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宇彤

作品数:67 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动脉
  • 34篇冠状
  • 34篇冠状动脉
  • 18篇心肌
  • 17篇心肌梗死
  • 17篇梗死
  • 15篇造影
  • 15篇介入
  • 14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再灌注
  • 10篇通心络
  • 10篇冠状动脉介入
  • 9篇动脉造影
  • 9篇心肌梗死再灌...
  • 9篇冠状动脉造影
  • 8篇血流
  • 8篇介入术
  • 7篇动脉介入
  • 7篇预给药
  • 6篇综合征

机构

  • 5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北京市心肺血...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永城市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浏阳市中医医...
  • 1篇大同市第五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邯郸明仁医院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作者

  • 67篇程宇彤
  • 42篇李志忠
  • 38篇张京梅
  • 29篇孙涛
  • 28篇王苏
  • 25篇张冬花
  • 21篇阴赪茜
  • 13篇黄觊
  • 11篇王茜
  • 10篇赵京林
  • 10篇杨跃进
  • 10篇张海涛
  • 9篇李昭
  • 9篇田毅
  • 8篇林运
  • 8篇高云
  • 8篇康晟
  • 8篇孟亮
  • 8篇叶珏
  • 7篇刘彤

传媒

  • 11篇中国医药
  • 11篇中华实用诊断...
  • 8篇心肺血管病杂...
  • 5篇中国循证心血...
  • 3篇第七届北京五...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比伐卢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出血风险.方法:入选95例择期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n=49)和比伐卢定组(n=46),其中肝素组脱落3...
李志忠黄觊钱海燕张京梅程宇彤王茜陶英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伐卢定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通心络预给药2 h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猪缺血再灌注前2 h给予通心络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无再流变化的干预效果。 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MI对照组、通心络小剂量(0.1 g/kg)、中剂量(0....
张海涛杨跃进程宇彤康晟赵京林孟亮田毅张燕婉叶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通心络
文献传递
养心生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3年
探究养心生脉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度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与试验组(n=50,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比较分析相关疗效及在生活质量等维度的改善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00%VS82.00%](P<0.05)。试验组治疗后HAMD、HAMA评价分值分别是(5.14±0.83)分、(9.93±1.02)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9.16±1.03)分、(13.37±1.26)分(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在改善程度等维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用药安全。结论: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养心生脉颗粒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用药效果。
程宇彤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焦虑抑郁
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kg-1.d-1)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h,再灌注1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测定并对比AMI前、后3h和再灌注后1h血清及再灌注后正常、再灌注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冠脉结扎3h,血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更显著(均P<0.01)。(2)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区心肌组织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区心肌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无再流区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比再灌注区更显著(均P<0.01)。(3)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血T-AOC、T-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均P<0.05),并显著提高再灌注1h血T-SOD含量(P<0.05);大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和再灌注1h血T-AOC、T-SOD含量,抑制MDA生成(均P<0.05)。(4)中剂量通心络仅能显著提高再灌注区T-AOC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P<0.05);而大剂量则显著增加再灌注区T-AOC、T-SOD和GSH含量(均P<0.05),抑制MDA的合成(P<0.01),并显著增加无再流区T-AOC和T-SOD含量(均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和心肌局部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通心络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心肌局部的氧化损伤,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
段炼杨跃进张海涛程宇彤康晟赵京林孟亮田毅叶珏孟宪敏
关键词:通心络氧化性应激无再流心肌梗死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择86例年龄>7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高龄组,同期75岁以下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梗死部位、合并症、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高龄组血运重建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合并疾病率、住院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龄组、对照组前降支病变分别占62.8%、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对照组因并发症死亡分别占33.3%、66.7%,因合并症死亡分别占66.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以前降支为罪犯血管;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与合并症发生率高有关。
盛博陈炜程宇彤
关键词:心肌梗死梗死部位
血液细胞成分与女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成分与女性冠状动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女性患者169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分为SCF组95例,对照组74例,比较2组临床血液细胞成分变化。结果 2组年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吸烟史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组前降支动脉、回旋支动脉和右冠状动脉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28.2(23.5,32.9)、34.0(26.0,42.0)、28.0(22.0,34.0))高于对照组(17.6(13.2,20.0)、20.0(16.0,24.0)、18.0(16.0,22.0)帧)(P<0.01),而白细胞计数((5.95(5.21,7.01))×109/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1.70(1.35,2.28))、红细胞分布宽度(42.2(40.4,43.8)fL)、血小板平均体积(10.5(9.9,11.1)fL)与对照组((6.09(5.54,7.03))×109/L、2.06(1.45,2.59)、41.6(40.0,43.6)fL、10.5(10.0,11.0)f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组红细胞压积(38.90%(36.70%,41.70%))高于对照组(38.00%(35.60%,40.00%))(P<0.05)。结论红细胞压积是女性冠状动脉SCF的影响因素,高水平红细胞压积可能参与了SCF的病理生理过程。
王苏张艳艳张冬花孙涛程宇彤阴赪茜刘彤张京梅李志忠周玉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红细胞压积女性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已达标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患者177例,年龄29~78岁,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PAR均已达标,行PCI术后部分患者PAR升高并>50%,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组27例和氯吡格雷有反应组150例。结果: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15.3%。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有反应组PAR分别为(58.5±6.3)%和(33.5±9.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高血压病史(P=0.032,OR=3.309,95%CI1.106~9.899),术前PAR(P<0.001,OR=1.165,95%CI1.079~1.258,术前使用奥美拉唑(P=0.008,OR=5.414,95%CI1.540~19.028)和造影剂用量(P=0.009,OR=1.009,95%CI1.002~1.016)是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结论:术前PAR达标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15.3%。高血压病史、术前PAR偏高、术前使用奥美拉唑和造影剂用量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
王苏赵秀清张冬花阙斌程宇彤孙涛张京梅李志忠吕树铮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氯吡格雷抵抗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QRS波群离散度关系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与QRS波群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回顾分析2021年至2022年间,北京安贞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SCF患者18例,对照组由23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者组成,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数据中Tpe(T波峰值至终点的间隔时间)、Tpe/QT、QTd(QT离散度)、QTcd(校正QT离散度)数值,分析SCF患者中QRS波离散度同血流帧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CF组的平均Tpe、Tpe/QT、QTd、QTcd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SCF组的TIMI帧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SCF患者心电图中Tpe、Tpe/QT、QTd、QTcd的延长,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
陈进乾邓荣花闫贤良程宇彤樊楚李学鹏李壮壮李丹孙伟李亮齐皓杰陈亮孙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室性心律失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贫血研究进展
2023年
21世纪以来我国冠心病患病人口基数不断增多[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改善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的方法之一,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方式。贫血是PCI术后常见合并症,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差、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高,是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2-3]。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贫血与PCI间的关系,积极给予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以改善这类特殊患者群预后。本文将系统介绍PCI术后合并贫血患者的基本特征、病因病机、预后及治疗,旨在为PCI术后患者贫血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樊楚闫航语李丹李学鹏董姝彤程宇彤李昭李南张跃黄觊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术后贫血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及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风险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总结分析年龄≥75岁(75~91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98例,<75岁399例,分别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前、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75岁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种类较<75岁组多〔(4.5±1.75)vs.(2.2±0.68),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所占比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4%vs.20.6%,P>0.05);经桡动脉入路所占比例≥75岁组为56.1%,<75岁组为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岁组PCI时间长于<75岁组〔(59.1±10.4)m vs.(53.1±11.8)m,P<0.05〕;PCI成功率(96.9%vs.99.7%,P=0.026);术后在院期间病死率、PC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在院期间心绞痛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2%,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中行PCI术,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获益;并且PCI术并发症与手术风险与低年龄组无明显差异,安全性好。
李群李莉娜李莉娜程宇彤
关键词:高龄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