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芶久兰

作品数:54 被引量:400H指数:12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养分
  • 15篇黄壤
  • 14篇土壤
  • 14篇马铃薯
  • 11篇肥料
  • 9篇有机肥
  • 8篇养分吸收
  • 7篇氮素
  • 7篇生物效应
  • 7篇土壤肥力
  • 7篇利用率
  • 7篇辣椒
  • 7篇肥力
  • 6篇肥料利用
  • 6篇肥料利用率
  • 5篇氮肥
  • 5篇配施
  • 5篇春马铃薯
  • 4篇冬油菜
  • 4篇新型肥料

机构

  • 52篇贵州省农业科...
  • 5篇西南大学
  • 5篇学研究院
  • 4篇贵州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贵州天宝丰原...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安顺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剑河县钩藤研...

作者

  • 54篇芶久兰
  • 47篇张萌
  • 17篇柳玲玲
  • 16篇陈龙
  • 14篇秦松
  • 13篇肖厚军
  • 11篇赵欢
  • 9篇何佳芳
  • 4篇肖华贵
  • 4篇李飞
  • 4篇饶勇
  • 4篇胡岗
  • 3篇王正银
  • 3篇何成兴
  • 3篇周瑞荣
  • 3篇刘藜
  • 2篇刘彦伶
  • 2篇卢宗云
  • 2篇范成五
  • 1篇李国学

传媒

  • 7篇贵州农业科学
  • 6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核农学报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种子
  • 2篇北方园艺
  • 2篇耕作与栽培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现代化农业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农药施用量对贵州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为贵州高海拔地区旱作春马铃薯高效施用农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农药不同用量(习惯剂量的100%、80%、60%和40%)对贵州威宁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喷施农药后马铃薯的出苗率为89.63%~93.37%,病情指数为2.71%~6.17%,与不喷施(CK)相比,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55%~22.97%、2.50%~30.00%和12.29%~42.68%,以习惯喷施剂量80%的表现最佳;喷施农药可以显著改善马铃薯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还原糖含量较CK提高0.01~0.14百分点,淀粉含量提高0.76~7.43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氮、磷、钾和水分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喷施农药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含量分别较CK提高6.96%~15.47%、1.75%~36.84%、3.57%~56.09%和10.00%~14.99%。【结论】贵州旱作春马铃薯高产栽培过程中农药施用以习惯喷施剂量的80%为宜。
芶久兰张萌何佳芳陈龙魏全全秦松徐永康张荣华
关键词:农药施用量春马铃薯病情指数生物效应
氮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贵州高山白萝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探究氮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在贵州高山冷凉蔬菜白萝卜上的应用效果,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在贵州高海拔冷凉蔬菜区及相似地区的应用和白萝卜丰产提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于202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T1)、全量氮肥(T2)、85%氮肥配施有机肥(T3)和70%氮肥配施有机肥(T4)4个处理,研究氮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白萝卜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白萝卜产量为123896kg/hm2,高于T2处理19846kg/hm^(2);氮、磷、钾累积量均以T3处理最高,分别为167.9、247.4、314.4kg/hm^(2);T3处理氮素农学效率和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90.1kg/kg和59.0%,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白萝卜纯收益为84105.50元/hm^(2),高于T2处理13822.90元/hm^(2)。综上,在贵州高海拔冷凉蔬菜区,配施有机肥能够替代15%的化学氮肥,建议在本地区氮肥投入量为96kg/hm2,同时配施有机肥6000kg/hm^(2)。
魏全全张萌柳玲玲顾小凤陈龙芶久兰
关键词:有机肥白萝卜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钩藤产量、品质及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4
2018年
针对贵州"剑河钩藤"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从改善钩藤产地土壤入手,筛选适宜的生物有机肥,培肥地力,进而提高钩藤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配施生物肥对钩藤的产量、品质和土壤生物性状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良作用,其中gz-Ⅳ号生物肥对钩藤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提高效果最好;gz-Ⅲ号生物肥对钩藤品质以及土壤生物性状的改良效果最好。
柳玲玲王文华王文华张邦喜范成五芶久兰
关键词:钩藤有机培肥土壤肥力微生物区系
马铃薯不同间作模式的氮肥营养效应研究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已经跃居为贵州省的第三大农作物。由于种植面积的迅速增长,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加之贵州耕地资源相对匾乏,单作、连作加重马铃薯病害,所以,推广间套作成为马铃薯栽培的主要发展方...
芶久兰
关键词:马铃薯间作模式生长发育作物产量
文献传递
贵州黄壤区辣椒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被引量:24
2016年
为探索贵州黄壤区施用新型肥料对辣椒种植的增产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型(BSX)、稳定性(WDX)、包膜型(BMX)缓释肥和长效氮肥(CXDF)4种新型肥料对‘博辣5号’辣椒的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肥料可以明显影响辣椒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辣椒氮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较干物质分别提前17~26 d和28~45 d,且氮素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期也较干物质缩短7~23 d,表明氮素积累的发生时间要先于干物质积累;与普通复合肥(FHF)处理相比,新型肥料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均出现明显滞后,以BMX处理的滞后时间最长,但是WDX处理的快速增长持续期较短且最大积累速率最高,说明稳定性缓释肥可实现养分短时间内的高效利用;BSX和BMX处理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占总干物质和总氮的比例分别为62.9%和20.1%、73.3%和20.5%,而WDX处理则分别为59.3%和11.6%,说明保水型和包膜型缓释肥相对有利于辣椒花后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同化,而稳定性缓释肥则更有利于花前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FHF处理相比,施用新型肥料(保水型、稳定性和包膜型缓释肥)可显著提高辣椒的氮素利用效率,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66.74kg·kg^(-1)、44.28 kg·kg^(-1)和54.6%.新型肥料适用于贵州辣椒种植栽培,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施用效果最佳.
张萌肖厚军赵欢安江勇秦松芶久兰胡岗
关键词:新型肥料贵州辣椒干物质氮素
贵州高海拔地区不同春马铃薯品种差异性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贵州省威宁县是典型的高海拔马铃薯种植区,为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植株形态、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所有马铃薯品种中,以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2 086.5kg/hm2,其他品种丽薯7号、wy 08-002和威芋5号属于"高产"品种,丽薯8号、白粉果、威芋6号和宣薯2号类属于"中产"品种,而威芋3号和丽薯6号则类属于"低产"品种;宣薯2号、丽薯8号和wy 08-002病情指数较低,均属于"高抗"品种,丽薯6号、丽薯7号、青薯9号、威芋5号和威芋6号属于"中抗"品种,而威芋3号和白粉果则属于"低抗"品种;此外,与常规品种威芋3号相比,其他引进品种的氮、磷、钾、淀粉含量以及收获后的土壤肥力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提升。综合来看,青薯9号、威芋5号、丽薯7号、宣薯2号和wy 08-002表现较好,可在贵州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张萌马智黠徐永康张荣华芶久兰芶久兰周瑞荣陈龙何佳芳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马铃薯品种土壤肥力
酒糟发酵有机肥对酒用高粱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明酒糟发酵有机肥施用对酒用高粱生长、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为酒糟发酵有机肥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9年分别在贵州省遵义市和金沙县开展田间试验,以酒用高粱为试验材料,研究酒糟发酵有机肥不同用量及化学肥料施用酒用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酒糟发酵有机肥施用量为9000 kg/hm^(2)时,高粱平均产量和生物量分别为5420 kg/hm^(2)和16913 kg/hm^(2),分别高于其余处理136~1555 kg/hm^(2)和495~4695 kg/hm^(2),略高于酒糟发酵有机肥施用量6750 kg/hm^(2)和化学肥料处理;高粱氮、磷和钾吸收量均以酒糟发酵有机肥施用量9000 kg/hm^(2)处理最大,分别为116.8 kg/hm^(2)、44.3 kg/hm^(2)和240.5 kg/hm^(2),高于其余处理;高粱单宁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以酒糟有机肥施用量为6750 kg/hm^(2)和9000 kg/hm^(2)时最大,分别为1.85%和49.4%,高于其余处理;酒糟发酵有机肥在中高量施用下,高粱收获后的土壤养分仍能维持高粱种植之前的水平。【结论】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能合理供应高粱所需的养分,化学肥料、6750 kg/hm^(2)酒糟发酵有机肥和9000 kg/hm^(2)酒糟发酵有机肥均能满足高粱生长所需的养分。
胡伟魏全全芶久兰张萌王艺熊慧欣江友峰
关键词:高粱养分吸收土壤养分
白菜施氮量对后茬水稻生物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明白菜施氮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菜-稻轮作下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提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前作白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干物质与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各施氮量处理稻草生物量较不施氮处理(CK)增加1440~3059 kg/hm^(2),稻谷产量较CK增加793~2318 kg/hm^(2),稻草氮素积累量较CK增加6.43~12.64 kg/hm^(2),稻谷氮素积累量较CK增加7.29~27.92 kg/hm^(2),地上部(稻草+稻谷)氮素积累量较CK增加13.72~40.56 kg/hm^(2);随着前作白菜施氮量的增加,后茬水稻对氮肥的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对水稻的贡献率分别为13.52%~14.88%、49.88%~58.79%和12.46%~29.45%,施氮量100 kg/hm^(2)、200 kg/hm^(2)和300 kg/hm^(2)较CK纯收分别增加1190元/hm^(2)、2198元/hm^(2)和3477元/hm^(2)。【结论】前作白菜施氮肥对后茬水稻产生明显影响,各施氮处理后茬水稻的稻草生物量和稻谷产量均较CK提高,施氮量100 kg/hm^(2)、200 kg/hm^(2)和300 kg/hm^(2)较CK分别增加1190元/hm^(2)、2198元/hm^(2)和3477元/hm^(2)。
顾小凤张萌芶久兰魏全全陈龙何佳芳胡华群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经济收益
马铃薯钾素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9年
主要综述了马铃薯钾素营养的研究进展,包括马铃薯对钾的吸收特点、马铃薯钾素营养特性,以及钾素营养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以期为马铃薯钾素营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芶久兰孙锐锋袁玲
关键词:马铃薯钾素营养
酒糟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喀斯特山区朝天椒生物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酒糟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贵州喀斯特山区朝天椒的应用效果,采用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化学肥料(CF,N-P_(2)O_(5)-K_(2)O为15-15-15)、有机无机复混肥1(OIF1,N-P_(2)O_(5)-K_(2)O为12-5-10,有机质≥30%)、有机无机复混肥2(OIF2,N-P_(2)O_(5)-K_(2)O为8-3-6,有机质≥40%)对贵州朝天椒产量、品质、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施用OIF1和OIF2两款有机无机复混肥使朝天椒鲜椒产量和干椒产量分别提高5.86%~21.93%和3.34%~16.36%。同时,2023年OIF1和OIF2处理的还原糖含量较CF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41.05%和31.88%,而且2023年OIF1和OIF2处理的硝酸盐含量也显著降低了26.41%和32.24%,差异均显著。此外,有机无机复混肥OIF1和OIF2的施用在促进辣椒养分积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方面也起到了积极影响。综合来看,施用酒糟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朝天椒生产能力和肥料效应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贵州喀斯特山区朝天椒提质增产的一种有效技术途径。
郑博文张萌江友峰芶久兰杨明开顾小凤程利芳羽宋南伶张迪
关键词:朝天椒肥料利用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