:SMAD7胰岛素
高血糖和蛋白尿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病程中高血糖和蛋白尿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分别于糖尿病2周、4周、8周、16周和24周处死动物;检测血糖和24 h尿蛋白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大鼠出现明显高血糖并且持续高水平,DM组2周起24 h尿蛋白增多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TUNEL检测显示,对照组和DM组2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未见凋亡,而DM组24周大鼠部分肾小管可见凋亡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M组2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蛋白和Bax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然而DM组8周Bcl-2蛋白表达开始减少,Bax蛋白则随DM进展而增多,Bax/Bcl-2比值亦随之增高,并且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中,高血糖和持续增多的蛋白尿使肾小管上皮细胞Bax/Bcl-2比值增高,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桂华珍阎秀英肖瑛石明隽张国忠
关键词:高血糖症蛋白尿肾小管细胞凋亡
不同pH值和盐浓度对柱色谱提取抗-D抗体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pH值和盐浓度对离子交换色谱从低效价血浆中提取抗-D抗体的影响及工艺。方法抗-D效价为1∶128的健康人血浆,经DEAE-SephadexA-50离子交换色谱柱,用不同pH值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洗脱,收集未吸附组分,检测相关指标。结果pH7.5组的抗-D效价和IgG回收率较低,但γ-球蛋白纯度较高;而pH5.8、0.05mol/LPBS组的抗-D效价和IgG回收率最高,单体和二聚体含量也高,但γ-球蛋白纯度相对较低。结论用pH5.8、0.05mol/LPBS洗脱,较适合从低效价血浆中提取抗-D抗体。
谢竞石明隽张国忠郭兵桂华珍肖瑛
关键词:盐浓度柱色谱抗-D抗体离子交换色谱溶血症血液制品
控制血糖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肾脏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及肾脏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降糖治疗对DKD大鼠肾脏组织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降糖治疗延缓DKD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DKD组和胰岛素降糖组(INS),每组各8只。微量末梢血检测HbA1c,生化法测血糖、BUN、24 h UAlb。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Wnt4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肾脏组织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4、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I型胶原(CollagenⅠ)蛋白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RTPCR检测Wnt4、βcatenin和CollagenⅠmRNA表达。结果与NC比较,DKD组Wnt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0. 27±0. 04)vs(1. 28±0. 42),(0. 03±0. 01)vs(0. 09±0. 03),P<0. 05],pGSK3β、βcatenin和αSMA蛋白表达升高[(0. 13±0. 02)vs(0. 92±0. 35),(0. 11±0. 03)vs(0. 47±0. 12),(0. 02±0. 002)vs(0. 20±0. 04),P<0. 05],CollagenⅠ沉积增加[(0. 01±0. 01)vs(0. 20±0. 07),P<0. 05]。与DKD组比较,INS组Wnt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1. 28±0. 42)vs(0. 78±0. 12),(0. 09±0. 03)vs(0. 05±0. 01),P<0. 05],pGSK3β、βcatenin和αSMA蛋白表达降低[(0. 92±0. 35)vs(0. 28±0. 02),(0. 47±0. 12)vs(0. 16±0. 03),(0. 20±0. 04)vs(0. 08±0. 01),P<0. 05],CollagenⅠ沉积减少[(0. 20±0. 07)vs(0. 03±0. 01),P<0. 05]。结论控制血糖可抑制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ECM沉积,延缓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的发展。
石明隽田平平刘忠强李圆圆孔静王圆圆肖瑛张帆卢雨微郭兵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肾脏疾病肾脏纤维化WNT信号通路
吡格列酮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通过影响AMPK/PI3K/mTOR通路抑制糖尿病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及吡格列酮治疗组(BG),每组各8只。DM组和BG组STZ腹腔注射复制T1DM模型,成模后第9周BG组予吡格列酮10mg/(kg·d)连续灌胃8周。16周末处死大鼠,取血清和处死前24 h尿液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FBG、UACR、TG、TC均升高(P<0. 05),与DM组比较,BG组UACR、TG和TC降低(P<0. 05)。与NC组比较,BG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增加,胶原阳性染色加重,胶原容积分数(CVF)[(17. 48±0. 59)%vs(36. 16±2. 09)%,P<0. 05],肾间质Ⅲ型胶原(Col-Ⅲ)[(0. 08±0. 02)vs(0. 26±0. 02),P<0. 05]沉积增加而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减少[(0. 44±0. 01)vs(0. 19±0. 01),P<0. 05],肾组织活化的AMPKα减少[(3. 42±0. 57)vs(0. 93±0. 05),P<0. 05],活化的Akt[(0. 27±0. 04)vs(0. 49±0. 06),P<0. 05]、m TOR[(0. 63±0. 15)vs(5. 28±0. 89),P<0. 05]及P70S6K[(0. 63±0. 09)vs(0. 97±0. 13),P<0. 05]增加,E-cadherin减少[(0. 45±0. 09)vs(0. 27±0. 06),P<0. 05],α-SMA表达增加[(0. 21±0. 04)vs(0. 51±0. 12),P<0. 05];与BG组比较,DM组肾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减轻,胶原阳性染色减轻,CVF[(36. 16±2. 09)%vs(25. 24±2. 34)%,P<0. 05],肾间质Col-Ⅲ沉积减少[(0. 26±0. 02)vs(0. 18±0. 03),P=0. 005],E-cadherin增加[(0. 19±0. 01)vs(0. 31±0. 02),P<0. 05],肾组织活化的AMPKα增加[(0. 93±0. 05)vs(2. 64±0. 76),P<0. 05],活化的Akt[(0. 49±0. 06)vs(0. 29±0. 08),P<0. 05]、m TOR[(5. 28±0. 89)vs(1. 63±0. 71),P<0. 05]和P70S6K[(0. 97±0. 13)vs(0. 71±0. 09),P<0. 05]减少,肾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0. 27±0. 06)vs(0. 42±0. 03),P<0. 05],α-SMA表达减少[(0. 51±0. 12)vs(0. 24±0. 05),P<0. 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增加AMPKα的活化,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缓解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病变。
刘慧铭刘玲伶周星丞彭伟张小欢毛彦稳任飞燕王圆圆张帆张莹莹石明隽肖瑛桂华珍汤磊郭兵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吡格列酮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MTOR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纤维化逆转可能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动态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herin)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纤维化逆转的可能性。方法选择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和胰岛素治疗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DM。正常对照组和DM组按病程分为2、4、8、12、16、20和24 w组,胰岛素治疗组从第13周起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分为16、20和24 w组。检测各组血糖、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和肾脏指数(RI);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α-SMA和纤连蛋白(FN)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肾皮质α-SMA和E-cadherin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肾皮质α-SMA和FN mRNA水平。结果DM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Scr、RI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胰岛素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DM组显著降低(P<0.05,P<0.01)。正常大鼠α-SMA只在血管壁表达,DM组2 w开始有少量间质细胞胞浆内有阳性染色,随病程进展间质细胞阳性染色增多;8 w时肾小球系膜细胞胞浆内见阳性表达;从16 w开始在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α-SMA蛋白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未见表达;DM组肾皮质α-SMA和FN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胰岛素治疗组则显著低于DM组(P<0.01);DM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胰岛素治疗组显著高于DM组(P<0.01)。结论控制血糖可使DN大鼠肾脏一定程度的纤维化逆转,其机制可能与肾脏固有细胞表型转变被抑制或反转有关。
方开云娄晶磊肖瑛石明隽桂华珍郭兵张国忠
关键词: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黏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