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作娥
- 作品数:37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武器装备创新重点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更多>>
- 潜射战术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结合潜艇的使命任务,综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常规潜艇、攻击型核潜艇所采用的潜射战术导弹发射方式。从海军战略转变后潜艇多用途化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潜艇任务多样化和潜艇作战行动对潜射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的需求,并综述了潜射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的应用现状。
- 姚奕孙东平范作娥
- 关键词:潜艇多用途
- 一种采用积分观测器的飞行器过载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积分观测器的飞行器过载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飞行器过载控制领域。首先,采用攻角传感器测量飞行器的攻角,再采用加速度计测量飞行器的纵向过载。其次由非线性差分变换,通过攻角得到阻尼信号。再次,根据过载信号...
- 范作娥孙东平冯林平潘爽颜光耀
- 考虑驾驶仪动态特性的有限时间收敛角度控制导引律
- 为了实现反舰导弹按预定方向精确打击机动目标,减少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驾驶仪动态特性的制导系统模型,应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以定理形式给出制导系统有限时间收敛的充分条件,根据这个...
- 范作娥马培蓓姚奕
- 关键词:导引律驾驶仪角度控制
- 文献传递
- 币落I约束的反舰导弹规避机动导引律设计
-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有效规避敌方舰空导弹的拦截,并且实现反舰导弹按预定方向精确打击目标的战术要求,本文从便于工程实现的角度出发,基于弹目之间的相对运动模型,应用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能够控制攻击角度的有限...
- 范作娥马培蓓顾文锦
- 关键词:导引律反舰导弹落角约束
- 印度潜艇部队及潜射导弹现状被引量:1
- 2018年
- 在综述印度常规潜艇、核潜艇的主要型号、潜艇性能、导弹武器等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对印度潜艇所装备的或计划装备的潜射导弹主要型号、性能、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
- 姚奕范作娥
- 关键词:潜艇潜射导弹
- 考虑驾驶仪动态特性的有限时间收敛角度控制导引律
- 为了实现反舰导弹按预定方向精确打击机动目标,减少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驾驶仪动态特性的制导系统模型,应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以定理形式给出制导系统有限时间收敛的充分条件,并根据这...
- 范作娥冯林平孙东平
- 关键词:导引律驾驶仪角度控制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特定密闭舱室空间除湿的快拆型除湿剂
- 本发明涉及除湿防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特定密闭舱室空间除湿的快拆型除湿剂,包括ACF、CaCl<Sub>2</Sub>,所述除湿剂由MgCl<Sub>2</Sub>、淀粉、CaCl<Sub>2</Sub>、聚乙烯醇(...
- 潘爽孙东平黄波范作娥陈士强赵成富贾昭旺杨鸿
- 文献传递
- 带落角约束的末端机动Terminal滑模导引律设计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有效规避敌方舰空导弹的拦截,并且实现反舰导弹按预定方向精确打击目标的战术要求,首先,基于弹目之间的三维相对运动模型,应用Terminal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带有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然后,通过叠加虚拟干扰的方法,在原来导引律基础上叠加了一虚拟干扰,此虚拟干扰不影响导引律的渐进稳定性,不影响反舰导弹的打击精度,并且使得反舰导弹能够产生足够大的过载,但是又不超过其可用过载,使反舰导弹产生一定的机动变轨来实现规避舰空导弹。仿真结果表明了文章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 于德海范作娥史贤俊
- 关键词:导引律TERMINAL滑模落角约束
- 带角度控制的有限时间收敛导引律设计
- 2017年
- 多枚反舰导弹同时对目标实施饱和攻击时,不仅需要反舰导弹能够满足零脱靶量,还要求反舰导弹能从期望的入射角度对目标实施攻击,或者战斗部以特定的命中角度侵入舰艇目标,以期获得最好的打击效果。基于航向平面内的导弹与目标之间的二维相对运动模型,应用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提出了反舰导弹的末制导系统有限时间收敛的充分条件,并根据这个充分条件设计了一种带角度控制的有限时间收敛导引律。仿真结果证明,设计的导引律能够满足脱靶量的同时,实现攻击角度控制。
- 姚奕范作娥冯林平
- 关键词:角度控制导引律
-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突防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了比较反舰导弹在不同的末端机动方式下,当有舰空导弹拦截时哪种突防效果更好,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考虑反舰导弹受多种因素(包括干扰、建模误差、海情、不确定性等)的影响,并同时考虑舰空导弹的前置角约束和死区约束,建立了反舰导弹与舰空导弹的对抗模型。其中,反舰导弹采用的是基于过载控制方法设计的全弹道仿真模型,舰空导弹则采用三阶简化模型。根据舰空导弹初始拦截位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初始仿真条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多次打靶,应用蒙特卡洛法分别计算反舰导弹在不同机动方式下的突防概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有舰空导弹拦截的情况下,反舰导弹进行螺旋机动时,其突防效果最好,摆式机动次之,然后是纵向蛇行机动,最后是航向蛇行机动,而突防效果最差的则是反舰导弹不进行末端机动。
- 范作娥顾文锦姜鹏马培蓓
- 关键词:反舰导弹突防