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北喜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8篇针刺
  • 5篇针刺麻醉
  • 5篇复合麻醉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3篇针刺复合麻醉
  • 3篇食管癌根治
  • 3篇食管癌根治术
  • 3篇安氟醚
  • 2篇腰腿痛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腿痛
  • 2篇切除
  • 2篇全麻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机构

  • 10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四川省肿瘤医...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江油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胡北喜
  • 9篇秦必光
  • 5篇张兰英
  • 4篇唐育民
  • 4篇尹志礼
  • 3篇王焱林
  • 3篇万德宁
  • 2篇李泽乾
  • 1篇任业川
  • 1篇魏湘华

传媒

  • 4篇针刺研究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第九届全国针...
  • 1篇第九届全国针...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食管癌切除临床研究总结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观察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下实施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 1 2 0名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 (n =40 ) :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组 ;B组 (n =41 ) :电极板穴位刺激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组 ;C组 (n =3 9) :单纯安氟醚吸入全麻组(对照组 )。麻醉诱导三组均静注维库溴铵、芬太尼、异丙酚 ,剂量相同。三组术中均静注芬太尼(2 μg·kg- 1 ·hr- 1 )、维库溴铵 (0 .0 3mg·kg- 1 ·0 .5hr- 1 ) ,并根据麻醉需要吸入安氟醚适宜浓度维持麻醉和肌松。A、B两组同时开放电刺激仪。结果 :A、B两组麻醉Ⅰ级率各为 67.5 0 %、68.2 9% ,C组Ⅰ级率仅 2 8.2 1 % ,两者比较P <0 .0 0 1 ;麻醉全过程安氟醚平均浓度 (ETEnf)A、B两组分别为0 .5 5 %、0 .5 0 % ,C组为 0 .83 % ,A、B两组比C组吸入安氟醚浓度分别低 (少 ) 3 3 .73 %、3 9.76% ,P <0 .0 0 5。结论 :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麻不但增强镇痛效果 ,而且减少安氟醚吸入用量 ,并突出了针麻优越性 ,可供临床选用。
尹志礼秦必光王焱林胡北喜唐育民万德宁
关键词:针刺麻醉安氟醚吸入麻醉食管癌麻醉全麻
中国近10年针刺复合麻醉临床研究概况被引量:42
2003年
本文手检近 10年来刊登在国内 2 3种期刊的论文共 174篇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40余篇 ,施行各种手术 13 40 0余例 ,针刺复合麻醉方法有针刺复合局麻、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针刺复合全身麻醉 (静脉、吸入 )等。文献提示麻醉效果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麻醉方法日趋规范 ,结论更为严谨 ,并正在采用现代科研手段肯定针刺复合麻醉的优越性 。
秦必光胡北喜张兰英
关键词:针刺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报告被引量:4
2000年
观察了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手术 4 5例 ,初步探讨其麻醉效果、安氟醚用量、生理指标在相似麻醉深度的差异。研究随机分为 3组 (A组针刺复合安氟醚麻醉、B组穴位电极复合安氟醚麻醉、C组单纯安氟醚麻醉 ) ,采用下翳风、三阳络透郄门穴位 ,韩氏刺激仪。结果表明A、B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C组 ,术中所需ETEnf、MACEnf和用量减少 30 %以上 ,心、血管抑制轻 ,苏醒平稳 ,恢复快 ,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方法之一。
唐育民秦必光王焱林胡北喜尹志礼万德宁
关键词:针刺复合麻醉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
应用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下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观察 ,70名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A组 (n =2 4)即针刺复合安氟醚麻醉组 ,B组 (n =2 3)即电极板穴位刺激复合安氟醚麻醉组 ,C组 (n =2 3)即单纯安氟醚复合麻醉组 (对照组 )。三组静脉诱导和气管插管方法相同 ,麻醉维持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用量相同 ,对安氟醚吸入浓度则根据病人血压、心率调节 ,术中A、B两组同时开放电刺激仪。结果 :A、B两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 ,A、B两组麻醉Ⅰ级率分别为 6 2 5 0 %和 6 5 2 2 % ,C组仅为 43 48% ,显著低于A、B两组。麻醉全程安氟醚用量A、B两组分别比C组平均少用 2 9 73%和 37 84%。上述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显示针刺与全麻两者有协同作用。结论 :针麻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下施行食管癌手术 ,麻醉效果肯定 ,方法安全、新颖 ,并能减少安氟醚用量 ,降低麻醉费用 ,由于针麻可调节机体功能 ,能使并发症减少 。
唐育民秦必光胡北喜魏湘华尹志礼
关键词:针刺麻醉安氟醚吸入麻醉食管癌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临床研究总结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针刺 (穴位电极刺激 )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临床研究。方法 :胆囊切除术共 1 0 6例 ,其中针硬组 (A组 ) 35例 ,电硬组 (B组 ) 35例 ,单纯硬膜外麻醉组 (C组 ) 36例。A组为针麻基础上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B组为穴位电极刺激基础上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C组为对照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 )。结果 :麻醉效果Ⅰ级率A组 80 0 0 %、B组 6 8 5 7%、C组 2 5 0 0 % ;硬膜外腔 1 5 %利多卡因用量 ,首次用量C组比A组、B组多用 35 43%、30 6 2 % (P <0 0 0 5 ) ;硬膜外腔首次用药量 9mL时A、B两组比C组多阻滞 2~ 3个神经节段 (A∶C、B∶C ,P <0 0 0 1 ) ;监测指标提示术中HR、BP、MBP、RR、TV、MV、SPO2 、ECG基本平稳 ,顺利、安全渡过手术。结论 :针刺(穴位电极刺激 )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之一。
秦必光任业川张兰英白占勇胡北喜银敦富杨家钊汪道安
关键词:针刺麻醉硬膜外复合麻醉胆囊切除术
中国针刺复合麻醉近十年临床研究概况
针麻由我国在1958年发现,以后提出针刺结合麻醉药麻醉,包括针刺麻醉、局部浸润麻醉(ALA)、针刺和硬膜外麻醉(AEA)和针刺和全身麻醉(AGA)。基本上满足了临床麻醉要求。ALA适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喉切除术,部分颅脑手...
秦必光胡北喜张兰英
针药复合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将 4 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极板组、药麻组 ,观察组采用穴位电刺激与药物麻醉相结合 ;电极板组单纯采用穴位电刺激 ;药麻组采用单纯药物麻醉。结果 :前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药麻组 ,心、血管抑制轻 ,苏醒平稳 ,恢复快。结论
唐育民秦必光王焱林胡北喜尹志礼万德宁
关键词:针药复合麻醉针刺麻醉食管癌外科手术
针刺麻醉操作方法现状
1958年我国首创针刺麻醉(简称针麻)以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进行了针麻原理和临床研究,对针刺针痛效应予以充分肯定,针麻操作方法随着研究深入与临床应用使之精简规范,现就笔者收集的资料与体会对针麻选穴、针刺手法、针麻诱导、穴...
张兰英胡北喜秦必光
关键词:针刺麻醉针刺手法
文献传递
针剌麻醉操作方法现状
1958年我国首创针刺麻醉(简称针麻)以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进行了针麻原理和临床研究,对针刺针痛效应予以充分肯定,针麻操作方法随着研究深入与临床应用使之精简规范,现就我们收集的资料与体会对针麻选穴、针刺手法、针麻诱导、穴...
张兰英胡北喜秦必光
文献传递
腰腿痛的综合治疗体会被引量:1
1997年
胡北喜李泽乾
关键词:腰腿痛中西医结合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