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亦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卵巢
  • 12篇肿瘤
  • 9篇妊娠
  • 7篇细胞
  • 5篇卵巢癌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4篇葡萄胎
  • 4篇子宫
  • 4篇抗体
  • 4篇化疗
  • 4篇激素
  • 4篇HE4
  • 3篇血清
  • 3篇早期筛查
  • 3篇人源
  • 3篇妊娠滋养细胞
  • 3篇妊娠滋养细胞...
  • 3篇绒毛
  • 3篇绒毛膜

机构

  • 23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南京市妇幼保...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延边大学医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39篇苏亦平
  • 8篇朱烨
  • 6篇张慧林
  • 6篇周璘
  • 5篇朱进
  • 5篇雷月
  • 4篇冯振卿
  • 4篇唐奇
  • 4篇林红
  • 3篇梁洁
  • 3篇花玉波
  • 3篇李娟
  • 3篇周晓美
  • 2篇刘玉
  • 2篇童华
  • 2篇贾雪梅
  • 2篇徐娟
  • 2篇王素敏
  • 1篇申艳
  • 1篇唐小军

传媒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国防医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葡萄胎恶变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葡萄胎恶变的影响因素及动态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葡萄胎恶变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4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0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恶变为侵蚀性葡萄胎。通过单变量分析方法分析年龄、生育史、妊娠时间、治疗前血hCG水平、清宫后1d血hCG水平和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与葡萄胎恶变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清宫后1d与清宫后1周的血hCG水平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价值。结果:恶变组与治愈组的年龄、清宫后1d血hCG水平和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后1d血hCG水平预测葡萄胎恶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0.04、敏感度40.4%、特异度77%、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阈值为9 300mIU/mL;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预测葡萄胎恶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03、敏感度71.6%、特异度80.8%、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阈值为6 567mIU/mL。结论:年龄、清宫后1dhCG水平和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是葡萄胎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清宫后1周血hCG水平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最有价值。
朱烨苏亦平周璘周娟
关键词: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升高和低龄化趋势。子宫颈癌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手术加放疗。局部病灶直径>4 cm及Ⅱb以上者均需放疗,但复发率高,且放疗并发症较多,尤其对年轻患者的卵巢及阴道功能影响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合理的新辅助化疗不仅可消灭微小转移灶,还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提高手术或放疗效果,对保护卵巢及阴道功能有益。
王丹苏亦平
关键词: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卵巢功能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苏亦平
氧化亚氮与氧混合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70例报告
2003年
陈坚苏亦平史承明
关键词:氧化亚氮无痛分娩妇产科新生儿窒息
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模型,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来曲唑对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块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来曲唑观察肿瘤细胞坏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芳香化酶P450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建立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模型,并在6例标本中筛选出AIs敏感病例及部分敏感病例各1例。敏感及部分敏感病例芳香化酶P450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均与不敏感病例无明显差别。结论卵巢癌组织块体外培养,为卵巢癌的体外药敏试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模型,来曲唑对部分卵巢癌肿瘤组织有抑制作用。
周璘苏亦平
关键词:卵巢癌体外培养芳香化酶抑制剂
抗苗勒管激素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抗苗勒管激素(AMH)是由睾丸支持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合成的糖蛋白二聚体,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是性腺发育及男性性别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对卵泡成熟的调控也有重要作用,故其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AMH与某些妇科恶性肿瘤相关,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治疗、随访及监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且对AMH受体阳性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及耐药有抑制作用,有望成为特定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新药物,并且对于年轻癌症者生育功能的保护,也有一定益处。文章主要对AMH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治、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及年轻癌症患者卵巢功能保护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倪晶晶周晓美苏亦平
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上皮性癌卵巢功能保护
一种用于激活原始卵泡从而治疗或辅助治疗卵巢早衰的多肽PFAP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活原始卵泡从而治疗或辅助治疗卵巢早衰的多肽PFAP1及其应用。一种用于激活原始卵泡从而治疗或辅助治疗卵巢早衰的多肽PFPA1,氨基酸序列为SGLIYEETRGVLKV。申请人借助串联质谱方法筛选了在...
徐娟苏亦平贾雪梅张妍王瀚彬侯晓静周晓美
妊娠合并卵巢肿物1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物的诊断、临床表现和特征以及孕期处理方式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的13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物患者130例中76例(58.5%)于孕早中期发现;孕期发生蒂扭转13例(10%),破裂5例(3.85%),其中直径5~10cm的肿物更易发生并发症(P<0.05),孕中期亦较孕早、晚期更易发生并发症(P<0.05)。妊娠合并卵巢肿物患者130例,肿物数为148个,其中良性肿瘤患者87例,良性肿瘤数100个,以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多见,畸胎瘤最常见。卵巢交界性肿瘤2例,卵巢恶性肿瘤3例。130例手术患者,无流产病例,1例放弃胎儿,余129例胎儿均健康。结论在孕期适时进行手术干预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及胎儿是安全的。
张玮周璘张慧林朱烨苏亦平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卵巢肿瘤蒂扭转
抗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单抗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胰腺癌细胞系BxPC3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制备单抗。通过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免疫沉淀和质谱分析、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单抗的免疫学特性。结果:通过细胞的融合与筛选,获得了持续分泌抗Trop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抗体可以识别细胞表面的Trop2膜蛋白,也可用于免疫组化识别人肿瘤组织中的Trop2蛋白,同时该抗体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单抗具有作为Trop2阳性表达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梁洁刘琼琼张慧林林红唐奇刘玉苏亦平冯振卿朱进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
围产期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2001年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DFA)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围产期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检测。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97例孕妇中CT阳性者18例,检出率为18.57%(18/97)。ELISA法;97例孕妇中,CT阳性者15例,检出率为15.46(15/97),本组病例应用DFA法和ELISA法测得孕妇CT感染率较国内其它地区略高,两种方法均有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准确性较高的特点,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但DFA法更简便,并有较高的敏感性。育龄妇女为CT感染的高危人群,且感染后多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产妇感染CT后因频繁与婴儿接触而成为传染源,导致新生儿患病,因此积极普查并治疗孕妇CT感染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课题之一。
苏亦平花玉波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CT女性生殖系统酶联免疫法围产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