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谦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对话性
  • 2篇语境
  • 2篇金色笔记
  • 2篇互文
  • 2篇话语
  • 2篇《被埋葬的孩...
  • 2篇《金色笔记》
  • 1篇大学公共英语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写作
  • 1篇大学英语写作...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写作
  • 1篇英语写作教学
  • 1篇斯托帕德
  • 1篇篇章
  • 1篇自杀案
  • 1篇维度
  • 1篇文体
  • 1篇文体学

机构

  • 9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9篇程谦

传媒

  • 1篇戏剧文学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反讽语境下的《被埋葬的孩子》被引量:2
2013年
萨姆·谢泼德《被埋葬的孩子》采用了反讽的话语策略,通过游子归家这一常见戏剧主题,创作出颇具反讽意味的情节。同时,该剧在结构以及对细节和结尾的处理上使反讽超越了单纯的情节层面,成为一种自指性的艺术手段,表现了作者对既定价值观的质疑。
程谦
关键词:《被埋葬的孩子》反讽互文间离
从分裂到整合——对话理论维度中的《金色笔记》
2014年
《金色笔记》在结构上并置不同的话语场,在作者和主人公层面上展开对艺术、政治和两性关系的平等对话。在多声部的对话中,主人公逐渐明晰自我意识,完成了从分裂走向整合的过程。同时,多声部的文本形式和主题相互呼应,使作品成为主动参与到人类活动中的一种艺术建构形式。
程谦
关键词:《金色笔记》
肯明斯诗歌中的偏离现象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偏离,简而言之就是违背语言规范和日常逻辑。美国现代派诗人肯明斯创造性地大量运用偏离,赋予诗歌独特的外形和深远的含义。本文立足于Leech[1]和Short[2]的偏离研究,对肯明斯诗歌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及话语偏离进行分析,旨在展示其诗歌的实验性及美学效果。
程谦
关键词:肯明斯诗歌
镜中人——拉康语境中的威利·洛曼被引量:1
2010年
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作为深刻表现美国社会本质的经典文本,其主人公威利·洛曼也成为美国梦牺牲品的典型代表。从拉康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该文本,威利则更像是一个进入象征秩序却无限留恋并试图保留想象界中完整自我的人,从而超越了某个社会的形态,映照出人类存在悲惨景态的普遍性。
程谦
关键词:想象界象征界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金色笔记》的对话性
2013年
《金色笔记》在文本结构上共时性并置话语场,在作者与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主人公获得清醒的自我意识,完成从分裂走向整合的过程。同时,多声部的文本形式和主题相互呼应,使作品本身也超越了被动的从属性质,成为主动参与人类活动的一种艺术建构形式。
程谦
关键词:《金色笔记》对话性复调
从话语结构来解读《被埋葬的孩子》中的人物关系
2011年
本文运用话语结构学说对谢泼德的《被埋葬的孩子》进行话语分析。通过考察人物的起始,回应,支持和挑战的话步类型,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展现并且分析夫妻、父子和母子之间的畸形人物关系。结论表明运用话语结构学说可以避免将戏剧人物等同于小说人物,突出了戏剧语言,更加有助于分析和揭示戏剧的人物性格和人物之间的交流机制。
程谦
关键词:《被埋葬的孩子》
论爵士乐对《B号公寓自杀案》戏剧结构的影响
2012年
萨姆·谢泼德的《B号公寓自杀案》借鉴爵士乐对话性特征,在情节和主题上围绕着秩序和自由、自我和他者两大对立项展开,探讨艺术家的存在困境;同时,受爵士乐即兴创作的启发,剧作家利用人物转换和身体语言的戏剧手段使该剧呈现出宛如爵士乐般流动和变换不定的特点,赋予全剧强烈的不确定性色彩。
程谦
关键词:爵士乐对话性即兴创作
文体学在大学公共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文体知识造成写作能力严重滞后,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大学写作教学中引入文体知识。本文首先从语言学理论探讨文体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从词汇、语法句式、篇章结构方面阐述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文体知识的具体尝试。
程谦
关键词:文体学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句式篇章
同谋性的批判——《戏谑》的戏仿话语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汤姆·斯托帕德的《戏谑》运用戏仿的话语策略,以喧闹的语言和各种方式的插科打诨构筑了一个话语的世界,赋予语言和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了不同人群的意识形态差异,创造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景观世界。本文通过对该剧的分析,将探讨《戏谑》如何在戏仿的话语框架下,对文学艺术的本质、历史的话语建构性和主体性进行了"保持距离"的反讽和批评。
程谦
关键词:斯托帕德互文戏仿话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