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对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外周血DC细胞的影响。方法:10例健康志愿者,4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给予依那西普(50mg,皮下注射,1次/周)或安慰剂治疗。流式细胞术分析健康志愿者及AS患者治疗前后患者髓系树突状细胞(mDC)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的水平。结果:依那西普治疗后,MHC Class Ⅱ阳性树突状细胞(MHC Class Ⅱpositive mDC)明显升高。Treg细胞数量升高。血浆可溶性IL-2受体水平降低。结论:抗TNF-α的治疗阻断了MHC Class Ⅱpositive mDC的成熟,从而增强了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并抑制了效应T细胞的功能。
选取功能未知的泛素连接酶RNF149作为研究对象.该分子同GRAIL(gene related to anergy in lymphocyte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Ⅰ型跨膜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RNF149是一个定位在溶酶体上的蛋白质,它与CD9在细胞内有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RNF149与CD9有相互作用.RNF149通过泛素分子的第48位赖氨酸多泛素化CD9.在HeLa细胞中转染数量一定的CD9质粒和数量梯度增加的RNF149质粒24 h后,蛋白质印迹检测外源RNF149和CD9的表达,结果表明,随外源RNF149表达量梯度增高,外源CD9的表达量梯度降低.在HEK293T细胞内以shRNA敲低内源的RNF149,并检测内源CD9的变化,发现RNF149被敲低后内源CD9的量增多.上述结果提示,CD9很有可能是RNF149的底物,被RNF149通过泛素化降解.此外,RNF149被敲低的HEK293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这可能与其内源CD9的量增多有关,提示RNF149可能是一种细胞增殖的调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