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亮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语音
  • 2篇语音编解码
  • 2篇通信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压缩
  • 2篇小波
  • 2篇解码
  • 2篇编解码
  • 2篇TETRA
  • 1篇导频
  • 1篇低功耗
  • 1篇低功耗设计
  • 1篇电视
  • 1篇电视技术
  • 1篇调制
  • 1篇信道
  • 1篇信道估计
  • 1篇移动通信
  • 1篇移动终端
  • 1篇硬件开销

机构

  • 7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胡亮
  • 6篇夏细苟
  • 3篇陈少平
  • 2篇代光发
  • 2篇张健
  • 1篇黎万平

传媒

  • 2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信息技术
  • 1篇电子工程师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06
  • 5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最优小波基实时选择的图像压缩方法
2005年
提出了一种对未知图像进行实时压缩处理的方法。本方法对未知图像通过适当的频谱分析,根据图像的频谱特性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模式匹配,选择最优的小波基对未知图像进行实时压缩处理。经过仿真,本文提出的方法使图像实时压缩处理的通用性得到了可行。
张健黎万平胡亮夏细苟
关键词:图像压缩频谱分析小波基BP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OFDM的多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被引量:3
2005年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它对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传播引起的ISI(符号间干扰)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OFDM技术的应用、发展以及基本原理,然后在计算机上用MATLAB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中将OFDM与传统的单载波调制方式——16QAM(正交幅度调制)对抗多径干扰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FDM技术更适合于在有多径干扰存在的无线信道中传输。
夏细苟胡亮陈少平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正交幅度调制多载波通信系统
基于Intel Xscale平台的智能手机设计
智能手机是未来移动终端发展的方向,它不仅具有正常的语音和数据通信功能,如:具备拨打电话、收发短信、邮件、测览网等;还具有PDA 功能,如:个人信息管理(PIM)、商务应用、照片处理、音频视频录制播放等;高性能智能移动通信...
胡亮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系统开发低功耗设计
文献传递
TETRA语音编解码算法的DSP实现及其优化设计
2005年
讨论了基于TMS320C54xDSP的TETRA语音编解码实现方法,给出了代码优化原则及用汇编语言改写关键代码的方法及技巧.通过对语音编解码算法的优化设计,使得算法的计算量大大降低,理论分析和调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能达到通信的实时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优化设计方法对其它语音编解码标准的DSP实现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代光发夏细苟胡亮陈少平
关键词:语音编码
用基于导频的维纳滤波器对快变信道进行性能评估被引量:1
2006年
OFDM信号在快变信道中传输时会导致其正交性的破坏,会产生信道间干扰(ICI)。传统的信道仿真模型在快变信道的仿真过程中效果会有明显的下降,通过基于导频的OFDM信号,运用维纳滤波器对数字电视广播(DVBT)系统信道在时变WSSUS模型下进行了性能仿真,同时也分析了在运用与信道不匹配模型情况下的维纳滤波器模型进行分析时所带来的问题。
胡亮陈少平夏细苟
关键词:维纳滤波信道估计数字电视技术
基于TETRA语音编解码的DSP硬件平台设计
2005年
在分析了经优化后的TETRA语音编解码原理算法的C代码后,根据其算法的复杂度及其所必须的硬件开销。选型TMS320C5402为主处理器,并根据该系统所需要的运算速度需求和独立自主模式确定了其他的芯片选型,给出了基于TETRA语音信号编解码处理平台的详细系统设计过程、电路原理图及PCB版图,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程序,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Bootload程序和时序电路CPLD程序,还对硬件和软件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运行和程序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板工作稳定,性能良好,可应用于基于TETRA语音信号编解码处理算法的实现。
胡亮夏细苟张健
关键词:数字集群移动通信TMS320VC5402TETRA语音编解码硬件开销TMS320C5402
三种数字图像压缩算法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基于数字图像压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本文用信息论观点讨论了数字图像压缩的方法。并分别采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离散余弦变换、离散小波变换等3种方法,对Lena(512×512)图片进行处理,统计处理后的系数的概率分布、标准差、信息熵,以及增大量化阈值后0系数所占的比率,来研究他们用于数字图像压缩的性能。同时,还给出了每种方法的压缩重建的误差分析。并做了详细地比较,分析了导致他们性能差异的原因,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寻找更好的数字图像压缩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夏细苟胡亮代光发
关键词:数字图像压缩离散余弦变换子带编码离散小波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