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綦国红

作品数:35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9篇食品
  • 6篇单胞菌
  • 6篇假单胞菌
  • 5篇食源
  • 4篇食品腐败
  • 3篇多糖
  • 3篇细菌
  • 2篇血红铆钉菇
  • 2篇乙醇
  • 2篇抑菌
  • 2篇阴性菌
  • 2篇食品质量
  • 2篇食品质量与安...
  • 2篇提取物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总黄酮
  • 2篇响应面
  • 2篇蚂蚁
  • 2篇金针菇

机构

  • 20篇中国药科大学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綦国红
  • 13篇陈贵堂
  • 12篇王岁楼
  • 11篇杨志萍
  • 9篇董明盛
  • 7篇李博
  • 6篇王海翔
  • 5篇赵立艳
  • 4篇陈晓红
  • 3篇姜梅
  • 2篇程抒劼
  • 2篇李敏
  • 1篇赵霖
  • 1篇李除夕
  • 1篇徐幸莲
  • 1篇吴胜明
  • 1篇朱华
  • 1篇刘玮
  • 1篇梁硕
  • 1篇李佳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畜产与食...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今日药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8
  • 1篇199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乙醇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总黄酮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乙醇法提取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中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血红铆钉菇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30(m/V),超声时间3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5.91%。
赵聪陈贵堂王海翔杨志萍程抒劼綦国红
关键词:超声总黄酮
一种检测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简便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许多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AHLs)化合物介导的群体感应(QS)现象来调控特定生理性状的表达。而AHL类似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I)可使由QS所调控的生理特性不表达或表达水平下降。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检测AHL类似物方法。基于QS抑制原理,建立了平板法及TLC方法从微生物中筛选AHL类似物。该方法简便有效,费用低廉,为筛选群体感应抑制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綦国红董明盛王岁楼
大蒜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研究了大蒜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膜以及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因素的测定,结果表明大蒜提取物在不影响PAO1生长的浓度条件下,能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胞外多糖的产生以及浮游现象;与阿奇霉素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大蒜提取物通过干扰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系统来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降低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特性的表达。
丁荣荣陈贵堂杨志萍王海翔綦国红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大蒜提取物
细菌胞间的LuxS群体感应系统及其新型的抗菌策略被引量:4
2006年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通过种属特异的信号分子进行种内通讯,最近研究发现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产生autoinducer-2(自诱导物-2,简称AI-2),作为种间通讯通用的信号分子,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本文系统的概述了AI-2群体感应系统,并对旨在通过干扰这种通用信号分子通讯,开发新型抗菌剂用于抗病、防腐提供了新策略。
綦国红董明盛
关键词:LUXS
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0年
目前国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越来越重视,已有90多所高校设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必要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这一课程。结合社会需求和中国药科大学特色,设计了几个系列实验,涉及多方面专业课内容,将本课程逐步建设成综合性、创新性课程。
李博杨志萍陈贵堂綦国红王岁楼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建设
阻抗法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阻抗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阻抗法检测微生物的原理及其在检测菌落总数、酵母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商业无菌等方面的应用。
李敏张琴马嫱徐彤汪慧敏綦国红
关键词:微生物快速检测
碳源及温度对食源假单胞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产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许多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信号分子来调控某些性状的表达,即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假单胞菌是一种导致食品腐败的重要腐败细菌,也产生AHLs。研究了不同温度及碳源对食源假单胞菌AHLs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假单胞菌在25℃条件下,产生两种AHL信号分子,而在4℃条件下,所产生的短链AHL分子消失,主要产生长链AHL分子。而且在不同碳源(葡萄糖,果糖,木糖,麦芽糖等)的培养基中生长,所产生的AHLs分子种类也不同。同时发现当pH>7.5时,AHLs的稳定性下降。由此得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碳源及温度)下假单胞菌所产生的AHLs种类不同。为进一步研究群体感应现象在食品腐败中的作用以及开发基于干扰腐败菌群体感应的新型食品防腐技术提供研究基础。
綦国红董明盛
关键词:假单胞菌碳源温度
两种蚂蚁乙醚提取物的成分比较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对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刺蚁乙醚提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血红林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38个峰,鉴定出9种成分,占总量的93.58%;从鼎突多刺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17种成分,占总量的84.25%。
崔熙李松林綦国红
关键词:鼎突多刺蚁乙醚提取物蚂蚁
对药学类高校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些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但各校办学特色尚在探索之中。本文分析了药学类高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比较和分析中找出药学类高校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先天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特色定位的一些看法和体现专业特色的主要课程设置。
王岁楼陈贵堂綦国红李博杨志萍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金针菇中总黄酮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超声波-乙醇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提取金针菇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醇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金针菇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功率为500 W、料液比1:40,在此条件下金针菇总黄酮得率达6.09 mg/g,与传统醇提法相比,总黄酮得率提高了91.5%。
陈贵堂汤静綦国红杨志萍程抒劼赵立艳
关键词:超声波乙醇金针菇黄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